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记忆——张庄溯源

张庄位于淄城东南16公里,孙(家庄)涝(洼)公路北侧。是淄川南山区的重要村庄之一。

张庄村貌

该村地理坐标为118°07′,北纬36°53′,东邻双股峪村,西接大马陵村,北界田庄村,南依后香峪村。东西最大横距3.6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89公里,总面积为6.69平方公里。地势为西高东低,处于中低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火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旱,冬季漫长干冷。年平均降雨量680-730毫米,平均气温11.6-12.4℃,无霜期170-180天。现有居民1102户,3159人,均为汉族,设张庄村民委会(含后圈、前崖、城子、大黑峪、小黑峪)。全村现有可耕地4000余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另产谷子豆类小杂粮等。村副业较为发达,六、七十年代为市区养蚕基地,人民公社时期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0万斤。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乒乓球运动享誉国内被誉为“乒乓之乡”。

张庄古树槐抱松

后圈

位于张庄西北0.5公里。1989年有居民92户;311人。全村为汉族。耕地191亩,山林50亩。后圈在明中期建村。据考,田姓在明由沣水迁至,以村北土地弯曲形成村名。

前崖

位于张庄西0、5公里。1989年有居民104户;340人,汉族。耕地242亩,山林50亩。明代中期建村。因村处在西、北两崖头前,故名前崖。

城子

位于张庄东半里许。1989年有居民127户;417人,汉族。耕地309亩、山林50亩。约元代建村,相传,元代张坎古之女为白莲教一首领,曾在此率众起义,因名坎古城,后演变为城子。清代各版《淄川县志》皆载有“城子庄”。

大黑峪

位于张庄南0.5公里,招夫寨山下。1989年有居民31户,104人,均汉族。耕地77亩。据考,孙姓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由张庄迁至大黑峪中立村,村以峪名。

小黑峪

小黑峪;位于张庄南1公里,招夫寨东北侧半山腰。1989年居民11户,28人,均汉族。耕地31亩。据考,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杜姓为耕种方便,由张庄移居峪中立村,为区别大黑峪,以大小取名小黑峪。

建制变迁

张庄村有史可考始于明代初期。初时孙氏先居,以姓氏命名村庄,清初改称张庄。清初,淄川县下设8乡,张庄村属东南乡。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8乡为10路,张庄村为东南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建置沿袭清制。

1930年(民国十九年),淄川县辖10路改9区,张庄村属东南路第3区兴隆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淄川县辖11区,张庄村属龙泉3区。

1955年淄川县制撤销,原淄川县东部第3区的张庄村划归博山县(十区)田庄乡。

1958年11月由博山县划属淄川区田庄人民公社,张庄村改称大队。

1971年9月田庄人民公社迁址张庄村。

1982年12月田庄人民公社更名为张庄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地方建制改革,张庄公社改为张庄乡,张庄大队改称张庄村。

2010年11月撤销张庄乡并入西河镇。

姓氏流源

1949年初统计张庄村有17个姓氏分别是孙、张、梁、翟、杜、宋、李、王、刘、董、周、段、田、国、孟、陈、马。

后迁入、婚入11个姓氏。分别是韩、赵、车、苏、夏、白、郗、毕、胡、邢、闫共计28个。

历史遗韵

招夫寨、青龙山石寨)北岭、胡林山(葫芦山)、卧虎山青龙河、南庙、北大殿、城子村庙等。

孙兆跃 整理

作者简介

梁庆春,1945年古历腊月出生,淄川区西河镇张庄村人。曾先后当选共青团山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共青团淄博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淄川区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党代表,第九届人大常委。历任田庄公社革委副主任、区革委政治部办事组办事员、一干渠万米山洞指挥部政工组负责人、太河水库保安全工程淄川民兵团副团长、副政委、共青团淄川区委书记、查王公社、口头乡、冶头乡党委书记、区城乡建委党委副书记等职。75岁高龄主编出版《家乡记忆》一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来源:蒲翁乡邑

编辑:亓若琳

监制/审核:孟令海

Hash:4a74e3915c1bc7dccda28d77439a1ea85f1660bb

声明:此文由 蒲翁乡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