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名观:沁水灵虚观

沁水万山聚结之区,不泛名山秀水。古代博学清高之士,往往泽名山秀水,或清静梵修,大觉成佛;或飘飘独立,羽化登仙。

沁水县西南隅,群峰卓起而霄汉者鹿台山也。山巅有香岩寺,经历代文人墨客渲染,闻名天下。而鹿台山西部的三晋名观——灵虚观、葆光观,却少有撰文宣传,致使一代名观,湮没于历史封尘之中。世人只知鹿台名寺,不知鹿台名观,岂不遗憾?

本人才疏学浅,不避粗陋,据己所知,略述灵虚观始末,以飨读者。

一、灵虚观渊源宗派

北宋末年,有真人访冀州名山鹿台,至鹿台山西部上格碑村域,见一大石,朗莹如镜,山前耕牧樵採飞走动植,迨照其中。谓曰:“石亦能为光若镜,非地灵,曷可乎?!”随驻足于此,募修道观一所。

灵虚观初奉信:正一道,三茅真君清微派。道徒世系沿用三茅真君清微派,字辈如下: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性自尊

克崇祖德 光绍真应 师宝友嗣 永仁世昌

恭存依敬 伦思继本 丹贯以丞 灏演精信

念爱明持 载启先觉 云章揖业 珠进遥芝

正一道是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以老子为教主,为最高信仰,符录斋醮为传播方式,以追求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组织。张道陵(公元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东汉沛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西汉开国大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天师世家》记载: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大顺、大顺生道陵。张道陵,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因老子之故册赠张道陵为“太师”。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正一派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四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解放前夕,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赴台,于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乃传堂侄张源先为六十四代天师。

三茅真君原来是出生在咸阳南关的三兄弟。相传,大茅君茅盈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十月初三日,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三月十八日得道升天。

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 中茅君茅固,字季伟,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飞升成仙。

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省句容之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齐梁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即称大茅君茅盈为「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称中茅君为“句曲山真人定禄右禁师茅君”「右禁郎定禄真君中茅君」,列太清左位和第六中位;称三茅君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第六左位。宋太宗和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屡有加封。茅盈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茅固被封为「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总称三茅真君。三茅君衷留传清微派。

二、孙仲远:灵虚观走出的大国师

金大定十年(1170),沁水县上格碑村人孙仲远,出家灵虚观,拜本观尊宿道士马希遇为师,道名孙景元。因其洞贯玄机,名闻天下,又名孙景玄。

孙仲远,性格高雅古朴,博通经傳,求学者慕名而至,徒众云集,名动京师,享号清虚,至大师。金大安三年(1211)勑赐上格碑道观“灵虚观”匾额,并竖有碑记。可惜此碑已严重破碎,碎块被垒地塄,仅该碑的首部碎块,尚有“勑赐”字样。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蒙古骑兵大举伐金,攻破河北山东、山西90余州。蒙古军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和掠夺,导致空前惨烈的浩劫,孙景元隐跡于嵩洛间。

贞祐之变,蒙金和议成,随后金宣宗南迁到达汴京(今开封),召孙景元为上清储祥宫开讲大师,诏礼部敦谕天下,孙仲远成为一代国师级真人。当年的诏书,我们已无法看到。但通过诏书的撰写人赵秉文以及他的诗,我们还是能了解实情的。

金宣宗朝的礼部尚书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中晚期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累拜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金史》赞曰:“杨云翼、赵秉文,金士巨擘,其文墨论议以及政事皆有足传”。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

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赋《敦谕讲经清虚大师孙仲远》诗如下:

山阴道士留鹅去,缑岭真仙跨鹤来。

一味清闲是仙职,请师管领上清梅。

新贮元都宝藏经,璇题敕赐少霞铭。

周朝藏史犹曾守,莫厌琅函手自扃。

然而,孙景元是屈節应命,并非本人意愿。贞祐三年,不辞而别。早在金崇庆元年(既1212年、宋嘉定五年、蒙古成吉思汗七年),孙景元与弟子吕知和等,既欲到阳城县岱嶽庙,改庙为观,买到礼部岱嶽观额。汴京一别,师徒会于岱嶽,修观置田,丹符济民。时年八十四岁,道气所养,行动矫捷,出入古今,手不释卷。其性情温和,耄耋之年尚亲晤访者。飘飘然游历天下,人莫能窥其涯际。

