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展现大美黄石 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城市发展主旋律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胡波 实习生 周蓓蕾/文 记者 石勇/摄)黄石,因矿产资源丰富得名,曾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被誉为黄金宝石之地;黄石也是中部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采矿冶炼经济贯穿了三千多年发展历程。然而,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采矿、冶炼让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逐渐退去。
近年来,黄石坚持走“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和关闭“五小”企业等一系列举措让这座城市彻底甩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
如今,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旋律。2016年9月,将注定是黄石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时刻。作为绿色发展的成果展示窗口,湖北省(黄石)首届园博会暨矿博会悄然走来,大冶湖畔将崛起一个永久的“绿色港湾”。
悠久的冶炼史诉说曾经的辉煌
在黄石市博物馆的展厅里,一把出土于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重达11.5千克的大型青铜斧陈列在玻璃展台中。虽然青铜斧的斧刃已经锈迹斑斑,但是当您凝神看去,他似乎在给你诉说着一个关于黄石的古老故事。
1973年秋,矿工们在铜绿山铜矿露天开采场开采矿石时,在一片采矿井巷中,无意发现了一些废弃炉渣。紧接着,令人惊奇的是,大家竟然一连挖出了13把大小不一的铜斧,还有铜锛、木槌、木铲、陶罐等器物。
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就此翻开。
三千年前,先民在黄石已经开始大兴炉冶,铸就了中华民族灿烂的青铜文明。而始于商代,经西周、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代,连续采冶铜矿逾千年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更因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而称得上世界之最。
100多年前,张之洞在黄石创立铁矿厂,盛宣怀后来扩展为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此拉开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序幕。
新中国建立后,黄石再一次走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沿,承担起了新中国的复兴之梦。从1950年建市以来,黄石一直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地区。
建市6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贡献近2亿多吨铁矿、8万多吨铜精矿、6000万吨左右的原煤、5.6亿多吨非金属矿,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原材料基地。
“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黄石这座城,早已深深打下了矿产资源丰富的烙印。”原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洪东安查阅史料发现,采矿冶炼经济已经贯穿了黄石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采矿、冶炼,再采矿、再冶炼……各种矿产资源成就了黄石曾经的辉煌。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黄石的天空总是灰蒙蒙。扬尘日益增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也随之而来。
“壮士断腕”走生态立市之路
有得必有失。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矿产资源,不仅让黄石资源日益枯竭,更使这座城市的面目变得千疮百孔。
山体方面,开山塘口400多处、塌陷区8.4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隐患点近500处,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土地方面,损毁土地面积21万亩、废弃地7万亩。
水体方面,湖泊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
空气方面,每年降尘量6000多吨。
面对巨大的生态赤字,黄石不再因过去取得的辉煌沾沾自喜,开始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
2013年9月,黄石召开市委全会,提出“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战略,吹响了城市转型的号角。黄石开始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等“四治”工程。
治山,将开山塘口生态修复作为促进城市转型、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来抓,投资3.6亿元进行全面治理。
治土,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40个,新增农用地3.08万亩。
治水,实施总投资14.67亿元的亚行贷款黄石市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治气,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点实施重大节能减排项目320个,积极推行脱硫、脱硝差别电价。
除此之外,黄石还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能低下的“小高炉”、“小钢铁”,一律关、停、并、转,淘汰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落后产能196.7万吨。近几年来,黄石向污染宣战,铁腕关闭“五小”企业367家,整治污染企业达460家。
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对环境影响极大的“五小”企业,黄石此举将减少工业产值约200亿元,但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只能忍痛割舍。
“抚平创伤,转型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自然、健康的生活。”黄石市委宣讲团宣讲员、湖北理工学院副校长王志超曾在介绍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走转型之路的经历时感慨万分。
园博为窗口展现大美黄石
大气污染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产业提档升级、城市工矿棚户区改造、市容市貌全面整治……转型之路上,黄石的山变青了,水变绿了,空气也清新了。据统计,目前黄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1%,空气优良指数达到了每年315天。
家里的环境卫生好了,黄石自然要打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在办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之前,黄石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在园博会指挥部考核组副组长、市建委城建办主任刘合明心里,黄石一直在为举办省园博会蓄力。
2013年,“生态黄石”园林花卉展在铁山北纬30度广场开幕。40多天的建设经历、14天的展示历程,30多家建设单位的精诚团结,1000多名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共同演绎了“生态黄石、宜居家园”的发展理念,让60多万名游客共享视觉盛宴。
2014年,首届黄石(大冶)园博会在大冶市茗山乡举行。1个月的开园时间里,共吸引了外地游客近60万人以及乡村自发入园参观的游客40余万人,入园参观游客突破100万人。
2015年,黄石(阳新)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圆满落幕。开园期间,阳新园博园及县内各旅游景点累计接待游客136万余人次,接待旅游团队560多个。
这些节会的成功举办,不但吸引了来自周边各地的游客,而且还收获了一笔又一笔“生态红利”。然而,对于黄石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
2015年4月1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文件中指出,《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总体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经过反复选址,园博会落户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此次园博会参展建园共计45个,将为城市留下1200亩的永久性园林资源。黄石将抓住园博园“五彩缤纷、花果飘香”的亮点,突出地域特色,做好建园设计和施工工作。本届园博会以“转型黄石·灵秀湖北——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届时,园博园将成为五彩缤纷、花果飘香的城市公共会客厅,一座绿色黄石、园林黄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举办园博会来促进黄石的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转型,促进生态建设,促进民生改善。”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黄石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余常晏表示,园博会将把绿色发展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加快黄石改革开放的新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黄石、更多的项目落户黄石、更多的游客观光黄石,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黄石,开创我市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Hash:2471f55dffe10087b2f6092292b2417fd56130fc
声明:此文由 东楚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