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地区(琅琊、沂州)管氏文化遗产一览
写管氏历史,讲管家故事
编撰:管勇(山东肥城)
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现辖3区9县3个开发区, 156个乡镇(街道),4045个行政村(居),1190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就出现过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临沂地域分属齐、鲁等国,见于《春秋》的还有颛臾、鄅、鄫、鄟、阳、向、郯、根牟、於馀丘等国。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有启阳、中丘、祝丘、鄪、祊、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密、鄢陵等17个大的城邑。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1950年设临沂专区。1994年改设地级临沂市。临沂也曾经是东晋司马睿的封国,永嘉年间,大批北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临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临沂城。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中有7孝在临沂。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洪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也在临沂地区留下了很多宝贵文化遗产。
1、 小谷城,位于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前城子村, 故城遗址为平原地貌,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700米,总面积77万平方米。城墙多已夷为平地,仅西南角上有一段残存,东西长350米、宽13米、高2.5米,当地称之为罗圈子。小城在大城东半部的中部,即今前城子村西南之高台遗址,高台残留南北长272米,东西宽170米,高约5米,台南北各留有通道一处,当地称高台为土城子。关于小谷城的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称:"庄公三十二年春,城小谷,为管仲也。又, 昭十一年申无宇云: “齐桓公城谷而置管仲焉。” 《晏子春秋· 外篇》: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 予管仲孤与谷, 其县十七, 箸之于帛, 申之以策, 通之诸侯, 以为其子孙赏邑。” 乾隆《沂州府志》记载:小毂城,义堂社之北,春秋庄公三十二年春,城小谷即此,俗名姑嫂城。城形小而内高。相传为管仲积谷处,意兵争时屯积地耳。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一直延续至商周秦汉。
小谷城故城遗址国家、省市文物保护碑
2、 相公庄(管仲庄)与管鲍分金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街道相公村(社区),分金台遗址2004年列入临沂市河东区文物保护单位,《分金台的传说》入选临沂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宣统元年( 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相公庄”。相传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曾寓居于此。今村南汪中尚有“分金台”遗迹,据说是二人分金的地方。原名管仲庄。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管仲居相位,受人尊敬,因改称“相公庄”。“相公” ,系对宰相的尊称(1999年版辞海3647页)。乾隆《沂州府志》卷之七《古迹》记载:“相公庄相传为管仲庄。”
临沂市河东区分金台遗址保护碑
3、 管仲河与管仲河崖(yai)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管仲河为汤河支流,相传为管仲所开,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管子崖”。该村处管仲河东岸,改称“管子河崖”。1940年村民认为“子”字欠佳,改为“管仲河崖”。
管仲河畔的管仲像
4、 堂埠脱囚与夷吾亭,在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西高都村边的一条小河处,历史上也称“堂阜水”。“堂阜遗迹”是蒙阴八景之一。乾隆《沂州府志》记载:“堂阜,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管仲脱囚于此。”《左传·桓公·子纠争国》载:“管子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同脱,释放)之。” 晋杜预注《左传》称:“蒙阴西北三十里有夷吾亭,即堂阜。春秋时期,管仲射小白(齐桓公)后,鲍叔牙率军攻鲁,囚管仲而回,至堂埠,鲍叔牙释管仲,以礼待之,后人称为“堂阜脱囚”。时齐国无相,鲍叔牙深知管仲之贤,极力推荐。齐桓公不记前仇,任管仲为相,委以国政。管仲遇明君,负国政,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后人为纪念这一事件,在今南北围子村中齐鲁界河,刻立齐鲁交界碑。并建“夷吾亭”以祀管仲,在今西下庄(即西堂阜)建堂阜庙以祀三贤(即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今庙、碑、亭已废,唯庙基尚存,世称“堂阜遗迹”。
