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心的历史名人墓地
1/利玛窦墓/南怀仁墓/汤若望墓
简称利玛窦墓,全名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葬有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三人,位于阜成门三里外马家沟嘉兴观之西(今西城区车公庄大街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行政学院院内)。
三人墓是一个小墓园,植有柏树,四周围以透花砖墙,南墙正中有两扇灰色铁花棂门。园里并排竖立3通汉白玉石碑,中间碑高 2.7米、宽0.94米,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立,碑身正中刻有“耶稣会士利公之墓”。石碑后面是灰身黑顶圆拱式长方形砖砌坟墓,墓高1.5米、长2.4米、宽1.3米。利玛窦墓东侧为南怀仁墓,西侧为汤若望墓。墓地300多年来屡遭毁废。197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照光绪二十九年(1903)修葺的样式予以重新修复,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于万历十年(1582)奉派来华传教。万历二十八年(1600)来京,次年向明神宗进贡万国图志、自鸣钟等,自此定居北京传教。曾写有《经天该》、《乾坤体义》,与人合译《浑益通宪图说》等天文学著作,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介绍传播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万历三十八年(1610)病逝于北京。万历皇帝破例准奏,亲赐北京西郊“二里沟佛寺,房屋38间,地基20亩,畀葬利子”。
汤若望(1591-1666),日耳曼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天启二年(1622)来华,崇祯三年(1630)进京,修订历法。入清朝后曾任钦天监监正,康熙五年(1666)在北京病逝。
南怀仁(1623-1688),比利时人,耶稣会传教士。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次年到京,为汤若望重要助手。康熙二十七年(1688)病逝于北京。
墓地平时不开放。如果想参观,要先打电话到北京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进行咨询与预约。清明节前后有专门的值班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工作,但市民也需提前电话联系。
开放时间:8时30分—17时。
联系电话:68007011,68007279。
乘车路线:可乘685、19、392、701、特4、107、118到三塔寺站,或坐地铁2号线到车公庄站下车向西走150米。
门票:10元。
【另,郎世宁墓位于阜成门外滕公栅栏葡萄牙墓地,离利玛窦等人的墓并不远,但今葡萄牙墓地已不存。郎世宁,意大利人,27岁来华,以绘画供奉内廷,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京去世。】
2/刘和珍墓/杨德群墓
位于西城区西单西南部新文化街与佟麟阁路相交之北京市鲁迅中学校园内(原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曾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是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于铁狮子胡同(今东城区张自忠路、平安大街)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年仅22岁,厚葬于此,其师鲁迅先生为之写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杨德群(1902-1926),女,湖南湘阴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同学。与刘和珍一同参加学生运动,在“三·一八惨案”中一同被害,一同葬在此地。
1931年女师大毕业生为刘、杨二烈士所建的纪念碑,至今仍完好地矗立于鲁迅中学校园里的青松翠柏之间墓地旁。碑上刻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撰《正气歌》中的名言:“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乘车路线:可乘地铁1号、4号线在西单下,出西南口,或乘1、10、52、109、603、604、626路等公交车在西单下,步行几百米,经宣武门内大街、新文化街、复兴门内大街、佟麟阁路到鲁迅中学。
门票:免费。
注意:因为是在中学里面,故进校门时要说明和登记。为避免影响学生上课,也为自己安静,最好选择周末或节假日的白天前往。
3/高君宇、石评梅合墓/赛金花墓
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南二环旁的陶然亭公园内。
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静乐人,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北京大学毕业,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后协助李大钊在北京建党,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山西省第一个党员,1922年参加中共二大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担任周总理秘书,还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红娘”。石评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现代女作家,高君宇女友。
