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净土觅昙祖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他在庐山结白莲社,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但慧远的净土信仰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很大。而生活在南北朝后期北方的昙鸾所倡导的净土信仰,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则有直接的影响,昙鸾后被尊称为净土宗三位初祖(昙鸾、道绰、善导)之一。近人汤用彤先生也说:“北方大弘净土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其影响颇大,故常推为净土教初祖。”昙鸾不仅对中国净土宗贡献大,他还被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推崇为始祖。然而,在中国佛教界他又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给后世留下众多谜团,至今令佛教学者争论不休。

一、百家争鸣寻净土,抽丝剥茧求真知

研究昙鸾祖师者,皆从《唐(续)高僧传》记载入手,以昙鸾祖师墓遗址定点考证为原点,展示昙鸾祖师弘法净土之成效,追寻昙鸾祖师活动地域为准绳,展开探究专研。

(一)、“史家探幽,泰陵定位”

目前就昙鸾墓遗址似乎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为“文倚说” 一为“北峪口说”。“ 文倚说” 是以交城县志办的田瑞先生为代表,他经过数十余年的考察认为“祖师墓却应在文倚村”( 见田瑞著《踏遍群山无觅处,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北峪口说”是以山西佛教文化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化伦“经历了十多年的考察研究,现在把昙鸾墓址缩小在北峪口附近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以北峪口寺坡的眼藏寺(仰禅寺)后、高僧崖前为首选目标,以北峪口往崖底方向的山麓为第二目标”(王化伦著《昙鸾葬地考》)。无论何种学说观点都是从古籍记录的“汾西泰陵文谷”这个字入手进行由面到点的求索。目前,学术界对“汾西泰陵”这个地域范围的划定已取得了一致意见。

“汾西泰陵”即“汾西大陵”,古代“泰”通“大”,当指汾河西岸古官道必经地汉大陵城故地。“大陵”这一地名最早见于:

《史记· 赵世家》:十六年肃候游大陵。《汉书·地理志》记载:太原郡有大陵县。《史记集解》:太原有大陵县。《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县北十三里,汉大陵县城。

汉代的大陵县包括现在的交城南部文水县大部,北魏迁新址改为受阳县(今文水县东旧、西旧、旧城庄),隋代改为文水县。据清康熙版《文水县志》载大陵城在县(今文水县城,北宋时迁之。)东北二十五里,今武陵村,大陵屯是。对汉大陵城的研究,专家学者已进行了详实的考证。汉大陵故城旧址地跨交城、文水两县交界处,北至交城县大营村,南至文水县武陵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在汉大陵故城周边的广兴村、城头村及文水县南端平陶故城北的上贤村都有“泰陵”铭文的汉代陶罐出土;且此类陶罐以前者区域出土居多,也旁证了“汾西泰陵”的所在。

(二)、“上望青宵,天门洞开”

由于“文谷”在历史上有不同的指位,造成目前昙鸾墓遗址两种不同观点的纠结。要确定“文谷”所在,还得从唐道宣《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莺传》中记述了一个昙鸾祖师与大陵城的故事说起。

“······文言过半便感气疾。权停笔功周行医疗。行至汾川秦陵故墟。入城东门上望青宵。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由斯疾愈。欲继前作。顾而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本草诸经具明正治。······”

“汾川秦陵”专家学者已经定论为道宣笔误,同时,这段神奇的经历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大陵”这个古老的城市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入城东门上望青宵。忽见天门洞开”。专家学者都认为是叙昙鸾参禅悟道的超凡时刻。本人查阅资料显示凡犯气疾者,与天气变化有极大关系,尤其在深秋入冬时节易犯病。昙鸾在五台山天寒犯病,南下寻医,从并州沿汾河西岸官道行至大陵。正好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入东门眺望大陵城西边的山峦,忽然发现山峦之巅有两峰,形似门柱高耸,如同天门大开。顿时心旷神怡,气疾也有所好转。“青宵”这里不是指天空,应指西边高耸入云的青翠山峦。形似“天门”的双峰,便是耸立的高僧崖双峰。最后昙鸾安葬于大陵境内文谷,应和他这段经历有密切的联系。这段经历也应是昙鸾祖师日后对弟子的亲口传授,苦无实证。

