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民间信奉的“白马公”,来历有两种传说,你更信哪一个?
之前,我写了湛江民间信奉的康公(又称康皇、康王、康元帅)和华光大帝的来历,很多网友要求我写一下“白马公”。虽然白马公算是湛江的主要神仙,但很多村庄都有供奉他,或是建有白马庙。这位神仙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呢?他又是什么来历呢?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湛江雷州雷城的白马庙
第一种来自清代雷州知府张赓云的《灵冈白马庙记》:“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分宁,分宁者即今之武宁县也。兄弟三人,神居季,当时或称为董三,业冶为生……后师许旌阳学道,斩蛟立功,遂为旌阳部将,宋时封为白马忠义王……“接下来,他点出雷州半岛祭祀白马神的原因——”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多怪,昔时或为蛟螭所窟穴,神于此必有大功德于民。故至今享祀不忒……”
这段古文我解释下——白马神姓董,名晋,是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人,祖上世代居住在江西武宁县,有兄弟三人,以打铁为生。后来跟着许逊学道。
许逊是何许人?他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曾经当过旌阳县的县令,但由于他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成为了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许真君",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的信仰从唐朝开始,在道教盛行的宋朝更加得到推崇。宋真宗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时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南宋时,许逊神府、神坛、神庙,更是不计其数。湛江农村的道教盛行与祖先大多是南宋移民的关系很大。
话归正传,董晋三兄弟向许逊学道后,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在《灵冈白马庙记》中只有四个字”斩蛟立功“,但在江西的《武宁县志》记录得比较详细:当许逊师徒云游至古艾地(即今武宁、修水、永修一带)时,见洪水漫天,白浪滔滔,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掐指一算,才知修河孽蛟兴妖作怪,残害百姓。于是许逊决心斩蛟除害,命徒弟董晋兄弟铸造龙泉宝剑。
董氏三兄弟以打铁为生,自然是铸剑高手。不久宝剑铸成后,许逊循河而上,在修河发源之处黄龙山发现蛟龙,双方大战,打得精彩无比,难解难分,许逊一直追赶,蛟龙边战边逃,直追至南昌西边,终于将蛟龙擒住,锁于古井中。因此,许逊被百姓奉为“江西福主”。后来,宋朝皇帝御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三兄弟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而白马公又是怎样在雷州成为民间供奉的大神之一呢?雷州知府张康云是这样说的: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雷州杨家镇灵岗庙关于白马大王的碑文
这里还记载了一个”白马公显灵“的故事——清代康熙间年,北坡村(现属遂溪)有一个算命为生的人叫吴绍亶,因宅基地问题,被坏人绑架在青桐深山。吴绍亶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公营救。白马公快速反应,降童(神灵附身的少年)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已是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公引道。忽然,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这才获救。
据说类似的”白马公显灵“的故事还有很多,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但说明了雷州半岛民间对”白马公“的信奉历时已久,并深入民心。
在传说中,白马公铸剑除掉的蛟龙其实是一条大乌蛇,所以有白马公神像的地方,一般同时有乌王公(又称乌蛇公、乌龙大王)。为什么这样做?老人说,因为乌王公有呼风唤雨的神能,为防乌王公来寻仇报复,所以神祭时也为其分一杯羹,以保地方风调雨顺。关于乌王公的来历,可能各村的说法不一致,大家可补充。
虽然雷州知府张赓云《灵冈白马庙记》对白马公的来历做了一个结论,但我并不太认可他的说法。因为湛江地区大部分人是福建移民,特别是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军追杀时,迁徙过来的民众很多。而福建民间也有一个影响很大的白马信仰,称之为”白马王“,这就是第二个传说——