1925年3月5日,由于积劳成疾,高君宇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人们根据他生前的遗愿,把他的灵柩安葬在清幽宁静的陶然亭,并用三块洁白的大理石砌成一座方锥形的墓碑。其胞弟高全德亲笔撰写碑文。1928年石评梅病逝,人们将他俩合葬在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总理亲自来到高君宇墓前,深切悼念这位忠诚的战士。文化大革命中墓碑被拆除,先驱者的灵柩无人保护。直到1973年底,在邓颖超的关怀下,才把高君宇的遗骨火化后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两人合墓在公园石桥南锦秋墩的北坡前,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塞金花(1872-1936),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江苏苏州,民国北京八大胡同著名妓女,姓赵,小名三宝,乳名彩云,一生坎坷传奇,曾嫁过清末状元洪钧,当过公使夫人,与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有往来,但晚景凄凉。其墓在锦秋墩的南坡上,位于香冢、鹦鹉冢之西。墓为大理石砌成,墓前立有高1.8米的花岗岩巨碑,现墓碑陈放于慈悲庵石刻陈列室内。
开放时间:夏季6点-22点冬季6点半-21点
乘车或开车路线:地铁4号线。公交车东门14路、40路、66路、70路、102路、106路、343路、613路、特5路。北门40路、59路、613路。南门53路、72路、84路、122路、458路、692路、741路、运通102路、特12路。开车走南二环。
门票:2元。
4/袁崇焕墓祠
位于东城区(原崇文区)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后院。此处原称佘家弯,后称佘家馆,因看守袁崇焕墓的义士佘某而得名。墓址原为佘家馆1号,旧为广东义园。1952年人民政府对袁崇焕墓进行修葺。墓前院有竖立栏杆式红漆大门,对开两扇。门内左右各有屋3间,迎面正房5间。其后即是袁墓,圆形,高出地面约2米,涂成白色。墓前立有石碑,为“有明袁大将军墓”,碑前有石桌。墓地四周栽有松柏,红砖砌的矮花墙围之。袁崇焕墓旁有一座小墓,葬的是义士佘某。该墓在“文革”中被毁。经过文物部门修缮,原来袁崇焕墓现已成了一座独立的祠堂,在正厅内供奉着袁崇焕将军的画像,正厅的后面则是袁崇焕将军的墓碑,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朝军事家,抗清名将。筑宁远(今辽宁兴城)城,屡次击退后金军事进攻,曾大败努尔哈赤于宁远城下,后又败皇太极获宁锦大捷。官至兵部尚书。明崇祯二年(1629),崇祯帝中反间计,以为袁与后金有密约,旋将袁处死。其佘姓随从冒死将其头颅偷出,葬于广渠门内,并嘱佘姓后代世代相守,现为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
乘车路线:23、57、715路等广渠门站下车北行,崇文区东花市斜街52号东花市小区内。
车位:只能将车停在小区周边地区。
开放时间:9—15时,周一休息。
门票:成人票2元,学生票1元。
5/李莲英墓
位于海淀区恩济西街,六一学校旧址。李莲英死时,得到清朝宫廷的1000两白银,在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建国后李莲英的坟墓遭到破坏,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莲英是由慈禧起的名。直隶省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开放时间:白天随时可以。
门票:免费。
6/齐白石墓
该墓在海淀区白石桥北侧魏公村小区内1号楼西。整个墓地占地110平方米,坐北朝南,周围松柏环列,有松墙一道,松墙内并列两个花岗岩石碑,左为“湘潭齐白石墓”,右为“继室宝珠之墓”,为白石老人自书。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中国近现代文化大师,书画家。自幼家贫,12岁学木工,兼学绘画、诗文、雕刻等。后遍游全国,创作了大量山水画。民国八年(1919)定居北京,以篆刻、作画为生,擅长花卉、虫鸟等,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其作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为中国之国宝。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其灵柩为生前自己设计制作,用湖南杉木料。去世当日移灵当时的嘉兴寺殡仪馆。北京各界前往祭奠者络绎不绝。22日举行公祭,周总理、陈毅、林伯渠、董必武、陈叔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约400余人参加了公祭。旋即移灵西郊湖南义园,入葬生圹中。早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1月7日,继室夫人胡宝珠难产去世后,齐白石将其葬入西直门外魏公村村南的湖南义园(湖南公墓),并建有自己的生圹。原碑在“十年浩劫”中被推倒毁成两半,因墓室深且坚固才幸免于难。现有这两块碑是“文革”结束后由齐白石学生、著名画家李芳祥所书写。今周围有一圈铁栏杆。1981年立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要在湖南公墓原址上修建魏公村小区,后经国务院批示,将本来应与二号楼是一条直线的一号楼向东挪了半栋,硬是留下了齐白石先生的墓。
乘车路线:地铁4号线;运通103、849路等。
周边停车:可将车停在魏公村路边停车位。
门票:免费。
7/李东阳墓
