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蒋氏家祠的那些曲折

前日听省内本家长辈讲,文辕公有后代愿意出钱,在宁乡建立蒋氏祠堂

只是,钱虽易备,地却难寻,终仅口头之议,难于落实。

今日要讲的,发生差不多两百年前,乃蒋氏子孙们,历经曲折,建立家祠的那些事。

湖南很多蒋姓人家,启祖均为仲南公。

依族谱记载,蒋仲南在后唐同光(923-216)年间,随爷爷蒋绍禄,从江西太和,迁回蜀汉丞相蒋琬故乡湘乡曲静。

此时,他尚在襁褓,一起同行的,还有弟弟蒋仲山。

蒋仲南成年后,生有三子,文辕、文通、文炳。

蒋文炳在宋太宗时举贤良方正科,开宝(968-976)间,被朝廷辟为宁乡县令,是县志上记载的宋朝宁乡第一个县令。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那时宁乡初置县,但他是否为真正的第一个县令,我学力有限,难以考证。

只能说,因年代仅远,清朝同治《宁乡县志》,宋朝三百余年,有记载的县令,也仅四人而已,他是第一个。

当了县令之后,他接父母住在官署,孝顺有加,父亲去世,哀恸泣血,葬之于城西墨斗山横冈塘。

他自己驾鹤,其子孙将之葬于仲南公墓边,修墓建楼坊,守墓耕种,繁衍生息,是为楼下蒋氏。

后来,那座山又被称为蒋家岭。

数百年后,清朝嘉庆三年,各房子孙齐集祭祀,“为世既远,不无碑残碣断之悲”,于是倡议重修,第二年,终将启祖和二派祖坟墓修好。

除了修墓,之后数年,还做了一件大事,即于嘉庆十年,修成通谱。

简而言之,仲南公后裔数百年间,迁居四处,各自发展,字派不一,同聚扫墓之时,会出现年纪很轻却辈分很高,年纪虽大然辈分很小的状况。要搞清这些关系,十分麻烦,怎么办?

莫过于议定公派,所有家族,都用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

如此一来,谁叔谁侄,就一清二楚了。

通谱颁行,各支其后修本支族谱时,多把自己祖宗与恭字辈相同者,中间一字,都改了名。

比如湘潭瓦子坪蒋氏,我这支的祖宗蒋安旵,改成了蒋恭旵……

改动已逝祖宗之名,我有点想不通。何不直接将新出生的孩子,按公派来取名就是?但当时的人都想通了,也就不必详究。

通谱之外,主事者蒋尊周还提出,仲南公后裔遍布湖南,何不在省城长沙和宁乡墓边各建一祠,方便大家追慕祖宗之遗德?

只是,此议一出,众说纷纭,嘉庆年间没有统一说法,道光年间还有没,甚至到了同治六年,三修两祖墓时,仍无定论。

光绪二年《蒋氏祠墓志》的跋也就是后序里,各支写序时,对此事多有叙述,内容大体相同,我们择一可窥全貌——

议建公祠于省垣,旋以费绌未果。前年墓圮,三大支下各房子孙,复襄赀修饰。事竣,谋踵前议,以成前人未竟之志。无如人心久涣,屡议无成。

于是我炳房支下各房父老,佥谓省垣之祠虽无成功,而宁为祖宗体魄所藏之地,非建祠无以保墓,此事则万不可缓。

从中可见,想在省城建祠,费用很大,各房积极性不足,讨论来讨论去,没个结果。

连带在宁乡建祠一事,都未能办成。

炳公一支看情况如此,退而求其次,说不如先易后难,把宁乡的建好,省城的再说。

愿捐钱的就捐,不愿捐的,就随他们去吧。

话到此处,大家也都赞同。

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人捐了房,有人捐了田。田房皆立字据,捐钱皆明数额,一丝不苟,记录在案,免生枝节。

尽管如此,建祠之事,还是耗费七八年方成。

可见,别说现在,人们家族观念已淡,便是那时,要办这样一件事,也得费多少口舌,吵多少回架,死多少脑细胞啊。

蒋氏家庙,就在墓边不远。

右边门额“第承司马”,意即是蒋琬后裔;

左边的“羊求访径”,则是蒋诩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辞官归里,庭院中栽满荆棘,唯余三条小路,跟他来往的,也只有羊仲,求仲两位高洁之士。

Hash:578961562b75e2f8f94406ea815691f9246ef27e

声明:此文由 大宋有东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