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行生命里的片刻游荡——越南考古纪行
考古笔记
时差只有一小时的异国田野乡间,用考古人的方式去适应,我还算很快进入了状态。
在国内,本科三年级一开始就是三个月的田野实习。我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和考古离得近一点,考虑的东西也总是期望往纵深去。很享受,也费了点心力,所以在结束时也变得难以抽离。很长时间,我还沉浸在那种属于考古人的“程序正义”里面,细节的剖面、三维、多维,做每件事之前、当中、过后,我执着于那套逻辑程序,奉为圭臬,直到它开始默化潜移入生活当隙。
去越南,是带着这样的初心。到更远一点的地方,陌生的场景不断转换,依然有序踏实地做着调查、发掘,或是整理的工作。紧张之外,还能主观地慢下来,体会那种洞察周遭、发现美好的生命乐趣。
参观博物馆
到河内的时候已经是圣诞季,街面上除了圣诞树上挂灯闪烁的温馨店面,就只剩下占领整个车道的摩托车群,骑车的男男女女裹紧口罩面巾,在夜色里面目模糊。偶尔撞见一两间寺庙或是祠堂,大喇喇的杵在这人流攒动的城市里,却一点不显突兀,只是安静的黑白基调,独有一份清明神色。
第二日去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参观,历史系藏有一套当年周总理亲自赠与的《古今图书集成》。透明的玻璃柜门对开,尘封久矣的记忆随飞尘掠出,那份珍贵的情谊,在漫长的岁月里愈渐厚重。几位在中国留学过的越南老师平易近人,饭席上与我们交流中、越大学学习生活和考古学学科设置之间的异同等话题,中文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下午有幸前往国会大厦下的升龙城遗址博物馆,感受到越南本土在博物馆建设上的前瞻性。升龙城遗址博物馆运用最新的技术设计、布置整个场域,完全展现了光影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独特作用,非常直观。整个展陈围绕越南古代北属时代、自主时代布置展品,主体以复原的升龙城宫殿(平面为 632 平方米)为架构,勾连了越南郡治时期及历朝历代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呈现了越南古代与中国本土、西亚等地的文化交流因素。
这日夜里,喝到了河内独特的鸡蛋咖啡,对嗜甜的朋友来说,是极大的惊喜了。
考古调查
在一上午辗转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工地所在的北宁省顺城县,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正在实习的历史系学生正式碰面。异国的新鲜感一下子被触发,大家兴奋地分享着两个邻近国度的一切:关于美食、历史、电影、偶像……距离感稍纵即逝,饭友与酒友大概是这世界上最易熟络的交友方式了。同学们大多比我小上一两岁,却一点都不拘谨,热情地招待我们,非常主动地与我们交流和分享。甚至到最后几天即将分别的时候,已是万般不舍。
在陇溪古城遗址我们开始了为期 11 天的考古调查,主要针对越南北宁省顺城县清姜社陇溪古城东南的三十余座疑似土墩墓展开(结束调查后基本确认为 50 座)。调查目的是基本摸清 30 余座疑似墓葬的形状、有无盗洞、现存地表之上的封土墩的保存情况,采集可能存在于土墩表面的遗物,记录与墓葬相关的遗迹现象、平面及高程数据等,并完善三维建模资料,以供后期正式考古发掘和研究使用。我与马梦乔负责通过踏查完成土墩基本情况的文字记录工作,冯宇与朱间珍负责利用全站仪完成对每一座封土墩的三维测绘工作,肖晖负责全方位的摄影及照片整理工作。13 号开始,一直到 19 号,我们每日穿行在古城内外,田垄的路况并不尽如人意,多数时候坑洼起伏,一日走下来,一点旁的精力也无,只待倒头酣睡。我们的日常就是绕着土墩子到处转,爬上墩顶,看看有没有盗洞或是墓室结构出露,采集可能已经出现的遗物。有的墩上有现代墓,路有人修葺,稍好走些。有些墩上树木、杂草密布,草多带刺,徒手攀上去有时会伤到手脚,还需要工地的阿姨们帮我们除草开道。这是我第一次做正式的考古调查,来到野外,还是异乡,有时走到田埂中央,除了同伴,周围再无一人。我们见过冬日里蜕下的蛇皮,翻越过淤泥污水填满的沟渠,绝对是足够新奇的体验了。
