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有个地方名字很土豪,其实文化底蕴很深,奇石风光更是一绝!
钱仓全景
钱仓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属鳌江镇,西接萧江镇,北面有梅溪梅源,南与龙港镇湖前隔江相望,104国道、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穿境而过,钱梅公路和57省道始于钱仓,距萧江高速公路出口和在建的鳌江火车站仅有10分钟路程,江岸线长9.09公里,沿线建有钱仓、黄沙和东江三大码头,水陆交通便捷,是浙南闽北和平阳北港17个乡镇的交通要塞。钱仓还位于平阳三大经济圈的联接点,被列入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规划的核心区,在鳌江流域中等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钱仓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名胜景区,又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古镇,境内有北宋双塔等省、县重点保护文物多处。明代的蔡芳携马性鲁游南雁时,把钱仓的宝胜寺、双塔、钱王的一宿楼都载入了《南雁荡山游记》中。近代钱仓更是豪杰辈出,金钱会英雄揭竿而起,声震浙闽。钱仓至今还保留着老城门、石板街、老码头、贞洁牌坊、南雁第一桥等古建筑。钱仓景区被称为南雁门,在宋代时就享有盛名,现留有碧泉和双塔两处景点。
海拔381米,是历代史书上都有记载的名山,属南雁门景区的一部分,这里风光秀丽,奇岩怪石,景色迷人。元代东海大儒 史伯璿先生曾隐居在此著书讲学。在某个雨后的清晨,如果你登上钱仓山之巅,若是有缘就能看到那漫无边际的云,如临大海之滨,波起峰涌,随风漂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构成一幅奇特的云海大观,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钱仓凤山玻璃观景台
玻璃观景台,2016年由钱仓登山队发起建造,2016年的国庆节竣工了,免费对外开放。是平阳境内第一座悬空玻璃观景台,有“踏入虚空”之感,置身其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在空中“翱翔”,脚下景致美不胜收,尽情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宝胜寺双塔
宝胜寺双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两塔大小相同,系六面五级,实心楼阁式砖塔,高15.6米,两塔相距11.8米,台基直径约4米,须弥座式,均有倾斜。原来二塔黝黑古朴,1984年修建后外涂黄色。当时修建两塔时,在东塔壁龛内发现石碑始知塔建于北宋太祖乾德,比原定造于靖康年间推前了一百六十多年。两塔每层壶门内各有佛龛,龛内原各有泥浇佛像一尊,恣态各异。1963年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胜寺
金钱会起义纪念馆
金钱会起义遗址在双塔西北面,有二巨岩壁立于前面两侧,称为龙虎岩,又名龙斗双虎岩。龙虎岩后边原有北山庙,清咸丰十一年六月(1861年8月),浙南金钱会首领赵起率众在此举旗起义,为省级文保单位。金钱会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的四大农民起义军之一。配合太平军在浙江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浙南的地主武装,打乱清政府在浙南的统治秩序。北山庙原名灵顺庙,利用龙虎岩之间隙地建造山门。由此拾级而上,迎面为五开间正殿。刻有明宣德九年(1434)建庙的摩崖题记。现在山庙已毁。龙虎岩上刻有题词多条,其中碧溪居土的题赞:“有崇斯岩、两峙并处,耸然如龙,矫然如虎。乃文乃武,乃弼乃辅,翊卧巨灵,以镇终古”,依稀可见,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岩
广福寺
广福寺
平阳钱仓,也有广福寺,也有宋代古塔,也居名山之麓。寺内有石缸,石盂各一。石缸长方形,花岗岩质,长2米、宽0.95米、高0.89米、沿厚13厘米。右侧刻有“元宣辛酉”,缸沿亦有刻字,已磨损不辨。考《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补遗》尚有记:“广福寺石缸题字;在江南三峰。“郑暤、林直宣、金八、林廿一娘,元丰无年‘”想必此乃缸沿题字。据此推之,石缸右侧的“元宣辛酉”当为“元丰辛酉”之误。元丰辛酉,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故石缸右侧的题字,系以后好事者增刻。石盂,园形。盂唇一侧厚边处,刻有“三峰寺”三字。由此可知,广福寺的前身旧名三峰寺无疑。
史伯璿
史伯璿画像