白马王是南宋时期福建道教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神仙,又称白马三郎。据宋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闽越王,他的第三个儿子非常勇猛,将一条长三丈的大鳝射杀而死,这个地方后人就叫”鳝溪“,后改名为”善溪“(现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东部)。为感谢白马三郎,就建了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来纪念他。这个庙名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是皇帝对白马三郎的封号。在北宋和南宋,白马三郎多次被授予为“冲济”、“广应”、“灵显”、”永宁“、“孚佑王”等封号。
福建版”白马大王“神像
后来,这个故事在明弘治年间黄仲昭的《八闽通志》、王应山编撰的《闽都记》、清代林枫编撰《榕城考古略》的记载中继续发扬光大,白马三郎不仅有名有姓,威名远扬,还增加了豹害、鳝害和白马三郎除害牺牲的情节,使英雄形象更生动丰满。同时,将白马三郎的名号来历再改为"军中号为白马三郎",以显示其英武。
清乾隆年间曾有戏剧《白马尊王》,剧情虽然是描述白马三郎鳝溪射鳝故事,但鳝鱼精却成了龙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与白马三郎有前世姻缘,在搏斗中同归于尽后,成为神仙眷侣,三郎被封为白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为英德夫人。因此,白马三郎又有"白马尊王"的称号,以后许多供祀白马三郎的庙宇就称为白马尊王庙,有的庙宇还配祀了尊王夫人神灵。
其后,福州民间又增加白马三郎的随从柳、何、王、邓、陈五大元帅、十八家将等同时遇难和遗物漂流成为神媒等情节。
这个传说与前面提到的”董晋铸剑斩蛟“有类似之处:第一,都是杀掉一条巨蛇状的怪物,为民除害;第二,董晋排行第三,白马三郎也是排行第三;第三,两者都是道教中的人神之一。这两个传说,一个来自福建,一个来自江西。江西与福建相邻,武夷山分跨两省,杀蛟都是在山中,这两个故事是不是同一个传说的演变呢?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关于”三圣“,福建这边也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庙宇请走五大元帅中的柳、邓两位威灵显应的元帅为主神或配祀神,或是加上其结拜兄弟的康懿王、巡山王与白马公一起被称为”三圣王“。湛江地区则有网友说,白马大王名叫董晋是进士、秀才、巡俭三合一,故称”三圣“。这个说法与《灵冈白马庙记》差别太大,估计是民间的演绎。
湛江及周边地区有多个”白马公“神像及白马庙,我觉得鉴定以上两个来历最重要的是看封号,如果有”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这些字样的,必然是来自福建的”白马三郎“。这个封号我真的眼熟,但由于神像不能细看,也不方便拍近照,所以没拍下来,大家可以去村里的神庙看一下是否有这个封号。如果在神庙中,白马公与柳、邓等几位元帅一起,那更是福建的来源了。
福建白马大王游神
而第一个传说,虽然有知府撰文,但我觉得存在着一些硬伤。董晋只是一个铸剑人,且是三兄弟之一,千辛万苦斩蛟龙的是师傅许逊,他的功劳最多只占小部分,为何要单独为他建庙纪念?说不过去。且湛江的白马公有一种封号是”境(郡)主敕赐白马灵岗三圣大王“,这个封号感觉不太正式,一般来说境主是指掌管某区域土地的神灵,有可能是民间自拟的。而朝廷的封号选字文雅脱俗,而且是多个封号累积而成,福建白马王的封号”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就比较可信。在古代,没有皇帝的敕封,民间的人神信仰是不可能盛行的。
更重要的是,第一个传说,除了《武宁县志》和《灵冈白马庙记》外,找不到更多的来源,影响力比较小。而福建白马大王的传说有多个文献记载,随着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不断创造,内容不断丰富,信仰系统不断扩大,影响遍及福州地区城乡各地,并随着移民播迁到粤东、粤西、广西沿海、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分析以上原因,加之从族谱来看,由于湛江大多数人的祖先来自福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更倾向于第二个传说。这个源自福建的传说,也印证了族谱的记录,印证了我们祖先来自福建的这一史实。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两个传说本身就是来源于同一件事。
编辑
由于民间的传说历时太久,总会产生不同的说法,孰真孰假就很难说了。纵横哥今天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补充,把湛江这个民间信仰的口述历史完善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白马公“的来历的?你们村有什么传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喔。
Hash:87c9efcef5860dbcd732d3f884a243656f54cdd9
声明:此文由 湛江纵横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