(三)、“文谷净土,今惹纷争”

经专家学者考证,文谷有三重含义:

1)文谷是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指源于交城县西部关帝山,经横尖、中庄、会立、东社等乡镇,于南堡村入文水县境,至北峪口出山,这一段100公里长的文峪河谷。

2)文谷是地片名,专指今文水县境北峪口、西峪口、崖底一带。

3)文谷是村名,即今文倚村。

此三重含义中,第三观点经田瑞老师考证,有“文谷村寿圣院”系为昙鸾所建的玄中寺下院无疑。此寺和交城石壁寺,武陵梵天寺为净土三大寺,而且交城玄中寺寺名尚是由此而改。村名来自文倚村清康熙地亩册书“文峪村”,“峪”古文同“谷”,结合寺院考证故有“文谷”村名一说。现存明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规制志》载:“文谷寨,在文谷村,城围二百步。”《文水县志·與地》:“文谷都在县西北二十里为村三,崖底、北峪口、西峪口。”北峪口村的一块残碑刻有“大陵县文谷都”,说明北峪口村即文谷都领首“文谷村”;而“文谷寨”即高僧崖古遗迹,崖下虎喊沟永安寺明代永乐《重修永安寺》残碑刻有“······南边文谷寨顶山秀丽而崔巍,西有蒸饼卯巅峰而······”可以印证。第三种文倚村为“文谷村”,明清县志村名未见此说,而北峪口即“文谷村”为文谷都领属一直存在。

第二观点经王化伦先生的论断,进一步缩小了昙鸾墓遗址的疑存范围。“高僧崖”南坡下的北峪口村北“坟塔儿”(或“坟台儿”)之地。“坟塔儿” 西有一处占地约近2000平方米的寺院遗址,传闻其名为“仰禅寺”(或“ 眼藏寺”)。据日本学者栗山直隆先生提供的宝贵资料和佐证,此处确有昙鸾祖师活动的历史遗痕,为开发研究昙鸾墓遗址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细研其详:形似“天门”的高僧崖双峰,是昙鸾目睹天门洞开之所在。“仰禅寺”(或“ 眼藏寺”)即昙鸾祖师主持的并州大寺之一寺院所。

第一观点则从自然地理实体的大方位确定了文谷所在。明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载有“文谷神庙(祠)”,在县北十六里谷口西峰山文峪河水库西端西峪口村故址,文峪河水库纪念亭处)。有碑记(《文水龙王堂记》金醋务都监石为楷撰)“文阳之邑,古号平陵。······文谷之河出于名山,······卜地於文谷之口,开基于西山之阿······”。北峪口村“昙鸾墓址保护筹委会”的成员在西峪口村南宋家岭宋家坟地发现了一块明弘治九年《新建归祭祖茔碑记》,碑文中详尽确切记述文谷都、文谷口二地。

北峪口西北的崖底村,有规模宏大的寺院,其名“大寺”。崖底村对面之石崖有佛教石窟,名“石佛崖”。现均沉没于文峪河水库中,村名依此而得。《文水县志》载有“魏孝文庙”,在县西北二十余里崖底村,更显示崖底村与昙鸾墓遗址的渊源。研究昙鸾祖师的都知道其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东魏孝静帝称其为“神鸾”。以上历史遗迹表明文谷核心区域当在崖底、北峪口、西峪口三个自然村区的文谷口处,这样汾西、泰陵、文谷均有了可查史料的文字依据。

(四)、“梵音犹在,宝塔留韵”

唐代高僧道宣著《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鸾传》及北宋僧人戒珠的《后魏石壁谷释昙鸾传》中,明确记载“昙鸾卒,魏主闻讯, 遂其遗愿赐葬泰陵文谷, 落建砖塔, 并为立碑, 以示尊崇”。西峪口村南的南山梁有一处所为“念祖塔”的地名,按本地人方言音译也可作“鸾祖塔”。而在唐代《山寺石门路记》碑刻中,又明确载有“南山释鸾公”的称呼。此处与高僧崖东北-西南隔河相对,中间有北峪口村古刹“仰禅寺”(或眼藏寺);与“石佛崖”南北相望,之间有崖底村“大寺”、西峪口村北神头梁文谷神祠遗迹、西峪口村东观音庙等寺庙建筑群;形成一片以北峪口村为中心,高僧崖——“念祖塔”—— “石佛崖”为支点的三角区域。

