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不褪色的“红帽子”
“老同志,你在找什么呀?”“我在找一顶红帽子。”初冬的西南大学1号门,一位60多岁的老同志背着旅行包在急切地找着什么,门卫上前一问才知,他是毕业30多年的老校友。当年该校“红帽子”志愿服务队的老队员,带着当年的红帽子回来,想把它捐献给母校作为纪念……
这是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正在排练的微短剧《寻找红帽子》中的情形。其实,“红帽子”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在这所百年学府已经上演了半个多世纪。
“时代变了,学雷锋精神没变”
1964年,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成立“学雷锋服务小组”,坚持在校内外开展维修家电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更名为“红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996年3月扩建为“红帽子”志愿服务站。
“‘红帽子’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再次回顾“红帽子”的初心,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导者和支持者罗世全激动不已。
罗世全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党政领导工作直至退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中分管学生工作,是“红帽子”从诞生到成长的历史见证者。
“时代变了,我们老了,但学雷锋的精神没变,雷锋精神也没老。现在,看到你们这些‘红帽子’那么有朝气、有热情,我心里真是高兴。”举手投足间,罗世全流露出对“红帽子”浓浓的关爱。
“志愿活动不在于你做了多么重大的事情,而在于你做的事情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90年代的“红帽子”蒋小平说。他曾跟随“红帽子”远赴巫山,参与三峡大坝志愿活动,也曾带队参与北碚区“闪光红帽”主题系列活动。那时,说起“红帽子”,“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竖大拇指”。
从不到10人到200多人,是守护更是流传
“志愿者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它不但淡去了我学生时代的浮躁和不羁,还培养了我在实际工作中的踏实与沉稳,更磨炼了我的意志品质。”“红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谭兴文感慨万千。
当时的“学雷锋服务小组”成员只有10名左右,坚持做“维修家电”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谭兴文研究生毕业留在学院工作,同时担任辅导员和团委书记。在他的指导下,“学雷锋服务小组”正式更名为“红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设计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
“当年,我们物理大楼就是北碚的家电维修中心之一,那时候的阿里斯顿名牌冰箱就在我们这里定点维修。我们还自己组装音响,在学院的院子里为当时娱乐活动还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提供舞场,一晚上能有上百人来参加呢。”谈起过往,谭兴文难掩骄傲。
现在,谭兴文作为服务队维修家电指导教师,看着队员从一开始不到10人,到现在的200多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正在通过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志愿精神是守护,更是一种流传。
戴上“红帽子”,骄傲我一生
“参加志愿服务,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会坚持一生一世,只为更多人活得更幸福。”学院2015级(3)班学生宋昱儒说。
宋昱儒自第一次志愿者经历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坚持最久的是义务支教,支教地处边远,条件十分艰苦。“站在讲台上,我就是一名教师、一名灵魂的工程师。”宋昱儒说,“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让我惊叹,他们不放过图片上的每一个英文符号,不放过视频中的每一个人物,不放过文章中每一个不认识的汉字。带着孩子成长成才是我们志愿者最大的期盼。”
半个世纪的实践探索,“红帽子”已发展成为以党员、团员为骨干,每年在校生参与人数超过500人的队伍。他们“为群众解难,热心社会,实践成才”,建立了乡村服务站、家电维修点、学工基地、市民学校等12个服务基地,成功打造了家电维修、义务献血、义务支教、市民学校四大品牌项目。
现在,“红帽子”关注青少年科普教育,创办科普晚会、开设科学体验营、组织游学体验活动,找到了大学生专业成长与志愿服务工作融合发展新的增长点。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汭雪说,“红帽子”是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他们从学雷锋精神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为善的力量,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与时俱进,“红帽子”将一直活跃在青年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18日第3版
Hash:99261c9f216bf28b66983856e6c5854a9fdd4624
声明:此文由 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