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绕荷隐蓬莱 保定文化历史的见证者莲池书院

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7月3日,2017年红点设计奖颁奖典礼在德国举办。在此次评选中,保定新华书店的“新鲜空气”书吧获得“Best of the Best(最佳设计奖)”。“红点设计奖”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设计竞赛之一,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

红点设计奖官方网站截图

在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产生这样的阅读空间其实并非偶然。颁奖词中称,该书店的设计在熙熙攘攘的环境中能唤起宁静的感觉。这句话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这个称谓,在保定有个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地处裕华路繁华街道上的古莲花池。而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用八个字来凝炼它:“城市蓬莱、书香名苑”。

莲池风光 闫玉疆 摄

城市蓬莱太好解释。且不说它那满塘惹人喜爱的荷花,也不提那十几棵树龄过百造型奇异的古树,一入园中,尽是翠绿欲滴、亭台楼榭,宛如脱离尘世、不见闹市,一切就不言而喻。

莲池门口的匾额

而书香名苑就需要回溯到二百八十多年前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莲池书院兴建于此。当时的清朝皇帝见民间兴办书院的势头不可遏止,一改明末清初的防范态度,以书院“官学化”的新姿态,下诏明令各省省城创办书院,并专门拨款资助。时任直隶总督李卫脑筋转得很快,很快与众人商议,将 “林泉幽邃,云物苍然”的古莲花池选为书院院址。自此,古莲花池的莲池书院,便成为全直隶省的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心。

莲池书院是距离首都最近的一座书院,直隶总督也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一位地方大臣。微妙的地理位置与政治地位,先后10位颇有办学理念的院长,造就了莲池书院独特的办学风格。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之前的170年间,不仅有着首开招收外国留学生先河的书法家张裕钊、桐城派晚期著名作家吴汝纶这样的大家执教,也培养了诸多人才。做过民国代理总统的冯国璋、曾出国留学的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都是莲池书院的学生。

碑刻长廊

更不可多得的是,古莲花池还收藏有历代碑石140余通,除曾为皇帝行宫时的御制碑、御笔诗,修葺古莲花池、修建莲池书院的碑记外;还有保定周边出土或无人看护的移碑。《莲池书院法帖》为古莲花池收藏的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碑刻丛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莲池书院法帖》为传播中国书法艺术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直隶图书馆

据说莲池书院的办学理念,除影响之后保定各地的新学发展外,还对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多有启蒙。光绪三十年(1904年),莲池书院改为校士馆,不久改为文学馆。直到1912年改为小学堂,莲池书院终于结束了它在封建社会末期为科举服务的历史作用。但古莲花池,仍与书香有缘,民国时期又建设了长江以北最早的公众图书馆,名为直隶图书馆。建国后还有一批作家在古莲花池内的小方壶进行文学创作活动。而保定在民国时新式学校众多,直至现在仍因众多高校的存在而被称为大学城,也算是不负当年的辉煌。

Hash:b382eb161a648171fc0ecbe7c068c838db296b05

声明:此文由 凤游京津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