这一区域也是昙鸾祖师墓的最佳探寻区域。然沧海桑田的自然造作,历代烽火的无情摧残,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运动的洗礼,古迹遗痕所剩了了。北峪口村古刹“仰禅寺”(或眼藏寺)遗址所能保留,实属幸事;而“大寺”、“鸾祖塔”因修建文峪河水库,也无从查觅真容。

二、史海泛舟拾珠贝,缘木求鱼有渊源

(一)、“并州汾州,实指一处”

“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下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是也。以魏兴和四年,因疾卒于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临至终日,幡花幢盖,高映院宇,香气[火*蓬]勃,音声繁闹,预登寺者,并同瞩之。以事上闻,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建[土*尃]塔,并为立碑,今并存焉。”(《唐(续)高僧传》)

此段内容透露昙鸾祖师学习净土宗法北归后的活动区域有:并州大寺、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介山之阴、平遥山寺。是否遍布了整个太原盆地。结合唐僧道宣生平,我们看看当时文水县历史沿革,就会有新的视角。《文水县志》载:590年(隋开皇十年)始名为文水县。620年(唐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属汾州。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又属并州。唐僧道宣生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乾封二年(667年)十月逝世,终年七十二岁。唐武德年间,又依智首研究律学。贞观四年(630年),外出参学,广求诸律异传,拜访名师,期间在山西待过很长时间。看似活动范围广,并州、汾州实为文水县在唐初所属变更频繁所致。并州大寺位于文水县文谷口,因唐初行政区划变更频繁也称汾州大寺,其实就是“文谷大寺”。

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云:“平陶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汉为县,属太原郡,后魏改名平遥,后以西寇内侵,徙居京陵。今平陶都。” 平陶县西汉置,属太原郡,治在今山西文水县孝义镇平陶村。北魏太武帝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因西羌内侵,东迁徙至京陵城西,即今山西平遥境内。平遥县从今文水县西南迁徙置汾河以东的京陵县境,遂废京陵县入平遥县。平陶村西边便是文水陶山,“平遥山寺”即文水陶山中的一处寺院。相邻子夏山一处摩崖碑刻也有“南山释鸾公创佛乐的故事”。雍正《山西通志·汾阳县》山川:谒泉山,在县北四十里文水界,阳为卜山(子夏山),阴为陶山。可见昙鸾祖师主要活动于并州文水,常往于并州大寺——平遥山寺——介山之阴的汾河谷地沿线。

(二)、“终寂魏齐,僧腊贵庚”

昙鸾祖师在汾河谷地宣传净土思想,教民众简便易行的念佛方法,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爱戴和敬重。玄中寺讲经之地被传称变为红岩,孝静帝尊他为神鸾。因净土念佛名声大噪,后来有僧人道绰、善导等相继来礼敬昙鸾祖师。道绰、善导遂先后成为隋唐时期著名的净土大师。魏孝静帝兴和四年(542年),昙鸾在平遥山的寺院中入灭,时年67岁。昙鸾祖师入灭的年代今有异说。迦才的《净土论》中记载昙鸾“魏末高齐之初犹在。”《续高僧传·道绰》和文谂、少康的《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都记载他为“齐朝昙鸾法师”。又据近人罗振玉所藏拓本为北齐天保五年二月“敬造太子像铭”中愿主题名“比丘僧昙鸾”来看,昙鸾似应在北齐天保五年(554年)以后圆寂的,那么他高寿约为80岁左右。

