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了!清代高官徐继畬父子题写的三块匾额现身原平

作者:原平故事

2020年7月31日,位于原平市平安大街西的山西云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十分热闹,原来是由该公司创建的“原平市红色记忆展览馆”举行揭牌仪式,大量馆藏红色记忆珍品与大家见面,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活动结束后,人们惊喜地发现馆内还有三块清代木质匾额,体量大,书法好,雕刻精,而且题字者是清代著名高官徐继畬和他的父亲、堂叔。

徐继畬,字松龛,又字健男,别号牧田,书斋名退密斋,山西代州五台县东冶人。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并为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畬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

徐润第, 字德夫,号广轩,徐继畬的父亲。少年颖悟,年十二能文,县试成绩优异,师从五台县令王秉韬,研读王阳明编《大学古本》。乾隆六十年(1795),恩科成进士,授内阁中书。历任储济仓监督、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曾著书《大学古本》《中庸遗语》《敦艮斋遗书》十七卷及《徐广轩撰书王月潭小传》,其中《敦艮斋遗书》一书以心灵自由为主旨,熔心学、气学、易学为一炉,深入批驳了宋元以来的官学——朱熹理学。1820年归里,设教于东冶镇。后设教于晋阳,崞县北社,介休胡龙、贾村等地。道光七年(1827)九月,徐润第病逝于介休县富商侯家的私塾,终年67岁。

徐寅第,是徐继畬的堂叔,拔贡出身,为人干练,从知县做到署理直隶按察使,位高权重。有一次他的同年好友、县令蒋某,因征解赋税迟延被撤职,怨寅第不庇护,就罗列了若干条罪名告发寅第。此事惊动了皇帝,派了刑部的两名侍郎查处此案。所揭各条皆属诬告,只有收受“节寿陋规”属实。也就是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三节,本人或父母过寿时,收受下级的孝敬钱。收钱多少都有成例,是一种制度性的受贿,但严格追查时也拿不到桌面上。于是诬告者被判刑,寅第也被革职充军发配张家口,三年后病死他乡。道光帝惋惜地说:“徐寅第平日居官,非声名狼籍之人。”

徐寅第并非徐继畬的亲叔,但相互交往甚密,并以堂叔之遭遇为镜鉴。徐寅第去世后,他从京城为六叔买了口好棺材,并给堂弟写信:“窈思天道茫昧,不可测度,以六叔大人存心做官光景,何至不获遂首丘之愿!”从此,他更把贿款视为毒药,“咬定牙关,不肯尝毒药”,只拿正路来的“太平钱”。他三次离闽,官场朋友送盘缠约三万两银子。一次离粤,首府广州照旧规赠银元四千圆。绅士潘德畬赠以千两银,和三千两的银票。都被他谢绝了。“由太守历封疆,外任十六年,归来一贫如洗,老病笔耕,固由缺分清苦,亦由胆气太怯,虑患太深。”

徐润第、徐寅第和徐继畬,一门三文士,题写匾额的事断不在少数,但如今能够同时见到三块匾额却实属不易。

徐继畬题写的匾额是:遐龄懋德。题款为:赐进士出身前福建巡抚太仆寺少卿徐继畬为乡饮介宾白玉金立。

徐继畬的父亲徐润第题写的匾额是:节孝两全。题款为:赐进士出身原仕湖北施南府同知加三级记录十次徐润第为大清光绪六年杏月榖旦宋母赵氏节孝立。

徐继畬的堂叔徐寅第题写的匾额是:坤道永贞。题款为:钦命署理直隶通永道辛酉科选员加三级记录十一次徐寅第为大清道光六年杏月榖旦宋母白氏九秩寿立。

江湖游侠 摄影

End

Hash:d4c1c17309ff277f09be12c893ddf59033b1379d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