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不远处曾有座东京城?神奇的“沉东京、浮福建”传说,真相竟是……

闽南有个流传了数百年的传说

“沉东京、浮福建

东山岛看对面的漳浦县古雷半岛

大意是,曾经存在一个繁华的东京城,有一天或因大地震沉没海底,而福建省随之浮起。《山海经》之《海内南经》中也有记载:“闽,在海中”。该传说最广的地区是漳州东山县诏安县广东南澳县,当地又盛行“沉东京、浮南澳”的民谣。

传说中的海底东京城

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真的存在过吗?

最后沉没在哪里?

这个传说引起不少学者关注

惠安文史专家张国琳先生等

特地前往考察

来看看他的观察与思考

本文作者张国琳先生

惠安的“东京大路”石刻

笔者惠安人,从小听闻“沉东京、浮福建”的传说。我知道小岞曾经挖掘到一个内刻有“东京西门外人氏”的“瓮金盖”,海边还有“东京大路碑”;峰尾据称也有“东京大路”的碑刻。

净峰镇西头元代大住桥边也有“东京大路”碑,今年85岁的张好兴曾亲眼所见,解放初被他主持拆毁用于建溪闸。

惠安县净峰镇西头村元代大住桥碑,有人称桥边原有“东京大路”石碑。

清末泉州诗人苏大山著作《红兰馆诗钞》就有《东京路》诗并序:“岞山龙喉岩……海中有路隐然。途旁有石刻‘东京大路’四字,未知始于何年。谚云:‘沉东京、浮福建’。其说本无可考。”诗作于辛亥(1911年)前,可知其时崇武大岞石刻仍存。

“沉东京”到底是传说,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事?笔者于2018年11月组织惠安县文史委成员专程赴“沉东京”传说最密集的漳州及广东地区,考察这一不解之谜。

漳浦的“东京大路”碑刻

首站龙海南太武山。据华侨大学陈允敦教授介绍,山顶原来有石刻“眼底东京”。传说站在飞来石上东望,东京风光就会尽收眼底。明万历间浯屿水师把总沈有容游太武山诗有“蹑蹬喜寻仙人迹,登台羞问宋王踪”。目前,飞来石和仙人足迹尚在,但碑刻找不到。

南太武山仙人迹。

第二站漳浦。根据陈允敦教授的调查,漳浦古雷城墙上原有“东京大路”石刻,上世纪60年代尚存;杜浔原过洋大队的塔仔墟山沟口上也有,碑已不存,但路名仍称“东京大路”;原大店大队也有一“东京大路”碑刻,上世纪80年代才失踪。

我们在漳浦的寻访茫无所获。《闽书》卷二十八方域志之漳浦县鼓(古)雷山曾记载:“相传宋幼主汲井烹茶于此。”

发现“东京城”沉没点

第三站东山岛,对面就是古雷半岛。据声纳探测,东山岛周边海域有许多古代沉船。

本来重点考察地点是漳浦或诏安的川陵山,万万没想到东山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陈耀平告诉我,川陵山就在此地。因为漳浦析出诏安,再析出东山岛,故川陵山今属东山县,即苏峰山,又称大帽山,是东山岛主峰,古迹多与宋帝昺有关。

东山县苏峰山。

他带我们来到苏峰山下一村庄,叫苏峰岩村,指着对面不远的海域说,那就是沉东京的地方。东山流传的说法叫“沉东京,浮南澳;沉乌礁,浮大帽”。

他送我一本清乾隆铜山志》,其中方域志记载:“川陵山,一名苍陵山……俗传帝昺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遂缺陷为海。今城堞犹存。自山巅下向海,莫穷其际。海中尚有木头、竹丛。潮退风静,人或驾舟取焉。”

据我所知,明万历间何乔远著《闽书》卷二十九方域志之诏安县记载:“川陵山,山滨海而半入于海。俗传帝幼主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陷为海。今城堞尚存。海中尚有木头、竹丛。海滨人时往取焉。其峰青耸秀丽,号为苏尖,又号苍陵,又号东山。”

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记载东京沉没的史料,表明此东京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海上京城,是绝无仅有的海都。

明代蔡端卿《柳溪集》中有《咏川陵行宫》诗:“南宋帝子宫,结向蜃楼侧。于今海宇清,疑见千官色。”其诗其文,可与何乔远的《闽书》记载相印证。蔡端卿即蔡保祯,明隆庆庚午年(1570)生,浙江严州府淳安知县蔡方平子,东山人。故可确认南宋少帝赵昺曾建“川陵行宫”于此。此“川陵行宫”应即是东京的别称。

明代东山人朱兆凤(一说乾隆五十五年贡生)在《苏峰寺记》中写道:“俗传宋末帝避元兵时,曾于此筑城为东京,地后崩为海者是也。古迹虽湮,足供凭吊焉。”