贞祐之变,蒙古军大规模屠杀和掠夺,尸骨遍野。蒙元泽州长官段直、晋城县令崔仲通,拾遗骸而瘗之。并建祀坛,严修祀事,均请清虚大师前提点上清宫太上升玄内教秘箓弟子赐紫孙景玄、妙达大师前管内威仪太上正一三五都功赐紫李处静,奉行法事既法箓。李俊民撰《郡候段正卿祭孤魂碑》、《县令崔仲通神霄宫祭孤魂碑》、《段正卿祭孤魂榜》、《崔仲通祭孤魂榜》,以及《孙讲师约束亡灵榜》、《孙讲师约束孤魂榜》等文,都有对孙仲远大师超度战乱亡灵的记述。

孙仲远隐于阳城岱嶽观期间,泽州长官段直,多次亲驾拜访,并请孙仲远至州城登坛讲道。《段正卿请讲师孙仲远疏》云:

初罹多故,长昧大方。虽存耻过之心,未有投诚之地。不依法荫,曷荐愚衷?伏维提点大师,洞贯玄机,表仪羽众。谓此道善于利物,况其力可以回天!咸仰登坛,无辞枉驾。儅垂惠肯,何幸如之?

孙仲远成为沁水走出的一代国师级真人,而灵虚观也誉播九州。

三、李俊民、元好问与灵虚观大师孙仲远

金代文学家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25岁的李俊民以经义举进士第一,不久,任沁水县令,并提举长平(今高平西北)仓事,进升朝请大夫。

李俊民在任沁水县令期间,与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孙景元成为知己,深受孙真人影响。不久,因他厌恶官场应酬,也弃官归田,以崇道授学为业,以所学教授乡里。由于他学问渊博,加之状元声威,从学者甚众,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投师者不绝于门。

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1215)离开家乡,于嵩州鸣皋山隐居。

蒙元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车召见李俊民等金朝遗老,天天延访,从不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谈。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绝入仕,恳赐还山,忽必烈钦佩其气节,尊重其人格,便派专人护送。当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统,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85岁,葬于晋城崔家庄北。元世祖忽必烈曾言:“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可见李俊民为金元时期天下英才。元世祖中统初,赐谥庄靖先生。著有《庄靖集》。

由于清虚大师孙仲远寿高九十余岁,李俊民享年85岁,他们又是志趣相同几十年的知己,李俊民对孙仲远多有记叙。

早在金章宗承安年间,李俊民任沁水县令时,孙仲远讲道于沁水上格碑灵虚观,李俊民既赋有《寄大师孙仲远讲<道经>》诗如下:

鹤骨仙人别后臞,无由得近啸台居。

我师不了孙家事,绛帕蒙头说道书。

贞祐三年,孙仲远隐于阳城县台村的北台岱嶽观,李俊民赋有《戏北台孙讲师仲远》诗如下:

何处闲田不可耕?山头烽火水边营。

道人高卧云千顷,留取南台与鹤鸣。

李俊民对孙真人的记述,真实可信。现列李俊民撰《阳城县台村岱嶽观记》原文如下,以纠正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万历葵巳(1593)撰《灵虚观重修玉帝殿碑记》,对孙真人为唐代人的误记,明代礼部郎中张之屏万历二十六年(1598)撰《灵虚观重修三清殿救苦阁碑记》对孙真人出家年的微误,以及清代《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对灵虚观为上阁村的误记。

