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石,一天桥,惊艳了锦州这片海

比之于人类的作品,笔架山这块大石是更朴素、简洁、大胆,也更浑然天成,不可重复的。因此,我尊重笔架山胜过尊重人类的制品。毕竟它是天造之物,每一座山头都历时数亿年的造化都是惟一的,绝对的,大自然从不创造相同的作品。——题记

笔架山的海滩,宁静而美丽

乐游辽宁第四站我们已经抵达“辽西走廊”的最东端——锦州,入住笔架山庄已是傍晚时分,登笔架山则是翌日的活动。喜欢摄影的我们不忍错过笔架山的夕阳,决定拎上相机来海边走走。

图文/子衿

走近海边时,潮水正在渐渐褪去,夕阳的余晖给笔架山的海岸线蒙上了一层金黄色的面纱。捡贝壳的、抓螃蟹的,游客们还在玩的不亦乐乎。笔架山的夏天,像一本书一样,缓缓地展现在眼前。

图文/子衿

夕阳隐去的那一瞬间,天上的云幻出炫目的金色,一抹一抹、或浓或淡泼洒在暗蓝的天幕。沙滩也变成古铜的颜色了,在黄昏的沉静中,发出粼粼幽光,奢华而低调。只是,远处的笔架山黯了,海平面的船只黯了,沙滩上三三两两的游人也像被剪影了的图像,一起被定格在眼前这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画面之上。

图文/子衿

笔架山天桥,天下一绝

图文/子衿

一大清早,导游韩杨就招呼我们出发前往笔架山了,说是需要踏过长1620米的“天桥”才能登上笔架山,这也是来锦州的游客最喜欢体验的项目。选择一早过“天桥”,是因为它的时隐时现。眼前,大海经过一夜的潮退,通道已经从海中浮现出来,露出了蛟龙般的身躯。

传说天桥有个神话,上天九霄宫中元和下元两位仙子飞下天界承受人间的香火,来到笔架山,见这里海秀山奇、人民淳朴,便心生爱意。为回报百姓的供奉,两位仙子见海岛和大陆交通不便,决定修一座海桥连接起来,以造福人间。于是施用移山添海的法力,顷刻间,海桥即将修造成功。这一切被渤海一条凶残暴戾的黑龙看到了,它大为震怒,便兴风作浪,妄图破坏。二位仙子与它搏击苦斗,终于降服了黑龙。天朗云散,明月复照,一条神桥铺设在海上,沟通了大陆与山岛,自此它潮落现出,潮涨隐没。

在海边这一刻,你是不能丝毫犹豫的,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跨过天桥的栅栏门。因为韩扬说此行出来的有点晚,已经开始涨潮,海水会从两边夹击而来,通往笔架山的这条天路也不过显现半个多小时,栅栏门关闭,‘天桥’也会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的。同行的小伙伴们挽裤腿的,换拖鞋的、光脚的,嘻嘻哈哈都踏上了通往笔架山的天桥。在我纠结于光脚涉水的功夫,突然有人大喊着:“危险了,危险了,别过了!!”劝退声中,眼巴巴看着景区工作人员关上了通往天桥的这道门。

传说中的天桥未能走过,也不曾体会小伙伴后来告知的惊险刺激,但也无需气馁,海岸边备有多艘快艇的,花15元的船票就带给你乘风破浪的感觉。远观游客们相扶相携的行走在海面上,身后的天路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清阁,石头的史书

图文/子衿

下快艇,拾阶而上,浓荫蔽日,沿路可见吕祖亭、太阳殿、五母宫等古建筑群,保存算不得完好。正在心理抱怨笔架山没有清朝诗人陆善林所言的“笔尖端端耸碧天,峰头雨后起云烟”那么美丽时,形状像灯塔,又像炮楼的三清阁就伫立到了眼前。

五母宫 图文/子衿

这就是岛上最主要的古建筑吗?据说它高26米,6层石楼由纯一色的石头组成,就连飞檐挑角、门神壁画,也全都是用石头刻成。因其六层上下为全石仿木制结构,没有一钉一木而闻名。

图文/子衿

所谓的设计巧,组合精的建筑艺术我是不懂的,只是深深的喜欢那门楣上的石雕。但见刀工细腻,纹质逼真,开合自如,还是被吸引了。

仅有上百年历史的三清阁,满眼石柱,石墩,石梯,石门,石窗,尤其是石刻越看越是引人入胜,不但雕刻的栩栩如生,而且把儒教、道教佛教等三教的文化故事都一一刻在了石头上,不得不叹服近代的石刻艺术依然延续着古代石匠炉火纯青的技艺!

相对于人类,石头才是是持久,这应当是当年建筑者选用石头筑阁的初衷。一块石头的生成和死亡过程可能需要几亿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那些石匠对它们进行了不懈的雕琢,每一块石头都获得了自己的形体。仔细观察石头纹路,当粗则粗,当细则细。你不得不不佩服这些匠人的创造力。

当年的石匠是如何把一块块顽石经过取舍、锤炼,在追求形似和神似的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呢?一座三清阁就是一部石头的史书,石头的艺术。其技艺之精巧、精致、精美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图文/子衿

古人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韵。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海水环绕的笔架山,虽高不过百米,有了天桥的唯美依托,三清阁的精雕细琢,真就变得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了。

Hash:1cfc3408ea0892097d88b172c192752d3182d1e4

声明:此文由 子衿图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