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鸿夜话”带你探究岭南千年古刹——南海西华寺的前世今生

西华寺是五代时期一座官寺,也是宋元两朝代旧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先有西华,后有南华”的传说,但是对于南海里水西华寺,地方志却没有确切的记载,只有零星的文字记录。西华寺一直是个谜。

5月21日晚,由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南海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二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活动邀请了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郭顺利作题为《南海西华寺遗址:揭开了多少历史迷雾》的讲座,通过展示西华寺遗址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相关文献的图片,为大家揭开这座历史古迹的神秘面纱。

主讲人郭顺利老师接受现场媒体采访

原本沉寂在土地里的千年古刹因2006年修建武广铁路而重揭面纱。随着文物考古机构的发掘,出土大量文物和建筑遗迹,西华寺201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西华寺遗址的三次考古发掘中,从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乃至中华民国初期的各类文物均有出土,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以青花瓷器的生活用具最为常见,各类瓦当、滴水、筒瓦和经幢等建筑构建也极具时代特色。”郭老师介绍道。

西华寺遗址是佛山地区目前经正式考古发掘、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建筑遗址,在广东地区并不多见。在西华寺遗址考古发掘前,关于其兴建年代有三种说法,包括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大宝元年说、宋元代兴建说、明城化八年御史韩雍创建说。郭老师指出:“通过三期考古发掘,充分表明和证实了该寺始建于南汉时期,先后至少经历五次重建和多次修缮,也确定了西华寺准确位置,结束了学术上的质疑与争论。”

其实,在当代人看来似乎名不见经传的西华寺其实大有来头。千年来西华寺在广佛要冲一直承担着开化民智的作用。通过西华寺遗址考古发掘,揭开了石门、贪泉、西华寺等诸多的历史事件和典故,为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清官廉政的“清流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尤其是“清流文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址,让它们在新时代中发挥新的光彩。

讲座预告|听考古研究专家郭顺利揭秘南海西华寺遗址

Hash:16de46ead978a2272782ef72e8352bfdc6134a1b

声明:此文由 广东大观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