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不愿离开!这个有着900年历史的村落,到底有什么魅力?

图 / 胡家庆

先有三涌,后有铁城。坊间都这么说。

三涌指的是福涌、沙涌和斧涌,铁城就是石岐。作为三涌之一,福涌古村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北宋末年,宋官梁仲卿偕子溪甫从石头村(古村名,与今沙涌毗邻,已废)迁居于此,以其姓氏命名梁家基。仲卿身故,梁溪甫以村内有弯弯曲曲的河涌环绕,易称曲涌,清道光初年改名为“福涌”,并沿用至今。

图 / 胡家庆

年岁将近900的福涌拥有最古老的祠堂,最顽强的古树。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中山南区侨乡村落,掩映在面积达4.05公顷、绿影婆娑的樟树林怀抱里,侨房齐整,碉楼处处,用斑驳的墙,用苔痕的砖,封存了历史,如百年陈酿,正待开启。

不可不看的功建铁城梁公祠

曾有报道说,梁姓为中山第一大姓,每十个中山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姓梁,所以在中山的梁氏宗祠不在少数。

福涌村绝大多数村民姓梁。位于村内的功建铁城梁公祠,始建于宋代,是为纪念督建香山城有功的三世祖梁泽而建,民国十四年(1925)在原址上重修扩大。

梁公祠建筑面积约391平方米,主体建筑两进三间,左边带一路偏殿。青砖墙,硬山顶,灰黛瓦。穿斗与抬梁瓜柱混合式梁架,建筑上使用较丰富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和彩画等装饰,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9年被中山市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 / 胡家庆

现在的梁公祠依然庄严、深沉而富丽堂皇,全祠墙身为磨光的古青砖,檐头精雕细刻,耳厢为唐宋建筑风格,并集岭南建筑之精华,行走福涌,这个历经风雨洗礼的祠堂不可不看。

侨房碉楼里的旧时光

利民大街,福民大街,宝善坊……古老的街巷走过看过,尘封的往事也在长者和村干部的口中绵绵而出。

“以前,利民大街是华侨集中修建住房的区域。”

这一带高墙院落,大门紧锁,只有青枝绿叶出墙来,但从稍显破败的门隙间窥视,仍能见出都是大户人家。

花草果树生于庭园,两三层的岭南风与西洋风混搭小楼精致华丽,在当年应可无遮拦看风景

图 / 胡家庆

沿着山路向上,宝善坊也有老房子一间连一间。当中有“四大百货”公司当年高管的家宅。依然硬朗的房子依山而建,前有阳台后有露台,二层露台的照壁上还有彩画与题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诗句出自北宋汪洙所编《神童诗》。以此题壁,不知是当年流行还是屋主意趣。

屋后樟树林吹来山风阵阵,让站在露台的我们飘飘欲仙。遥想当年,捧好茶一杯好书一本,品赏于《神童诗》照壁之下,可是惊艳了时光?

与侨房相映衬的,是碉楼。

据介绍,整个南区有65座碉楼,仅福涌村就有10来座之多。

图 / 胡家庆

村口牌坊前,一座五层高的独栋碉楼,从一片花团锦簇中拔地而起,楼体墙身布满一个个长条的“枪眼”窗孔,顶楼砌有围栏,围栏边可架炮,显得颇为气派。

清末民初时,福涌、寮后、金溪一带常有盗贼出没,许多村民遭到财物损失。当时比较有钱的华侨便出资兴建这些可以防盗防贼的碉楼,有些甚至把枪、炮都带了回来。久而久之,这一带便没了盗贼。

“国强,家庆”,“自由,幸福”,书写于家宅左右门板上的词句,沐浴数十载春风秋雨依然醒目,透露一条村子最隆重的心事。

图 / 胡家庆

樟树林,风水林

“我们村的樟树林可能是中山现存最大的樟树林。”村干部说。

从当年的福涌中学现在的福涌幼儿园右侧背后的羊肠小道拾级而上,即可进入这片古樟树林。

樟树林呈长条状循着村居往前延伸,林子很宽很长,300多棵樟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里边樟树姿态多样,有的挺拔,有的侧卧,有的蹲散开来。

由于深入樟树林的路只有一条痕迹已不明显的小山径,部分地方还需要拨开齐人高的杂草和竹枝方能前行,因此穿行其间,很有一种在深山密林中探秘的感觉。

图 / 胡家庆

据介绍,在种植这些樟树之前,福涌村的小山坡上已有一片古树林,很多野生的香樟树。但在上世纪中叶,很多树木被砍伐。后来村民决定重新栽种该片树林,而选择的树苗,便是不易惹白蚁、虫害少的樟树。

福涌村的樟树林由此成林。吸天地之灵气,林中樟树无不长势茁壮,虬枝龙爪,傲然挺立。盛夏游于此,仰头便是如绿伞般散开、密密匝匝的香樟叶,清凉舒爽,可以想见。

“林子最小的樟树也有五六十岁了。”

图 / 胡家庆

除了这片被村民视为“风水林”的香樟树林,散见于福涌村内各处的古香樟树也为数不少,其中最大、最称奇的应数福民大街小士多旁的一棵古樟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身上寄生着密密麻麻的藤蔓和蕨草植物,就像养着一片小森林

更奇特的是,其下围树桩处还寄生出了一棵硕大的细叶榕树。细叶榕根须发达,四处生长,深深地扎进了樟树树桩断裂处,不仔细看,安能辩此是榕还是樟?

离不开村子的年轻人

2017年2月7日,福涌村90后小伙子梁静辉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刺猬新闻”:今日凌晨两点钟,家里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了一只刺猬,然后我们把它放生在山上了……

刺猬是不是来自山上,不得而知。但是回归山林的刺猬应该是安适的吧?梁静辉家就在山脚下。父母祖辈,叔伯宗亲都住在村子里,梁静辉和姐姐也不愿意搬离村子去城区住,尽管从业房地产销售的他已在城里拥有房产。

“我和姐姐都喜欢和家人一起生活,家庭观念比较重。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很多也没有离开福涌。虽然城里生活更方便,但住在村子里舒服啊,有家的味道。”

图 / 李景志

梁静辉80多岁的祖母一直住在福涌祖屋,那里承载了梁静辉快乐的孩童时光。

“这房子有多老?应该七八十年了吧?我看过房产证,1953年的,但是房子肯定比房产证老得多。”

梁静辉说,尽管村里只有两个士多店,几乎没有商业,连菜市场都没有,但还是有很多村民愿意一直住在村里,养鸡,种菜,闲话家常。

“没有娱乐不要紧,呆在家里已经很舒服了,和爸妈说说话也很放松。”

图 / 胡家庆

梁静辉父母在山上种了一些农作物,有蕉,菜,荔枝,菠萝蜜。平常的生活简简单单,家里还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

村干部透露,作为南区新农村规划的试点之一,区政府正在帮助福涌村描画发展蓝图,既保护村的历史文化,又让村民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致富的愿望。

“像我们村后面这样连片的樟树林已经很少见了,还有很多次生林,村边的溪流依然清澈,生态环境的优越看得见,加上侨房碉楼田园风光,结合功建铁城梁公祠历史底蕴的挖掘,必能吸引更多古村爱好者前来寻幽探秘。”

图 / 胡家庆

(信息来源:中山画刊)

Hash:5a7b6567fd52f6971fdc1ff1bfa9e65bce7cceb6

声明:此文由 中山南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