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乡愁|守护百年家塾,留住乡愁记忆
湿润的天气里,瓦上长出青苔,走进位于金沙洲沙凤荣基里六巷的兆年家塾,青砖绿瓦、藤蔓葳蕤、玲珑精巧的假山、中西合璧的地砖……无处不彰显着岭南建筑的精妙。“我守护的不止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怀、一种乡愁。”兆年家塾守护人彭治华说。
据了解,兆年家塾是一处晚清建筑,彭治华无意中发现后,投入近300万元修复,让原貌逐步被还原。在城中村改造步伐逐步加快的现代,在这位有情怀、有担当的古建筑守护人的守护下,兆年家塾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宅得以重生,对他这名异乡人而言,这就是他第二个“家”。
“无心插柳”开启古宅保护路
“说不上来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爱这些!”彭治华钟爱文物,尤其是古建筑。
2006年,彭治华无意中看到“兆年家塾”这座古宅,非常喜欢,经专家考证,“兆年家塾”是光绪年间平原县知县李瑞征的老宅,随着年代更迭,古宅早已破败不堪。
彭治华斥资70万元买下后,又花重金从岭南各地收购古典房屋配件修缮古宅,还原其原貌。自2007年开始,购买100多块屏风、几百根老杉木,用老工艺、老材料修缮了5年,前后花费300余万元。2011年,在多方努力下,白云区政府挂牌认定“兆年家塾”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这让彭治华成为广州市内靠个人力量申报文物古建筑保护“第一人”。
外界对此最大的疑问无疑是值不值得。在彭治华看来,一座保护得当的古建筑对于一个地区的价值远比想象中大,目前白云区乃至广州市对古建筑保护的质量和数量远远不及京浙沪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文物的保护。 “我对古建筑有敬畏心、有情怀,作为一名新白云人,我觉得我有责任、有情怀去做这件事情。”
亲力亲为守护家塾青砖片瓦
“你随便逛逛,我先处理一下堵塞的下水道。”采访当天,笔者看到彭治华撸起袖子在通下水道,这是他的常态。
兆年家塾位于金沙洲沙凤荣基里六巷,身处在众多城中村自建的握手楼之中,家塾门口右边的墙上悬挂着一块石牌,上面写着“兆年家塾”。推开厚重的大门,可以看到内部由花厅、花园、凉亭、耳房、门楼等组成,面阔16.80米,纵深32.60米,建筑占地面积525平方米。其中花厅与花园各占总面积一半,花厅架二十一檩,前设轩廊,花园内建凉亭、耳房、门楼。
“我虽是兆年家塾的主人,更是这里的守护人,我对这里的每一片砖、每一片瓦都有感情,我一直在学习如何保护古建筑,希望兆年家塾能代代保存下去。” 彭治华对此投入了很多的心血,曾到江浙地区学习经验,建筑整体格局非常别致,所用的建筑材料均属上乘,其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工艺精致、保存完好,古宅修复处处体现了彭治华的妙思,修复过程中购买的屏风、桌椅、古琴等多件家具都与古宅风格相得益彰。
“守得住古建,留得住乡愁”
“在兆年家塾,有一种久违的归属感,能够守护这座古建筑,我感到十分幸福。”彭治华笑称,小时候在老家也喜欢往祠堂、古庙跑,眼见着城市发展,一些没有家族后代修缮的古建筑破坏严重,慢慢就消亡了。在他看来,与兆年家塾相遇是一种缘分,这座文物古建筑是当地文化的沉淀,也是历史见证,更是民众感情的寄托。“守得住古建,才留得住乡愁。”
彭治华从不吝啬与外界共享这一成果,虽然兆年家塾没有对外开放,但只要提前跟他打招呼,这里随时都可以接待来参观的群众。采访当天,就有古宅爱好者凭一张航拍照片找上门,在对方表达了参观意愿后,彭治华也开放大门招呼对方参观家塾。“以前经常请周边村民来家塾里坐坐,这是他们的记忆的纽带,我喜欢和他们聊聊天,听听老人家讲以前的故事,我也给他们讲讲古建筑保护的感悟,我会把每一位有缘来到兆年家塾参观的游客当作‘自己人’。”
如今,兆年家塾所在的沙贝村面临改造。“正因为兆年家塾的价值和意义,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更要小心。” 彭治华表示,希望政府能更多关注文物古建筑保护,也呼吁更多人加入文物古建筑保护行列。“兆年家塾就像是我第二个‘家’,我会守护好兆年家塾,守护好文化的根,更守护好这份乡愁。”
文|江兴夏
图|江兴夏 石建华
制图|叶飞晴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Hash:a684587cf40642f6be3a376c5b3cfd8301b7f751
声明:此文由 白云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