在城西畏吾村,即今西直门外白石桥以北之魏公村,与齐白石墓离得不远。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朝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文学家,一代名臣。由进士历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正德年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人称李阁老。诗文典雅流丽,著有《怀麓堂集》,是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去世后不久,墓即逐渐荒败。明嘉靖时村中掘土,曾发现李氏墓志。清翁方纲等曾为李氏墓建祠立碑。至民国初年已是野草漫冢,仅存一石碑。
相关材料,同上。
8/斯诺墓
其墓地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花神庙慈济寺遗址。汉白玉墓碑上,用中英文写着“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中文系叶剑英题写)。墓地松柏环绕,幽静肃穆。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人,著名新闻记者,以报道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而闻名。新中国建立后数次来华,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生著述主要是关于中国革命的采访手记等,如《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为亚洲而战》等,与中共领导人毛、周等结下深厚友谊。1972年2月15日病逝于瑞士。生前希望自己的一部分能留在中国,因其曾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任教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故1973年其夫人带着他的一部分骨灰来到中国,于10月19日将之葬在北大未名湖畔。参加安葬仪式的有周总理、郭沫若、廖承志、邓颖超等人。
乘车路线:4号地铁,从北大东门入;公交车更是非常之多。
门票:免费。
注意:记得带身份证,进校门时要登记。
9/肃顺墓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小煤厂村。
肃顺(1816—1861),字雨亭,镶蓝旗人,清皇室著名大臣。官累至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敢于任事,受咸丰重用。曾严词拒绝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要求。咸丰死后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在慈禧发动的“祺祥政变”中被杀。肃顺墓地只有一座土坟,民国二十六年(1937)被盗发,今已无存。
乘车路线:该墓原址就在西四环北路四季青桥西边,与杏石口路交叉处。南北向的四环上公交车很多,如121、334、355、740、751、851、952、982、983、运114、特9路等,在四季青桥北下;东西向的“紫竹院-杏石口路”有489、505、664、992、运101路等,在四季青桥西下,附近打听小煤厂。
门票:免费。
10/赵登禹墓
位于丰台区京石高速公路辅路旁西道口桥下,离当年发动“七七事变”及抗战全面爆发的卢沟桥、宛平古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都很近。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今牡丹区牡丹办事处)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部队,后任冯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获得喜峰口大捷,后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在抗战期间北京南苑战役中壮烈殉国于大红门附近,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因赵登禹生前说过“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这样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园公祭大会之后,赵将军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2公里处的西道口关文子山坡上安葬。“十年浩劫”期间,其墓被红小兵挖开欲盗取“金银财宝”,一无所得后砸墓而去,烈士尸骨无存。1980年重建,墓碑正面镌刻“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1898-1937)”。至2003年,北京市和丰台区政府又三次为赵烈士墓整休扩建和立碑,并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及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
乘车或开车路线:乘309、310、339路车到西道口站下车,公路西侧坡上。开车出六里桥,走京石高速辅路。
门票:免费。
(补注:此外还有离市区稍微远一点,海淀区香山脚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墓、马连良墓,中华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墓,明朝景泰帝陵,清朝礼王墓碑阁;北京植物园内的大学者梁启超墓、北洋军阀孙传芳墓;附近万安公墓内的革命家、中共缔造者之一、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墓,等等。)
Hash:10776a24459d19be4f748a85bd03046571f7bbf8
声明:此文由 无忧选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