开始自然觉得辛苦。和在探方里清理灰坑截然不同,调查需要在范围广大的区域里活动,眼要尖,对最原始状态的可疑迹象要非常敏感,要面对野外可能遇到的一切“惊喜”,要克服长途跋涉的疲累不耐。有时歇工绕到城外平坦的水泥马路上走回驻地,都觉得是种恩赐,一下子松弛下来。
每日从工地走回驻地吃饭,一定会路过一片民居,风格色调各异,均是三四层的小洋楼,其中也不乏东南亚本土的庭院风格。第一天到这, 郑君雷老师便问,为何无人抬头欣赏路两旁极富特色的房子。他说“观察”是考古人应当具备的特质,很多细节是观察中得到的,我想或是埋首于厚重的书本之间都变得“讷”了,我们怯于主动获得新信息。环境能带来的东西太丰富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后获得。以致后来,我和同伴每日经过这条巷,都要对周围的建筑品评一番,甚至排出了心里的座次,各自有了钟爱的几栋。
一周的时间在城里“暴走”,见过最高的土墩上邈远的风光,去拍过土台子旁小湖泊里斑驳的浮萍,被叮了无数蚊子包,终于跑遍了五十座土墩。保存情况比想象中要糟糕些,较大较显眼的土墩多半都有盗洞,有少数几座已暴露了墓室内部分结构于土墩地表。我们利用尖头铲,查看了所有土墩的封土情况,基本与M1 带红色铁锈斑的黄土一致。
19 号广泛的踏查结束后,基本完成了 50 座土墩的记录工作。20 号开始在室内绘图,过程中通过观察 M1 出土器物,对越南地区东汉墓出土器物的组合和基本器形、陶器的陶质陶色有了一定的了解。陶器大多为软陶,非常脆弱,陶片有叶脉纹、绳纹、网格纹等主要纹饰,墓葬内随葬器物的器形基本符合东汉墓的普遍特征。22 号结束了持续三日的室内绘图。不论室内或田野工作,都有各自的辛苦,呈现的也是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23 号开始做一项最为艰巨的任务——绘制M1 墓室平面图和剖视图。这是从未有过的经历,一是在本科实习中没有接触过墓葬的绘图工作,二是深知砖室墓平、剖图绘制的众多难点,极为繁琐不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平剖不对应的问题。我早早来到城内 M1 的土墩上进行观察,目前的发掘方式并未完全将 M1 整个平面揭露,而是在部分区域采用了解剖的方式,以了解墓室的基本结构为主要目的。所以绘制过程中,要通过对称的思路想象后室墓壁的基本情况。立面采用剖视的绘制方法,对券顶的表现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一日,风极大,土墩顶上四面无遮掩,寒意钻进身体,手持铅笔蹲着作图其实并不顺畅,测量中又是克服万难。好在最后我熬到太阳落山,终于还是将基本的平、剖图绘制了出来,这本身对我这个新手来说已经是一种表彰了。特别荣幸这一行还有机会绘制一张东汉砖室墓的平剖图,即使流着鼻涕,下工后还在咖啡馆里“续命”补绘,个中过程于我而言也称得上是不凡的考古历练了。
收尾
次日长舒一口气,整理工作次第收尾,我们准备回河内。适逢从前在中国不曾着意过的平安夜,大家颇有些激动。在顺城生活,最喜爱的是栗子酸奶,最想带走的是越南特有的甜辣酱,于是行李箱里塞满了吃食和调料,我们坐上了返回河内的车。
带了几盒越南的咖啡就准备回国了。候机时一直在想齐东方教授的那句,考古人的生命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忽想起在城内,我们在荒无人烟的田垄上播着不着调的音乐,大声跟唱也好,默默哼吟也好,极累的时候,就那样停下来,在无云的穹庐下,同南风合唱,找玉米穗合影。
好像下一段淖泥地又能走的踏实。
本文刊载于大众考古2018年11月刊
作者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专业本科生
Hash:c2c60dc83901b5c1d772827e00e969cf44602567
声明:此文由 大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