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山·听文明 |《佛山红色地标》第21期·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

写在前面

正能量,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之所在。佛山市文明办携手佛山电台FM946推出“听佛山·听文明”栏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喜闻乐见,为佛山汇聚更多的正能量,增强着佛山城文化软实力,提升着城市的美誉度。

点击收听

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顺德规模较大的4座烈士纪念碑之一。这是为了纪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壮烈牺牲的李民智、郭竹朋、詹宝华、邓公惠、吴勤等3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和工农群众而建的。今天将带你了解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良西山山麓,立于1959年11月,2000年重建碑体,扩建墓场。纪念碑为方形碑,碑座长4.5米、宽3.6米,通体装饰云石,上面置一颗金色五星,正面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底部正面镶嵌“顺德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志”,纪念碑前置水泥台阶。

1924年11月,中共顺德县支部成立,书记为李民智。从此,顺德的革命活动揭开了新篇章。在李民智等中共顺德县支部成员的发动与带领下,顺德农民被动员起来,组成8支由党领导的农军,与当地反动民团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1926年8月,李民智在由增城返回广州汇报工作的途中,不幸遭土匪袭击,继而被残忍地杀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的鲜血。省农会事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校长詹宝华,1927年2月4日在率领农军干校学员反击古楼22乡民团袭击农军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他的英名被镌刻在黄埔军校旧址的校友烈士纪念碑上。珠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则于1942年5月7日在从顺德县独州返回陈村途中,被顽军勾结伪军伏击而牺牲。

除了上述人员外,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还有300多名忠勇坚毅、不屈不挠,为争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在顺德这片热土上的烈士。修建顺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今年64岁的麦耀河,1976年参军,在部队中作风优良,多次受到表彰。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于纪念碑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告诉记者,革命烈士为了人民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英勇精神是他学习的榜样,在部队如此,退伍后也必须要传承。

2000年顺德区政府重新修建了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将纪念碑高增至13米,墓场面积增至900平方米,纪念碑已经成为大良街道文秀社区的红色地标。

文秀社区党委书记曾春表示,除清明节外,文秀社区还会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这里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红色主题教育已变成文秀社区的文化信仰。通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把象征革命的火炬交给一代又一代的“文秀”人。

来源:佛山市文明办、佛山电台FM946

编辑:钟俊莹

Hash:16d095d23a6a047b99eec5a8ed6dca85997e5631

声明:此文由 文明佛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