河南新密市超化寺“北齐造像碑”记载,净土宗祖师昙鸾法师曾经在此担任维那,著名的超化吹歌本是宫庭音乐,也是在这时走进佛教,成为佛教法乐的。明·袁宏道《游超化寺记》:“万历己酉①丙辰日,出密城观白松,酌于滴沥蓬之崖;南入超化寺,观溱洧发源处。······一碑没土中,见其首,知为北朝制也。掘之字尚可识,齐河清二年所制。白玉像碑阴有维那昙鸾名,是尝学于流支者也。······”这就是关于昙鸾北齐碑刻的最早记载,说明昙鸾对于佛乐革新有很大贡献。

子夏山唐大中七年崖刻“有寺曰光统山寺,释迦佛弟子隶毗尼,无一节一行。品优侏徒曾与南山释鸾公析石合石,各数彰妙德,夙契鸰原也。时北齐主闻□奇之,虔跪请我师为天□律。师因锡额焉。”《文水县志》载光统头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峻岭危峰,雄耸天际,太阳一出,便先照在其山顶上,因而得名。也有的说是因汉光武帝刘秀统兵于此,有一山峰叫前锋台,而得名。旧时山上白云顶寺、真武庙、文昌祠。每年三月初三,来此进香的人很多,号曰“西顶”。详尽叙述了昙鸾祖师与伶人交流学习创佛乐制过程,也说明他功勋卓著之来历。可这个皇帝是“北齐主”,不是魏主!

昙鸾祖师到底是东魏僧人还是北齐高僧,贵庚几何?重新梳理《高僧传》记载大德僧人都为古稀耄耋之年,昙鸾祖师67岁入灭非贵庚,而是道宣沿用了僧腊记岁。僧腊为僧尼受戒后的年岁。北宋·秦观《庆禅师塔铭》:“晚嵗多病,谢住持事,寓止髙邮醴泉法嗣处安舍中。一日,召安师及诸禅者,以偈两首示之。眀日饭后奄然归寂,实元祐四年八月十六日也,俗夀六十三,僧腊四十一。”明·宋濂《孤峰德公塔铭》:“世寿七十又九,僧腊六十有二。”这样魏孝静帝兴和四年(542年)至北齐天保五年(554年)相差12年。昙鸾祖师14岁到五台山朝圣,随即出家成为佛弟子。僧腊67加俗龄14刚好世寿81岁,这样高龄的大德僧人,当然有资历入选《高僧传》,更何况他注释净土宗经卷的造诣。

(三)、“钟情文谷,因果渊源”

“文谷大寺”为昙鸾祖师受魏主敕令住持之所,不是修筑之地。他为何来此处,而不是回归佛教圣地晋北雁门五台,皆因“上望青宵,天门洞开”的顿悟吗?以致功德圆满后,还要“以事上闻,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文谷这泓净土让昙鸾祖师痴迷,有其隐蔽的秘密。史籍资料奇缺,只能依据遗迹、地名、史海逸事来推断。

1、太武法难

北魏孝武帝拓跋焘自登基以来,心怀“廓定四表,混一戎华”之志。为振兴大魏开疆拓土,攻灭胡夏、北燕、北凉,征伐山胡,降伏鄯善、粟特等西域诸国,驱逐吐谷浑,攻取刘宋河南重镇,统一中国北方。因北方部民侵扰,北魏都城一再南迁。太平真君九年,北魏孝武帝拓跋焘为南迁都城于并州,做了一系列准备。如并州为中心大量迁徙国民变更居所,迁寿阳民户于大陵,重置西寿阳;迁平陶于京陵改平遥等。

同时,北魏统治阶层内部汉族与鲜卑贵族矛盾也尖锐化。在崔浩的劝谏下,北魏孝武帝拓跋焘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开始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侯庄乡故城村)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

2、景穆郁终

北魏太武帝灭佛开始了中华法难之始,佛法遭到摧残;景穆太子拓跋晃也因此事牵连,后遭宗爱诬陷贬法外遣南下镇边。景穆太子南下后抑郁寡欢,451年忧愤而终。因他是受罚外亡,北魏太武帝虽然惋惜,当依祖训不得葬于云中金陵。通鉴云:“帝徐知太子无罪,甚悔之。”厝葬之所为文谷崖底村西的金家卯;文成即位,重兴佛教,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孝文时迁葬于云中金陵与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合葬。因此金家卯流传南蛮盗宝变更“空家卯”的说法。