清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三山川亦记载:“大帽山……时帝昺南渡,将都南澚,筑此为东京。地陷于海。其城堞犹存。”

民国《东山县志》载:“川陵山,一名苍陵山,又称苏峰。俗传宋帝南渡,将都南澳,筑东京。俗传‘沉东京、浮南澳’即此。”

由此可见,东京就是宋帝的临时行宫之名,也是延续原开封京城(又名东京)之美称。其象征意义绝对大于实际建筑规模档次。

陈耀平认为,东京行宫的建筑多为临时性,经不起大台风加上暴雨的打击,故毁于一旦。而闽南及其他省份各地都发现有“东京大路”的路牌或碑刻,其用意就是为了引导民众和义勇起来共同抗元勤王,保卫宋祚。这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东山县苏峰山外的大海,传说中的“沉东京”所在地。王传金 摄

宋幼帝驻跸南澳

第四站诏安。在明代玄钟千户所外城墙下,当地主人介绍对面东山和漳浦的海域就是东京沉没之地。

清初《方舆纪要》卷九十九诏安县“渐山”条下,《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二十九,清康熙诏安县令秦炯纂修《诏安县志》卷三方舆志,均载有“俗传帝昺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遂缺陷为海。明时,城堞尚存”之句。这些官方记载,证明“沉东京”并非单纯的民间传说。

第五站广东饶平县,当地有“沉东京、浮南澳”的民谣。柘林镇至今有个地名就叫“东京引”,柘林是“东京大路头”。

第六站南澳县。这是一个距东山岛仅20海里的海岛。根据前文介绍,宋末帝拟从东山迁都于此。

《南澳县志》载:“元兵压境,帝下海南奔。宜中率舟师以从,十二月至潮州,驻跸南澳。”按照民国三十四年《南澳县志》记载,东京城就是在一次地陷中沉入海底的。云澳镇澳前村的宋井和“太子楼遗址”,就是这段历史的遗迹青澳湾原有东京石刻,已失踪。

据云澳镇陈镇长介绍,南澳渔民常在海里发现屋檐顶和城墙砖,在云澳镇一些老房子的墙上,还能找到当年从海里捞上来的城墙砖。中央电视台曾经于2007年2月6日在《央视国际》中播出《“东京”沉没之谜》,还发现了渔民从海中打捞上来的石凤凰

看南澳地图,正北方是柘林港,东北方向就是诏安、东山和漳浦,包括古代的悬钟巡游、铜山巡游和古雷墩台。当年的悬钟(一作玄钟)所管辖的范围就包括了今南澳岛部分。换句话说,沉没的东京,正是在这环形的海岸线中间,而大量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记载也集中在这一区域。其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完全相符,难道纯属偶然的巧合吗?

南澳岛宋井景区里的南宋帝室雕塑,两个儿童即宋幼帝赵昰和赵昺。

“沉东京”传说有一定的史实,不可轻易否定,但可能整合了诸多的自然事件和历史事件于一体,故演变成民间传奇故事和传说。而“东京大路”碑也确实是曾经的历史存在,不是单纯的传说而已。

至于“浮福建”“浮南澳”“浮澄海”“浮七屿”“浮崇明”等才是虚妄之说,牵强附会,添加本地内容和色彩。沉、浮,未必是专指地震中的自然地质事件。

“东京大路”的史料排比

学术界否定“沉东京”的论文,最有代表性的有两篇。

第一篇是华侨大学陈允敦教授1980年发表的《“沉东京、浮福建”考辨》(以下称陈文)。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是求证了闽南几乎所有的“东京大路”“东京大桥”和“东京碑刻”,共列举晋江、惠安、漳浦、东山等地17处古迹,对后来的研究者帮助很大。

另外,除了陈文所罗列的材料,笔者还注意到数处新资料,补充在这里:

●《宁海县志》载,浙江满山岛退潮时可觅见老路碑,有“此路通东京”字样。

宁海县前童古镇福泉寺内,有“此路通东京”石碑一方,至今依稀可辨。

● 2010年11月,南澳县文化局原局长吴占才亲自采访了余构雍,后者称自己曾于1968年亲眼见到“东京路口”碑。

●原晋江县文化站林为敏称,上世纪50年代,他曾在蚶江附近的内里村海边亲眼见过刻有楷书“往东京大路”的石碑。

●笔者五姐夫张家乐称,二三十年前,他亲眼在今南安石井镇后店村海边见过“东京大路”碑。

在笔者看来,陈文的最大缺憾,是不查找或者没有查找到福建的地方志书,疏漏了历代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得出“沉东京”是“伪说”的主观结论。

“沉东京”是地壳形变吗?

