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听考古研究专家郭顺利揭秘南海西华寺遗址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二讲开课啦!

就在本周五(5月21日)!!!

恰逢佛山博物馆文化

走进广东大观博物馆

考古研究专家郭顺利

为你揭开南海西华寺的历史迷雾

精彩预告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二期

南海西华寺遗址揭开了多少历史迷雾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1-05-21 20:00

主讲人:郭顺利,副研究馆员,曾任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物科科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至今任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专家。

主讲人:考古研究专家郭顺利

近四十年来,主要从事文物建筑管理、保护、修缮、考古、研究工作,曾经主持和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勘察设计、维修工程和文物建筑考古项目等一百多个项目,其中香港敬罗家塾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01年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出版《禅宗六祖惠能胜迹录》(上下册)等多部著作,发表近三十篇报告和文章。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南海西华寺遗址是指位于佛山市里水镇西华村的石门山麓,东临白坭河的西华寺遗址。2007年,随着配合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进行的大殿迁建和考古发掘,经过四年多努力,西华寺被确定为佛山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遗址,印证了当时高级官制寺庙的建筑水准和风格,广东较少见。

后经元、明时期三次改为吴隐之祠,清初重建西华寺并延续至今,这对于研究岭南五代以来佛教寺庙和祠堂建筑的形制与演变及其历史的发展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出土文物较丰富。同时,遗址同石门、贪泉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涉及到不少著名人物和历史事件。

南海西华寺遗址挖掘现场·图片源于网络

上期回顾

5月14日晚,“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一讲开讲。活动邀请了原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作题为《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的讲座,通过对实例物证的分析,为大家讲述丝绸之路这座沟通了东西方世界的神奇桥梁。

任志录老师详细描述了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指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通道,远比人们印象中要漫长、艰难。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大多是各国使者、商人、冒险家、教徒等,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物产,更有绘画、雕塑音乐、宗教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及其形式的丰富,艺术形态的增加,宗教文化的传入,使中国开始与世界融合,同时也影响着世界。

任志录老师指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仅在实现丝绸之路流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古出土大量的资料,不仅再现了昔日丝路盛况,也展示了中国人对骆驼这种异域奇畜由陌生到熟悉视为珍奇的过程,骆驼已成为丝绸之路一个醒目的文化符号。

“通过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东西方物质及其形式更加丰富,艺术形态多姿多彩,灵魂宗教受到新的冲击,中国人和西方人融合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中西方相互影响并共同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扮演了重要的通道作用,而这一路之上,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络绎不绝的驼铃声声。”

今天,丝绸之路早已超越其作为交通线的定义,成为一种精神和象征。我国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丝绸之路精神和价值在今天的重要体现。

·关注搜狐号“广东大观博物馆”,看讲座现场视频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60个现场观众(免费)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为做好疫情防控,请各位听众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出示健康码、登记、测温等,不佩戴口罩者禁止入内。

Hash:433995ad25cc91b6b199818640cf39290fedc7c6

声明:此文由 广东大观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