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是历史的遗存,今天还能见到这种盛景吗?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编者按
"五里凉亭,十里茶亭。"在短亭接长亭的山乡,都有人设缸烧茶,供过往客人歇凉解渴,茶水分文不取。茶亭之始,可追溯到五代之时(公元907一960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这种遍设茶亭的古雅朴实乡风,如今还能见到这种盛景吗?
唐代刘贞亮曾提出“饮茶十德”,即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而江西民间的茶俗,则提倡饮茶对品德的修养,提倡饮茶可以推行公德。江西境内的茶亭之盛,正是茶俗中这种精神的表征之一。
谈到茶亭的源起,当代书籍往往语焉不详,或是举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中所载叫望宿亭的施茶所,因刘氏曾为之题写对联“赵州茶一口吃干,台山路两脚走去”。
其实,茶亭之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早在五代之时(公元907-960年),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为人慈善,在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不取分文。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人们又称为“堆婆冢”。
明代许仕叔《题浙岭堆婆石》诗云:“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永远不可磨。”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其德并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
南宋时,婺源路亭兼茶亭较为普遍,而且都是免费的,相传这与理学家朱熹的提倡有关。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朱熹回乡扫墓,见城东石壁下有一泉水,过往行人均免费饮泉解渴,与外地“饮水投钱”的习惯相反。朱熹十分欣赏,就提笔写了“廉泉”二字。由于他在家乡影响很大,所以路亭免费供茶越发兴盛,费用由村族支付或积善人家出钱,称为“方便茶”或“大路茶”。
“五里凉亭,十里茶亭”。在短亭接长亭的山乡,山亭、路亭、桥亭或店亭,都有人设缸烧茶,供过往客人歇凉解渴,茶水分文不收。这些茶亭的建筑,有的粗犷而带点原始,有的古色古香,也有的雕梁画栋颇为优雅。茶亭烧茶的用具是茶瓶,舀茶是用一个斜面小竹筒,装有长长的竹柄,盛茶用的是小茶瓶,也有的用冬瓜缸盛装,外以热火灰煨着保温。茶亭中的水,有的是山泉水,也有的是溪涧源头水。茶叶呢,则多是村姑自采自制的“名山”、“名家”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珍儿旅行记》中,曾记载了婺源的茶亭:
在这平坦大道的中间,每隔三里五里,必有一个茶亭。建筑得齐整华美,很像有钱人家的大厅。靠近两壁处设着长凳,供人休息。亭角上放着茶灶,一缕缕的茶香,从灶内飏出,灶旁放着几只竹杓,任人解渴,不要茶钱,也没有人监督。我曾在一个茶亭内,向休息客人中一个担柴的问道:“这亭子没有人管,里面的物体不怕给人家偷去吗?”那人微笑着答道:“我们这里向来没有盗贼的。不但这里的公共的物体没有人偷,就是你现在故意把物体丢在路上,到明天来看,包管不会失掉的。”他讲着这话,脸上很现出鄙视我的神情。
这种古雅朴实的乡风,的确使人赏心悦目,一直世代相传下来。如解放后浙源乡有座修葺一新的高山茶亭,茶亭已几易其主,但几十年来常年供茶,不取水费。(江仲俞《方婆遗风,代有传人》)
据说,一般离村子较远而又偏僻的地方茶亭,都住着一家子人,男的耕种山田,女的在亭中烧茶作针线。“她们烧茶、敬茶,都沿袭着上一辈人传下的习俗,另有一番讲究。她们把婺源茶德中的‘敬、和、俭、静’融为一体。”(程发奎《古雅的婺源茶亭》)
在江西各地,还有季节性的茶亭,“又有施茶饮于凉亭要路,以祈福利者,至伏尽乃止”。(清•同治《广丰县志》)以前南昌市还有所谓“功德茶”,当时佑民寺、南海行宫等寺院门前,以及黄庆仁药栈店门前,每当夏季都备有茶亭,免费供茶,品种有红茶、香片茶、神曲茶、午时茶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多篇;撰写书籍60多本。多次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交流。
Hash:c3bc9e364a87c65bb88b4070ece7e1129673221c
声明:此文由 悦读茶书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