如果说陈允敦教授从文史角度否定了“沉东京”的真实性,那么,后来徐起浩等五人所著的论文《关于“沉东京”传说的史学、社会学和地学的综合考辨》(以下称徐文),则从地质学角度否定了“沉东京”的真实性。

徐文称:“1984~1985年,我们在这些地区进行地震调查时……对历史上传说的‘沉东京’做出了比较科学的否定结论,并发现它的长期存在,主要同闽中、闽南、粤东沿海部分地壳具有较大幅度的长趋势形变有关。这些长趋势形变异常是闽中、闽南、粤东人们数百年来对‘沉东京’传说误以为真、广为流传的基础。”

徐文认为,不少人把一些自然地貌当成人工建筑了。例如东山县康美村前港,沉溺的海滩岩被人误会为“古东京城墙”;又如晋江深沪湾的海底古森林遗迹,也被不少人误为东京城遗址。作者低估广大群众的判断力了。例如,清康熙年间,诏安县令秦炯纂修《诏安县志》时,记载东京城“明时,城堞尚存”,当地学者总不至于不识城墙吧?

徐文列举了宋幼帝从福州至崖山的逃亡路线及13条史料,下结论说:宋帝一行没有在福建乌丘屿、深沪湾、苏峰山等地停留,建立行宫,“在宋帝赵昰、赵昺曾经停留过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史料记述发生过沉陷以至使宋行宫沉没于海……因此实际上不存在沉没了的东京”。实际上,徐文前面还引用了方志记载,后面又说“没有任何史料记述”,前后矛盾。

陈文和徐文,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此后,学者们对“沉东京”传说作出各种猜测和解释,有人认为东京就是明郑政权的东都赤嵌城,还有人认为东京指越南东京、五代闽京都福州“东都”、宋朝开封等等,甚至有人认为所谓东京城纯属海市蜃楼

“沉东京、浮南澳”新解

从南宋灭亡的崖山之战中逃亡出来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于1316年撰写《闽冲郡王赵家堡族谱》之《赵氏本末序》,提到他在南澳附近遇到飓风的经历:“船到广东南澳之七十余里,飓风大作,宜中船破,遂登合浦。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飓风,又称台风,是闽南沿海常见的自然灾害

宋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丙子日,宋幼帝也经历了一场可怕的飓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至井澳,台风大作,舟败几溺。帝惊悸成疾。旬余,诸兵士稍集,死者过半……”飓风中11岁的帝昰几乎溺死,惊吓过度,次年四月驾崩。8岁的帝昺继位。

对于井澳这个地方,有人解释说是在今珠海澳门之间。但是,古南澳也曾叫井澳。如果这场飓风发生于南澳,不排除这么一种可能:所谓“沉东京”事件,指“东京”临时行宫被这场飓风(包括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席卷入海、宋皇室成员过半葬身大海的灾难。不一定是一场真正的地震。

如此一来,民间传说、历史真相和史料记载就取得了三者的统一。这和所有相关“沉东京”历史传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也相吻合,岂不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在林俊聪著《南澳岛传奇》中提到一个故事《义鱼救驾》,说的是帝舟遇到大风浪沉没于南澳岛深澳湾时,被一群名叫“乌鹅”和“白鹅”的鱼(实为海豚)所托救。

在南澳,我们亲眼见到一群海豚在海湾边嬉戏。我忽然有个奇妙的联想,也许,“沉东京、浮南澳”指的并非东京城沉没、南澳岛浮起这一地质灾害,也可以是一个指代或象征:在东京遭遇飓风、沉溺海中的宋帝,最后被救起于南澳。如此,“沉东京、浮南澳”就脱去了神秘而虚幻的面纱,有了全新的合理解释。

漳浦县赵家堡。赵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流亡避难于此,据称其后裔仿北宋“东京”(汴京)布局立意而建造了此堡。

赵氏子孙再造“东京城”

赵家堡是赵若和十世孙赵范寻“先王缔造故处”,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造的。整个建筑的体式,处处沿袭汴京(东京)之旧。按照徐文的说法,“这反映宋代皇室后裔所缅怀其太祖统一国家、建都汴梁功绩的深情,也表达了对在茫茫大海中灭亡的宋王朝,对当时民间也在传说的‘沉东京’及其先祖和忠魂的悼念”。

我灵光一闪,“先王缔造故处”莫非就是指沉没的东京所在地?而诏安和东山过去均隶属漳浦,所以赵氏皇室后裔才在此再造一个东京城。

赵氏子孙有很深的“东京”情结。汴京沦陷了,逃亡海上还要造一个“东京”行宫;“东京”行宫沉没了,最后还要造个模仿“东京”的赵家堡。

文/图 张国琳 来源:最厦门

Hash:3b75816db051a47eac0cfa35ba60a826e40199d4

声明:此文由 厦门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