5、 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位于山东沂南城西汶河东岸北寨村,现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曾出土刻有管叔形象的汉画石像,为已知最早的管叔画像。其中榜题管叔的管字为草字头(菅),与山东嘉祥的汉代武氏祠中管仲形象榜题的管字是同样的写法。
沂南北寨汉一号画像墓中室南壁西段,自左依次为:齐侍郎、苏武、管叔
汉画像榜题:管叔
6、 管帅,位于五莲县城西北,为管帅镇政府驻地。地处古驿道,相传为春秋管仲挂帅之地,此地曾出土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龙兴寺碑,碑文有"大宋国莒县管帅堡北孙奉村"字样。
7、 元代赠礼部尚书管仲禄墓及管公坊,清乾隆《沂州府志》载:元管仲禄墓,县北一里马湖庄,今已无存。此墓为元朝散大夫、西台御史管怀德为父所立,碑由元代首科状元张起岩撰文、姚庸正书、孔思立篆额。碑现已无踪,临沂管氏宗亲多次寻访均无果,只有录文藏于家谱之中。
清吴式芬著《攗古录》记载管仲禄碑及坊
8、 平邑万庄管氏谱碑,位于平邑县万庄管氏祠堂中,保存有自明嘉靖三十六年、清雍正十三年至民国八年管氏宗谱谱碑十七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还没有申领地方文物保护。
山东平邑县万庄管氏祠堂中的谱碑
9、 郯城一贯书院,位于山东郯城,相传春秋时期,曾子游学时曾在此居住,讲学授徒,后人建有曾子祠。元代中期,磨山镇北凤仪村人(今华严寺村)、做过江西庐陵县尹(后任履实司副提举)的管文通致仕回到家乡,顺应时代潮流,借曾子凤凰山前讲学授徒的典故,于至正二年(1342年)创建曾子书院,又名凤山书院、宗圣堂、曾子庙。他参照孔庙的祭祀形式,模仿江南书院的风韵布局,巧心设计,精心指导,使其既有朝祀宗圣,又有供人读书学习的功用,别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院建成以后管文通不辞劳苦,亲自到邹、鲁、临、郯,将一些文人学士珍藏的书籍收集运到曾子书院。明代改名宗圣书院,祭祀曾子,并教授生徒,备有多种乐器、祭具和经书。嘉靖二十年(1544)又改名一贯书院,后在地震中倒塌。清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李湖出资修复。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临沂县志》艺文收录有元刘诜(庐陵人)一篇《曾子祠记》记述。
10、 小窑管氏祠堂(清属沂州),位于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清光绪二十五年九月始建,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初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碑载:管氏祠堂,系清代建筑,砖墙,瓦顶,硬石顶,重梁,一门四窗。长14.8米,宽6.13米,高约8米,建筑面积为90.7平方米。该祠对研究清代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城阳管氏,乃名门望族。明初管氏先祖自江南海州迁至莒州至今,已逾六百年。此六百年间,管氏族人勤俭持家,忠厚传世,精心耕作,尊师重教,名流辈出,尤以小窑村管家“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而为世人称道。
小窑管氏祠堂
11、龙泉古井,位于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观唐温泉度假村(原官庄村旧址),据村碑记载,“古井”又称“龙泉”,开凿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由迁于此址的管姓人氏挖掘而成,这口井年代久远,水质甘冽,村民世代饮用,因取水者众多,井口修缮数次。80年代拆迁时,村民们没舍得回填,使用圆石盖住,期待此井能重见天日,后观唐温泉度假村在基建清理地基时被发现,遂加以保护。
龙泉古井
以上资料充分证明临沂(琅琊、沂州)地区管氏一直在此生息繁衍,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现临沂地区管氏聚落近百处,人口过万,当地政府重视管子文化,河东区相公街道有两条道路分别被命名为“管仲路”和“鲍叔牙路”,以纪念两位先哲,这也是全国除山东临淄、安徽颍上、江苏盱眙外以管仲命名道路的城市之一。此外临沂市沂南县辉峨村还有山东地区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管氏明代墓群,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幸得以保存, 1668年郯城地震中,墓碑大部分倾倒状态,2019年5月临沂宗亲为其扶正,可参阅《山东临沂管氏辉峨扶正墓碑纪实》,恕不详述。
说明: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或历史文献,由作者发掘整理,因五莲小窑、管帅行政区划曾归属沂州(临沂),故纳入。成文匆忙,难免疏漏,欢迎各地宗亲指正交流。
Hash:630387cd45650b92fa820fd55fbe790450b190f9
声明:此文由 中G艺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