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博今昔记·粤剧艺术博物馆周年纪

共贺

2017年6月8日,粤剧艺术博物馆迎来开馆一周年的庆典之日,当天也是荔湾区首届粤剧嘉年华活动的启动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粤剧文化的传承活动,真正让这座园林博物馆成为粤剧文化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林树森、黎子流、陈建华三位广州市老市长,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与建设单位,参与传统技艺营造的全体工艺大师都从各地奔赴粤博,共襄盛举。

2017年6月8日荔湾区首届粤剧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

省、市、区领导,建设团队以及工艺大师齐聚一堂,参与荔湾区首届粤剧嘉年华

活动当天,黎子流老市长为建设团队颁发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顾问聘书。

黎子流老市长为主创设计与建设团队颁发

粤剧艺术博物馆顾问聘书

忆园起

在即将出版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建设实录》序言中,陈建华主任回忆了自己的粤剧情结以及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的建设初衷。

2011年底,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期间,老市长黎子流提议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时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欣然采纳,此后开始了历时三年多的筹办建设。

2013年,时任市长陈建华为此项目争取将粤博的主馆阁楼局部限高适当放宽,将荔枝湾涌东侧(现粤博北岸)约10亩用地纳入粤博用地范围,并同意调增粤博项目的建设资金。这两项决策为粤博的建设摆脱了场地与资金的局限。此后,粤博全面铺开建造。

2016年6月8日,经过三年多的奋战,粤剧艺术博物馆迎来了她的开馆仪式,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从无到有

2014年--2016年工程记事

忆园记

粤剧艺术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岭南精品项目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曾联合举办专家研讨会,邀请工程院院士、学界、行业资深学者与设计师深入探讨这座园林式博物馆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中国园林的延续与发展——粤剧艺术博物馆与岭南大观园设计与建设专家研讨会”

(左起:时任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党委书记吴永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忠诚、孟建民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刘管平教授、时任广州市政府办公副秘书长潘安、何镜堂院士、张锦秋院士、《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已故)、广州美术学院赵健教授、广州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董黎教授、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创设计师郭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研究院郭卫宏教授)

时任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潘安副秘书长直接督办工程,至竣工共举行专项工程协调会达到48次,解决了项目管理、协调、设计等大量的工程问题。建设工程的三个锦囊是粤博顺利有效展开营造的法宝,效果总控由主创设计师郭谦教授一支笔、造价总控由技术支持方一支笔、工期总控由业主单位一支笔,为工程的质量完成提供了保证。

建设团队在举行工程协调会

广福台施工前1:1放大样

忆匠心

启动仪式上,陈建华主任为参与粤博建设的广府砖雕木雕匠师何世良,潮州木雕匠师肖楚明、金子松、赖在怀,石湾陶匠师何湛泉,潮州嵌瓷匠师卢芝高,石雕匠师庄志华,叠山匠师余永森、邓建才以及艺术家张亚平等参与粤剧艺术博物馆营造的工艺大师颁发聘书。

粤博建设之初,好的班组和匠师实为难寻,经过多方探求,才最终聚集一批优秀的建造团队。粤剧艺术博物馆长达三年多的建设过程背后,是这么多位工艺匠师和艺术家不计代价的投入,不断挑战艺术高峰。他们当中有近70岁高龄依然驻守工地精雕细琢的老匠师;有家族父子兵、夫妻齐上阵;有日日在工地工场中与师傅们同吃同住的艺术家;更有不计其数的无名匠师兢兢业业的付出。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一周年之际,向这些坚守“守职循业”的传世之心的匠师们致敬,更是希望借粤博建设的机会,能在未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中重新寻回传统造园的建造手法与匠作体系,亦是粤博肩负的使命。

何世良团队与广福台《六国大封相》砖雕

图片来源:邓勃

何湛泉老师亲自拼装石湾公仔

金子松老师为琼花堂小戏台雕刻双面透雕《八仙贺寿》

匠师在商量方案

张亚平老师与设计师团队为了翻模设计药洲石雕塑在药洲现场

观察药洲石

肖芳凯现场指导吴奕宏创作西洋楼穹顶画

工匠群像

周年庆当天,陈建华主任为工艺大师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

乐游

启动仪式过后,郭谦教授与省、市、区各领导一同游览粤博,一路细说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建设中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中国风景园林会理事长、原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女士、《中国园林》杂志主编金荷仙老师也加入游园。

在周年庆的这天,粤剧艺术博物馆把生活带进了园林,茶会雅集、粤剧演出,仿若实现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行、望、居、游。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原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女士(右二)、《中国园林》杂志社主编金荷仙女士(右一)亦参与到游园交流中

林树森、黎子流、陈建华三位老市长听郭谦教授讲营造技术细节

銮舆阁中看木雕

粤博导览人员为嘉宾们介绍銮舆阁木雕

郭谦教授为领导们介绍别院声歌

《粤韵园音》空境版花絮

邀您与我们一同游园

《粤韵园音》制作团队

出品人:陈建华 潘 安

策划人:郭 谦 李晓雪 高 伟

制片人:李晓雪 林 琳

导 演:丁 立

摄 像:丁 立 邱扬名 尹春来 李俊良 李春

谢锭烘 冼伟明 关天盈 甘卓潘 陈俊鹏

后 期:丁 立 邱扬名林 琳

制作单位:广州两横一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任市长陈建华曾总结粤剧艺术博物馆取得现在的成就,除了归功于选址与方案决策的正确,更重要的是一个团队与一个理念的坚守,参与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工作大团队以“打造岭南园林精品”的理念为目标,为岭南建筑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正是以传统“工匠精神”为信念与信仰,粤剧艺术博物馆在建设历程之中不断精益求精,在追求 “短、平、快”带来即时效益的今天愈发显得珍贵。这也是粤剧艺术博物馆留给后人最为重要与宝贵的精神财富。

预告

由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建设团队编著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建设实录》将于近期出版,敬请期待!

本文编辑:余俊颖 李晓雪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Hash:c16ac812ed20c225f3d6514f15f0f5f204a1acf6

声明:此文由 历史环境保护更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