灵虚观清虚大师孙景元,字仲远,沁水县上格碑村人,大定十年十月内出家,礼本观尊宿道士马希遇为师。十八年戊戌八月二十二日甲寅,试中经业,披戴为道士,以戒自持。性高古,博通经传。学者从而受业,所在云集,名动京师。值贞祐之变,晦迹嵩洛间。驾幸汴梁,召为上清储祥宫开讲大师,赵(应为诏)礼部敦谕云。然屈节应命,非本志也。三年,不告而归。先于崇庆壬申,礼部准敕出卖观额,师与弟子吕知和等请买到阳城县台村岱岳庙,为岱岳观,中都路观额馨字第四号也。观与格碑灵虚相邻,其地高爽,在北台之东北,次西南曰南台,皆俯视之,亦呼为台底。师与其徒遂拟为林下计。师年八十四,道气所养,举动健羡,出入古今,手不释卷。其谦冲粹和,容接亦未尝少怠。至于怡情遐思,飘飘然与造物者游,人莫能窥其涯际也。余四十年心契,颇得其详。其所著述,秘而不传。本观节次买到民田,并南台招抚吴英、固隆村招抚王大、弹压魏国、弟子韦知训等,施舍各家产业屋宇永远充常在。其地条段四至,刻之背阴,以示来者。

现今,宋代《创建灵虚观碑记》、金大安三年《勑赐灵虚观碑记》、明弘治七年王洞岩修《灵虚观三清殿记》等碑虽已无踪。但王国光万历葵巳(1593)撰《灵虚观重修玉帝殿碑记》、明代礼部郎中张之屏万历二十六年(1598)撰《灵虚观重修三清殿救苦阁碑记》,尚峙立于土沃乡上格碑村灵虚观遗址,希望《沁水县志》再版时,于以纠正。

金元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幼小时过继于叔父元格,元格曾任陵川县令,元好问又师从陵川人郝晋卿。元好问晋城各县多有游历,写下了众多诗篇,写沁水的有《马岭》、《刘曲龙潭》、《龙泉寺四首》、《玉溪》等。元好问与孙仲远也十分交厚,赋有《寄答景元兄》诗如下:

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床。

甚喜樵夫与争席,所忧簿吏复登堂。

春风和气随诗到,洛水秦山引兴长。

奋袖高谈夜窗白,几时危坐听琅琅。

通过上述史料,我们看到金代文学家李俊民,金元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与清虚大师孙仲远惺惺相惜的深厚友谊

四、灵虚观为一代宗观

灵虚观道徒,由于大师孙仲远授导,得道高徒众多,或外出主观,或募缘建观。除前文所述阳城岱嶽观外,阳城城西北的太清观,也为金代灵虚观道士马悟元助缘所建。据金代文学家李俊民撰《重修太清观记》:太清观初为元辰殿,大定乙酉(1185),敕赐“太清观”为额,主持师李法遵所致。“沁水灵虚观道士马悟元助缘,冶坊民程卞督役,斤斧未休,而师及悟元相继即冥。主观李洞云虑墜先业,率其徒善言、善能、善渊,聚力成之,时十一年辛卯也。”

水杏河南王村葆光观,也为灵虚观南王村李姓真人助缘所建。南王村为古时杏河名村,氏族多为古代沁水硖沟李氏分支,曾参与唐元和李有经农民起义。金末元初,硖沟村人李钰,先充校尉,后营炭窟,崇李氏之祖李耳之道教,时灵虚观南王村同族李姓真人发心助缘建观,与李钰心合,发起创建葆光观。至元元年立有创建碑记,今无踪。

明正德年间,硖沟村人李玘和乡人怀柔县幕刘宽,发起主修元末已毁的葆光观,今此碑亦无存。但有明万历二十八年《葆光观重修三清像记》残碑载:“……始创自元至元元年,后圮不治。至……国朝正德间,乡有怀柔县幕刘君宽暨李君玘延灵……”之语,尚可见证上述之实。

其他如垣曲迎祥观、开元观等,皆为灵虚观真人助缘所建。灵虚观道徒,明万历中期主持道观有:南中村三官殿王道璋、南古观(葆光观)平通禄、白云观郑德何、灵虚观下院、垣曲县上张里迎祥观续道纯、开元观李德福、庆云庵王德贵、上堡北门玄帝阁、阳城台村岱岳观等等,不再一一细述。总之,灵虚观为宗观。

