宁德蕉城逝去的那些年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旧址,即现今宁德十中,是宁德蕉城一处颇为独特而为人称道的地方。莲峰书院的创办要上溯到十六世纪中叶。以今人的眼光来衡量,这是一所典型的旧式官办学堂。说它是旧式,是因为无论从学堂的管理,学制学科的设置,师资的招聘任用,学子的招收就读,授课的方式方法,经费的来源与管理,均与现代公立学校有极大的差异。但尽管有这些不同,我们还是认定它是养成宁德近现代众多人才的摇篮,是宁德现代教育的发祥地,在宁德文化教育史上占有不容置疑的地位。

乾隆年间,宁德蕉城大小书馆星布城区东西南北各个角落,几乎所有大姓宗族都在祠堂内附设书馆,为本姓子弟服务,为培养族内科举人才不遗余力。但由于师资等各种因素制约,教育成效不著,能考中显著功名者了了无几,这就影响到地方主官的政绩考核。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时任宁德知县的楚文暻决心要改变这一局面,在任内办成一所上规模的书院。遂领衔主事,召集热心地方教育的士绅齐襄盛举。万事开头难,书院的选址就颇费一番周折。其时城内住宅鳞次栉比,根本腾不出供建造书院的宽裕地盘,只能在城外择优选址。经再三勘察,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城西和义门外压星池畔,因其远离城里喧嚣,是一处绝佳的读书场地,公认落脚此间最为合适。这压星池(又称西湖)大有来头,系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陈石堂先生所造,为蕉城胜地之一。

据亁隆《宁德县志》记载,旧时堪舆家谓城西鹤峰属火,照面三都瑞峰属木,火木相触,其势易燃,故凿池以镇之,名曰压星池。该池东西宽十二丈,应一年十二月,南北长二十四丈,应二十四节气,方圆七十二丈,应七十二候,池中有七星石,应斗宿,中架四孔石桥,并建亭其上。以石块垒砌池岸,周围植树莳花,天光云影,扶疏掩映,鸟语花香,静宓淸幽,四时迥异,充满诗情画意,实别处之难求。遂议定书院在池之东侧布局。草创之初仅建中座一处,祀文昌帝君于其上,规模甚小。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继任知县杨德仁认为其规模远不能满足地方教育的需求,继行筹资,于正座南隅增建了乐育堂与回廊及后座。书院坐东朝西,面朝莲(鹤)峰,背靠城墙的建筑布局逐步成型,渐成规模。一时学子趋之若骛。其在书馆星布的蕉城,显得鹤立不群。乐育堂上有山长魏敬中题的匾额:“动静观心”;嘉庆知县盛本题的楹联:“白鹤峰高连斗壁,碧池浪暖化龙鱼。”精确地揭示了创办书院的初衷。莲峰书院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千古不移的真谛。莲峰书院创办以降有掌院山长(校长)李基垙、阮芳潮、谢嘉修、左元炯、魏敬中、刘志抟、马兆麟、陈大奎、张步卿、吴炳修、黄书田、蔡如鉴、魏鸿勋等主事其间,正是靠着这批硕贤鸿儒呕心沥血的耕耘培植,才保持了莲峰书院的长盛不衰。

淸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书院为官立莲峰高等小学堂。迨至民国元年(1912年),再次更名为宁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舍规模大体完备,延续使用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宁德县立初级中学成立,稍加整修,仅建池南北教室各三间,余无大的变动。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宁德一中经历大规模改建,压星池填作体育场,原体育场建起工字楼,充作学校行政办公之用。南北平房教室改建为二层砖混结构教室。至宁一中迁往蕉城南路新校址,宁十中迁入后,又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改建,向西扩展,购“乐天居”纳入校园。校舍重新规划,彻底改建。靠东侧沿蕉城北路的校舍拆建后,划出一大块地盘供开发商建“帝源大厦”。至此,莲峰书院影子荡然无存。在历史长河的飘移中,已消逝得无影无踪,惟独莲峰书院播下的教育种子,却在宁川大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正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内容来源:姜翔骅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Hash:0755f942c9e5c212eec5fa607f1b8cb96f78876d

声明:此文由 宁德城市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