钱仓人,自幼刻苦求学,笃信朱熹学说,反复研究达三十年,"遂取诸家篡辑之编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辟之,隐味者引而伸之,旁通曲畅著于简牍,名曰《管窥》(《四书简窥》),成为元儒名家。他精思善学,对天文、地理、历学、算术也很有研究,都达到"博涉能通"。如对日蚀、月蚀作了非常通俗的阐述。他说:"月掩日为日食",把张衡的"暗虚"说和朱熹的"同度同道"说,解释得清清楚楚,比明万历欧人传入的地影说早了一百多年。 史伯璇为人也很有骨气,"平生不事举业",过着隐居生活。 史伯璇不求高官厚禄,隐居小镇,数十年中,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尽管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主要业绩被历史潮流冲刷得差不多不见了,渐渐地被多数人所遗忘,但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总还有人再说起他的时候。史伯璇的旧居,后建成祠庙;他的坟墓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终于"赢得生前身后名"。
史伯璿墓
浙闽古道
碧泉湖(岩庵水库)
浙闽古道平阳段,全长约15公里,当年没有高速,航班,这条就是唯一的驿路,官道,类似现在国道。连通南城门到钱仓,鳌江,梅源,梅溪,福建,历史悠久。沿线分设路亭,驿舍,置驿拯一职,专门管理接待沿途官员,和斥候起居,处理批文之用。作为两浙两广的沿海大动脉曾经和西北丝绸之路一般重要,承载着晚清民国沉重的对外开放史,见证着华夏民族艰苦卓绝地文明传承,是不可再生的历史瑰宝,人文遗产。尤其在平阳段曾经发生过轰轰烈烈的事情:南宋陆游远道福建赴任曾取道于此,写下千古名篇《驿舍咏梅花》。吴越钱王御驾经此去南雁,日本圆真和尚一行西叩大唐求学经此,黄公望返乡省亲经过此,还有朱元璋,方国珍,建文帝的足迹,金钱会十万大军,还有近代军阀孙传芳发动的浙闽大战,后日军入侵地的铁蹄淹没过这里……不下千百上万次的大小地方割据势力,从上古绵延到近代,在这片古道,土地之间上展开厮杀,角逐,更多地是朴素地乡亲百姓,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在这片古道上上演,还有谁和谁……这一切已不再重要了,因为随着‘’祖国‘’如火如荼地大拆大建运动,历史在今天嘎然而止,这片古道将夷为平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出现在孩子们天真地教科书里。
浙闽古道弓桥头
又名,弓桥, “如一张卧于塘河的长弓“,故名。位处鳌江镇钱仓村(原钱仓镇)郊外,通梅溪的浙闽古道上。钱仓曾是北宋温州四大名镇,携水利和渔业之便,一度是区域之中心。当年税收曾占整个平阳近74%。北宋时期,郊外曾有西湖与断桥一说(据地方图志,家谱等文献),断桥疑是今弓桥位置。“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钱仓驿曾是浙闽古道上重要驿站之一。南宋诗人陆游远赴福建任职,曾取道于此,乡土学者疑其诗作或作于此。衬托了钱仓郊外梅花盛开,断桥晚照的独特风光。 桥长约40米,6孔3板石梁构造。有乡土学者通过铭文,史料考证:或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而非宋代,附近多座姊妹桥当建于宋,如座落于钱仓河上的熙宁桥(在十七都奇石,宋熙宁庚戍建)……不管事实如何,钱仓郊外曾有一幅东京汴梁,桥锁塘河,驿路农客的市井气息。
栖真寺(又名棲真寺)五佛塔(现存四座)位于鳌江镇罗垟村罗垟山栖真寺放生池前,因五塔壶门内又分别供奉佛像,故名。据明代天顺元年的《重建塔志》记载及佛塔构件特征考证,其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公元951——953年),宋代进行过重建。 五佛塔系青石结构单檐塔,通高2.5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佛塔除雕饰及供奉佛像略异外,其它建筑构造形式几乎相同。塔基分台基和须弥座。台基平面呈六角形,采用规则六角硖石垒成。台基上作二重须弥座上下枭浮雕仰覆莲,六角圭脚,须弥座束腰浮雕有狮子、麒麟、牡丹、茶花等图案。塔身置于须弥座上为六楞瓜腹状,正面辟一如意壸门,壸门内供奉有如来佛像一尊,仪容端庄,神态自如,跏跌于莲台上。佛塔出檐较短,塔顶檐部做出斗栱、椽子、角梁、瓦垅,均仿照木构建筑形式。 全塔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动物花卉雕刻等方面表现了时代和地方传统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艺术研究价值。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雁第一桥
铜钱岩
凤山之巅
(龙)虎岩
骆驼岩
倒臼岩
玉帝銮驾
蟒蛇迎春
大猫擦痒
观音祈福
佛祖禅思
仙人脊
金钟玉鼓
合掌岩
飞来奇石
Hash:befea3d3f99be119adf510ea9cc6e2ea6d457af7
声明:此文由 平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