五、灵虚观明代改奉全真道

金元明时期,丘处机创立的全真道龙门派,大行其道。邱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今阿富汗),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

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封“长春全道神化明应真君。”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

嘉靖年间,灵虚观也和全国大多道观一样,改修全真道丘处机龙门派,道众采用龙门派世辈用字如下: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宝

灵虚观龙门派世辈道徒,所知的姓名列下:

道:刘道秀、杨道隆、高道忠、续道昌、王道璋、续道纯。

德:孙德珠(万历初署道会司)、王德珊号守瑚、孙德才、王德珎、李德现、王德璋、孙德名、高德深、李德旻、续德珪、宋德琪、赵德禄、张德新、王德宝、王德璎、郑德珂、李德福、王德贵。

通:李通文号一明(万历初期主持灵虚观下院)、宋通教号一元(万历中主持灵虚观)、杨通春、徐通政、杨通优、刘通歇、任通枚、梁通致、候通孜、刘通福、郑通诘、张通微、柳通玫、张通一、张通诚、平通禄、王通赦、赵通微、柳通攻、刘通攷、李通齐、樊通效。

玄:裴玄綵、刘玄统、李玄绡、马玄纽、李玄媛、徐玄经、孙玄纾、李玄缘、孙玄书、刘玄统、李玄品、李玄明、李玄、马玄绪。

静:李静修、

六、灵虚观明代高道李通文

李通文也是灵虚观历史上的一位高道真人,土沃上格碑村人,出生于嘉靖初年,俗门曾祖李梅,祖父李旭,父李崇。兄弟三人,长兄李盈、二兄李承代、李通文排行三。拜本观尊宿道士孙德才为师,道名李通文、法号一明。万历前期主持灵虚观。

明代灵虚观道徒日众,上格碑玉帝庙,被灵虚观主持李通文改作灵虚观下院,明代下院(玉帝庙)修葺多有上格碑李氏之功,灵虚观被称为上院。

万历五年,太上三五都功经籙神霄玉府清微廉访使统辖南北二院道士李通文,率李氏家族主修下院玉帝殿,首出粟百余石,继而募缘鸠工度材,于万历七年竣工。

万历二十一年,吏部尚书王国光至上格碑村,李通文请王国光记述重修玉帝殿,撰《灵虚观重修玉帝殿碑记》,其对鹿台山和上格碑灵虚观有如下描述:

沁水县之西南隅,群峰卓起而霄汉者,鹿台乡也;岈然盤廻蔚然而深秀者,上格碑村也;矗然而鳞次焕然而晕飞者,灵虚观也。朝揖内煦如抱而昂乃中条之正脉;层峦外拱如翼而整为太行之翠峰。

明万历二十六年,灵虚观重修三清殿救苦阁竣工,沁水进士礼部郎中临碧张之屏为其撰文,沁水进士吏部左侍郎晋川刘东星为其书额,沁水楼山王大科书丹。

七、灵虚观的败落

明朝末年,陕西农民起义军入沁,往复再三,人民多相结逃往获泽。崇祯四年至十年,七年战乱,饿死、冻死、病死、战死者过半。崇祯六年八月十一日沁水县城陷,杀死知县焦鳌。

崇祯五年,崇祯皇帝以督战不力罢免了山西巡抚宋统殷,令都察院监察御史许鼎臣为右佥都御史代山西巡抚,又敕宣大总督张宗衡总统各镇大军入晋督剿义军,许鼎臣与张宗衡分督诸将,镇收各方。张宗衡督虎大威、白安、贺人龙、左良玉、李卑诸将,驻守平阳。负责平阳、泽州、潞州41个州县,称为阳和军。

官军与农民军在沁水的激战,《沁水县志》的载记多引用张道濬《兵燹琐记》。明清《沁水县志》的编修,由于万历年张五典、崇祯年张道濬、顺治年张道湜、康熙年张绘章、嘉庆年张心至,窦庄张氏一门的频频参与,对张道濬及其母窦夫人,以及窦庄一带抗击农民军的战况,得以彰显。而对官军与农民军的主战场,着笔较少,难以反映沁水战况。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曾任崇祯翰林院编修、顺治国子监祭酒的吴伟业,所著《绥寇记略》云:

