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百西:文化宝地源流远

那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贵财富。

郁葱的村口古树下,数位老人摇着扇子,坐在凉亭里乘凉。微风吹过水面,拂过人们悠闲的脸庞,在美丽的百西,随处可见宁静祥和的生活画卷。

百西,因地处百滘的西面而得名,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其东北相邻民乐、百东,西南面紧依西樵工业园。辖区总面积有3.5平方公里,包含大地、西岸、村头、张家、五社、四约六个自然村,主要有黎、潘、张、梁、符、区、陈等姓氏。百西社区内不仅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还有佛山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竹织雨帽

技艺

这片文化底蕴身后的古村落,历史悠久,有着八百余载春秋里积淀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并留下了不少绮丽瑰宝。其中,大地村竹织雨帽技艺就是它对外展现传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形成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地村竹织雨帽技艺,最初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开始编织生产的,其独创的竹织雨帽手工传统技艺已传承300余年,产品远销广西梧州江门、珠三角等地。

破竹、刮青、加工、上油……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凝结了大地村人数百年来的勤劳和心血。

在以耕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时代,雨帽是村民们不可缺少的传统用具。而这个村落作为南海唯一生产制造竹织雨帽的地方,独特上乘的手工技艺自然是远近驰名。

“那时绵延数里的竹圩市场,从村头延伸至村尾,商贾卖家人流熙攘,热闹非常。”回忆起当年的盛况,竹织雨帽的传承人黎景生十分感慨。

陪伴着一代代大地村人经历风霜雨露的竹织雨帽,始终是该村落的人的骄傲。

2012年,西樵竹织雨帽和竹编灯笼、丹灶罗行竹编合并申报南海竹编,已被列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展项目。这项代代相传、弥足珍贵的传统技艺,将会把村落的精神传播得更远。

重文兴教、勤奋耕读

英才辈出

“这里可是块宝地啊。村头村就出了好多厉害的读书人,大地村也出了不少大官呢。” 年逾八旬的百西老人潘仕六步伐迟缓地走进村头会客厅,佝偻着背、一头灰白头发的他,在谈到百西的历史时却神采奕奕。

六叔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每个百西人都知道,在村头村的潘氏大宗祠前,就立着很多块彰显科举功名的旗杆石。”这些旗杆石既是潘氏子弟重文兴教、勤奋耕读的体现,又是村民引以为豪的文化图腾。

明清时期,村头村共出了3名进士、16名举人。为科举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书法名家潘斯濂;先后以息银三万两分段修筑堤围造福桑梓以使堤围永固的潘斯湖;光绪丁未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公派法国并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潘伯镛;清末民初留学德国并取得经济学博士,后任职为中山大学教授的潘保荫……这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成排的旗杆石

而百西大地村也同样是名人辈出的古村落。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黎晋荦被选入福建福州马尾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任扬武舰管轮。后因尽忠职守,被调派任北洋水师威远舰精练前营千总、二管轮,成为北洋大臣李鸿章得力助手之一。

黎晋贤编绘的《鱼雷图说》九节

1895年,威海战役,黎晋荦奋勇抗战,保卫海疆,但不幸被流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同样效力于北洋水师的还有任“超勇”舰总管轮的黎星桥、任鱼雷营总管督司的黎晋贤两人。

曾被派赴德国鱼雷船厂学习制造鱼雷技术的黎晋贤还著有《鱼雷图说》一书,而这也是中国最早介绍鱼雷的专著。

“小广州

建筑文物

百西这片历尽悠悠岁月的土地,不仅走出了一批批崇文尚武的名人,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一代代的百西村民靠着勤劳的双手,把百西的风情和韵味用无数的精致砖瓦保存了下来。

在村头村内,寓意深远的和恒大街、随处可见的镬耳屋、依稀可见当年“小广州”繁华盛况的商铺旧址……

一砖一瓦,都尽显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

“可不止这些呢,村头村的祥斋祖祠也是很出名的。”百西村民潘大浩热情地介绍道。

被村民津津乐道的祥斋祖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有着极为精致的砖雕、巧夺天工的木石雕刻,还有堪称一绝的正面石板墙体,连接处精密无比。

历史悠久的砖雕

潘大浩一边用手轻轻地拭去石柱上的灰尘,一边自豪地说:“这石柱打磨得非常光滑,用手摸是几乎不可能摸到柱子上有缝隙的。”

除历史建筑外,百西目前还保留有两项意义非凡的古老文物。

在西岸村鱿鱼岗上发现的百西鱿鱼岗遗址,于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发现的骸骨、陶片、石器等均可证明百西最早有人类生活的时期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于2006年被评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百西大地村铁屎墩冶铁遗址,则为研究南海明清时期冶炼业状况提供了实物依据。

雨后的石板路,古巷道

此外,在百西辖区内,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旧民居、老街道、祠堂庙宇。

以“和善”闻名的百西,还被西樵镇选定为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之一,未来将着力发展新文旅,走古村活化的道路。相关负责人表示:“百西将会继续挖掘文旅资源,如旧貌换新颜,修葺镬耳屋旧址以发展民宿业,推动“六祖诞”等民俗系列活动发展,进一步打造百西名片。”

策划/ 黄浩森 陈肖玲

撰文/ 黎珠仪 崔燕霞

摄影/ 崔燕霞 李彬仪 部分出自网络

通讯员/ 黎润斌 潘大浩

编辑/ 公信君

部分资料来源于西樵文化站

13415519432

Hash:5c1494bf3e6af5090fbcde4bbc770fdb62aef538

声明:此文由 西樵公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