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涿鹿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5000年漫长的岁月里,历经沧桑,数易其名。《涿鹿县志》记载,涿鹿先秦以前史书上称独鹿。因当地有一座山形状似一只奔跑的梅花鹿,故名独鹿。后因此山山脚下有泉水流出,又称为浊鹿,不久改为涿鹿,称此山为涿鹿山。《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的涿鹿即此地;“邑于涿鹿之阿”就是今日古城,大体位置在今涿鹿县城东南30公里处矾山一带。
秦朝时,兼并诸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涿鹿县境属上谷郡。汉朝时,属幽州上谷郡,置涿鹿(今矾山)、下落(今涿鹿)、潘(今保岱)三县。西晋时,改置广宁郡,仍置三县于原治,下落改下洛。北魏时,属燕州广宁郡,州、郡治下洛县。仍置涿鹿、潘县。北魏末废潘县,北齐改置怀戎县(治在今保岱),同时废广宁、涿鹿二县。隋为怀戎县。唐为永兴县。元、明、清朝三代名为保安州,民国五年(1916年)复涿鹿县。
公元前206年西汉在这里设涿鹿县(治今矾山镇西),以山名得县名。因此地盛产白绿矾,又改名为矾山。现今矾山镇西北有黄帝泉,东南有阪泉,东侧有蚩尤泉,有蚩尤三寨,有传说中黄帝带领兵士追击蚩尤时遇到漫天迷雾,在此定设“指南车”的“车台地”。
对此,郦道元在《水经注•澡水》篇中载:“澡水(即今桑干河)又东过涿鹿县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也”。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年出版、由陈稚常女士编写、顾颉刚等校订的《中国上古史演义》第二回“千古文明开涿鹿”一篇中描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把蚩尤 追杀在阪泉(在今涿鹿县东)”之后,黄帝“又召集各国,大会于釜山(在今涿鹿县西南)”。1982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天钧等一行10名学者赴涿鹿考查,确认“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正是在矾山一带。
今涿鹿县政府所在地——涿鹿镇,是秦汉以前的古下洛城,城内明初建造的九门九关城廓及“古涿鹿郡”牌坊,标志着它的古老历史和文明。1945年9月恢复涿鹿县建制。后成立涿鹿市,治今县城。1949年2月改涿鹿市为城关区。1950年5月,建区级镇,名为城关镇。1958年9月改名为城镇人民公社。1979年批准为建制镇,名为城关镇,1987年更名为涿鹿镇。
西汉时始筑土城。北魏重修。唐、宋(辽)续修。元代又砌砖加固,城围共长2646.7米、高11.7米。城四周掘堑壕,深8.3米、引水入壕。开南北门两座。城门外设有吊桥,每日初更时扯起吊桥,天明放桥。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因战争破坏,城池破旧,官府派指挥王礼负责补筑。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州贺溱派人重修。并在南、西关增修瓮城两座,以小城护卫大城。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州杨桂森亲自筹划动员民众捐款补修。同治二年(1863年)如州李恩甫再次倡导捐款修城。此次重点补筑城楼4座,瓮城门楼3座。同时,建筑文庙、尊经阁、新书院等。
清康熙十年(1671年)县城有15条街、19条巷。城里:鼓楼大街、仓门大街、三皇庙大街、衙门大街、城皇庙巷、白家巷、马神庙巷、老君庙巷、东寺巷、小巷;南关:石桥大街、侍郎街、尚书街、三官庙巷、司家巷、乔家巷、辘轳巷;东关:栏马站街、盐店街、吕公场街、葛家场街、路家巷、绳家巷、夏家巷、孟家巷、北关:龙王庙街、大坑沿街、柳巷、卜家巷、北岳庙巷、西城角巷;西关;关音殿街、香房巷、侯家园街。经过164年的发展,到清道光乙末(1835年),县城街巷南关有:石桥大街、侍郎街、尚书街、三关庙巷、司家巷、乔家巷、辘轳巷、泰山巷、保宁寺巷、大南巷、小南巷;东关有:栏马站街、盐店街、吕祖庙街(即南十字街)葛家场街、路家巷、绳家巷、花园巷、果家巷、关帝庙前巷、关帝庙后巷、夏家巷、孟家巷、驾房巷、范家巷、顺城大街、东岳庙街;北关有:龙王庙街、大坑沿街、柳巷街、卜家巷、朱家楼街、西成角街、北岳庙前巷、北岳庙后巷:西关有:西关大街、香房巷、侯家园街、大南巷、小南巷、九天庙街、驾房巷,城里有:鼓楼大街、仓门大街、三皇庙大街、衙门大街、城皇庙巷、火神庙巷、马神庙巷、自家巷、老君庙巷、东大寺巷、文昌巷。计21街、30巷。明、清时街闾均由县署直接管辖,街设街长或闾长,负责户籍、治安、街道清扫等事项。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涿鹿县志》)
文史、故事、地理、国学、 人物等文稿题材、体裁不限,既可以是作者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名家名作,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
Hash:7989073f7487899c148a306afd85a604179d1634
声明:此文由 张家口原创阅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