“总督张宗衡提阳和兵,从泽州潜师尾贼后,至于陵川,胜之。再击贼于潞州之西和,大胜之,斩首二千级。十月,阳和兵破贼于阳城县之阳泉,又破之于沁水毛连沟(今龙港镇吴家沟村属庄)、鹿台寺、石塔(今龙港镇东西石堂村)、杏峪,并破之,斩获皆千人。”

《泽州府志.卷四十九.兵燹》陵川县项下,也有如下记载:

“宣大总督张宗衡将兵高平,统殷、肇生以师毕会,大破贼于桑子镇。贼复入沁水,宣大总督张宗衡闻,移驻平阳,命提阳和兵从泽州尾贼至陵川,胜之。再败贼潞安之西火,斩二千级。连战阳城之阳泉,沁水之毛连沟、鹿台寺、石塔、杏谷,并破之,俘斩千人。”

通过吴伟业《绥寇记略》和《泽州府志》陵川县项下的记载,我们看到:崇祯五年十月,杏河、鹿台山一带,官军与农民军曾有一场激战。

崇祯十年,阳和官兵与农民军再战于冯村、石塔、南王(中界、吴家沟均为其属地)、上格碑等以鹿台山为中心的区域,史称“鹿台石塔战役”,此役后农民军退出沁水。南王、曲翠两村深受其害,人民死亡惨烈;南王、上格碑村是农民军最后败退战场,被历代古《沁水县志》所载的杏河名村,南王村就此败落,上格碑灵虚观则被战火焚毁。

鹿台石堂之战后,葆光观于清康熙雍正年,得以复修。据雍正六年葆光观《重修救苦阁碑志》所记:该阁为吴家沟梁公成荣、号何宇,梁庄村牛公遇仓、号对峰,南坡庄李公启徵、号唐溪,硖沟村李公怀经、号临峰等,概任捐输,动众乐施而功告竣。而上格碑灵虚观则一蹶不振,在清廷抑道的大背景下,走入历史。

由于灵虚观的败落,世人已忘却它曾经的辉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灵虚观是三晋大地走出国师级真人的道观,是众观之宗观。

八、道教对传统科技、乡村治理的贡献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为最高境界。虽然也存在一定糟粕,但其对中国传统科技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如气功学、占候、卦卜、阴阳学等等。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气功、导引、存思、守一、睡功、辟谷、食疗等在身心医学、体育学、营养学、养生学等领域取得了极为独特的成就。道教在天文、地理、博物、本草、矿物、铸造等多种领域都有突出贡献。道教的美容术、测绘学、武术、兵法等学科都有很丰富的科学成就。

道教的发展历程,对中华医学的发展进步贡献巨大。三国时期道士华佗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魏晋时期,茅山道人葛洪(公元284~364年)就是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南朝梁道士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沁水由于名山秀水众多,地域广阔,动植物及矿物十分丰富,是中华药物的天然宝库。古代沁水的医学,在上述多种有利因素推动下,特别是在道家追求尊道贵德、济世救人,苦研丹药的基础上,沁水医学从业者,吸其精华,自行精研,产生了众多国医名家和医学世家,尚需另文专述,这里就不讲了。虽然以道观为中心的高级修道行为,受到清廷抑制,但民间的道教崇拜并未受限。庙宇不仅成为崇道之所,更成为文化传播,物资交流,教书育人,乡村治理的中心场所。总之,道教是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鹿台山为冀州名山,灵虚观为三晋名观,孙仲远为国师级真人。国师《志》不见载,名观文不见传,故茧手粗草于文,若古代盛衰得以传,先贤雄文得以宣,历史文化得以承,则甚幸。

Hash:0d4e2ac71c92c305c0578d71acfbb62af09c6c7c

声明:此文由 新沁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