《魏书卷四•帝纪第四•世祖纪下》:“戊辰,皇太子薨。”“壬申,葬景穆太子于金陵。”是否史书明确记载景穆葬于金陵,太子因何而薨?《魏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阉官》:“宗爱,不知其所由来,以罪为阉人,历碎职至中常侍。正平元年正月,世祖大会于江上,班赏群臣,以爱为秦郡公。恭宗之监国也,每事精察。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惧道盛等案其事,遂构告其罪。诏斩道盛等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通鉴考异》曰:萧子显齐书亦云:“晃谋杀佛狸,见杀。”宋略曰:“焘既南侵,晃淫于內,谋欲杀焘。焘知之,烕而诈死,召晃迎丧。晃至,执之,罩以铁笼,捶之三百,曳于丛棘以杀焉。”又索虏传云:“晃弟秦王乌交旱与晃对掌国事,晃疾之,诉其贪暴。焘鞭之二百,遣镇枹罕。”皆江南传闻之误。从南北史料对照及《通鉴考异》得知景穆太子之死,不是一般罪行牵连,定是入不了祖陵。

3、文谷金陵

北魏帝陵无论盛乐、云中,还是后来的洛阳,都称呼“金陵”;尤其是中早期,帝陵都在云中。故有盛乐云中,雁门云中金陵之说。文谷崖底村或因北魏太武帝南下迁都,经营并州晋阳所选中;时局变幻,未能实施,北魏后期在文水东境侨置云中郡可以印证。《魏书·地形志》:云州,旧置朔州,后陷,永安中改,寄治并州。此云州寄治何处,《读史方舆纪要》有明确的地址:云周城,在文水县北三十里,后魏末所筑云州,寄理于此,今曰云州村。即今文水县刘胡兰镇云周村

金家卯山脚的魏孝文帝庙也非魏孝文帝南下迁洛阳的行宫之所;对面崖壁的千佛崖,正是如同平城云冈石窟即为皇家愿主造像;千佛崖东侧的三条沟谷依次为“黄崖沟”(也可音译“皇爷沟”)、“拓跋沟”、“碟子沟”(也可音译“嫡子沟”),呈扇形汇聚于金家卯山脚。对于笃信佛教的北魏后期,“云中”、摩崖佛造像、“皇爷沟”、“拓跋沟”、“嫡子沟”,还有唯一的魏文帝庙,这些特定的名词说明崖底村“金家卯”即“文谷金陵”。

4、鸾祖心结

法难之始,景穆太子护法德盛,围绕景穆厝葬金陵僧侣修筑寺庙祈祷,以渡景穆太子早达极乐净土。昙鸾祖师初到文谷已是规模极盛的并州大寺。南下追寻极乐往生,巧遇菩提流支收获净土宗法,懂得药理的昙鸾祖师受到魏主敬重,赐号为神鸾,敕令住并州大寺。后因年高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感恩景穆,顿悟法难时,寺庙废无,也可修佛。他宣传修习佛法者,如果凭借佛的愿力(即借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就既省力又容易求得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借他力的易行道就是念佛。魏兴和四年,昙鸾祖师请赐葬文谷,获准。故在昙鸾入灭后,以事上闻,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时为北齐,昙鸾祖师至终收受魏主恩惠,便传世为“魏僧”而非“齐僧”。

尾声

时光如梭,逝者如斯。昔日并州的文谷大寺盛况在后世历代战火纷飞的摧残中早已荡然无存。今天文谷口的地理面貌因修建文峪河水库发生重大变化,文谷大寺的部分遗迹或没入库区水下,或因修建水坝取土开山遭到严重破坏。尚存的小地名区梁卯沟坡间偶拾残砖片瓦,无谓鸾祖安息文谷口何处,高僧崖下幸存的仰禅寺(或眼藏寺)遗址回荡着昙鸾祖师的佛音:“阿弥陀佛”。

Hash:6b9cdb7851cbb95060a4f8d8ef3e8dcc1e9b6065

声明:此文由 家在文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