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记忆——再说徐水西黑山靳氏老宅

望水新漕枝换绿,依墙老树枣飞红。

他年哨位知云雨,恋土披霜洗岁风。

这是友人张久锟前两日写的一首题为《题西黑山靳家老宅》 的随感诗。

前日,“寒兰藏奇”微信公众号发出原创《走进西黑山,靳家老宅曾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走进西黑山,走进靳家胡同和老宅,历史的天空仿佛凝固,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陌生世界,令人肃然起敬、肃然起慨!

我的老同学王名芳发来微信:听西黑山的靳素海老师说,文中靳家老宅的大槐树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靳素海老师的老家就是西黑山。靳素海老师是我在大王店联中教学时的同事,我把链接转发给了他,靳老师非常兴奋。靳素海老师说,这棵靳家的老槐树,也是西黑山唯一的一棵古槐,要至少两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大王店联中教我语文的班主任靳秀娟老师在师生微信群留言:记得小时候,我家对面这棵老古槐总有喜鹊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紧挨我家东侧是一口古井,村西大部分人家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还依稀记得乡亲们很早就起来排长长的队。听老人们讲,靳家好几家地下都挖有地道,那是抗日战争年代的事,专门对付日寇。

“我已把这帖子转到我的老同学群,西黑山老同学,好多定居江南塞北,五十多年了。一定会引发他们思乡之情的—— 不忘乡愁!”这是已退休的大王店中学语文老师韩德泉在微信群的留言。

“人去有经年,久历沧桑心事定;回首已青丝,老景旧物尚依然。”精研文史哲已退休的老校长马仿如是说。

人事有代谢,往来古成今。我们都是不会忘断历史的人,已逝的岁月总是丝丝相连。一座座西黑山靳家老宅曾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那是真如铁的事实。院中的那棵枝繁叶茂、蔽日遮天的古槐,仿佛正在倾诉那段并未走远的历史。

“靳氏家族就是一部光荣的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徐水地区革命先驱。是我们后人永远值得牢记的革命史。”——网友李得印留言

“一座老宅,道不尽的乡情、民志。”——网友张久锟留言

“亟待统筹开发建立为红色教育基地。”——网友靳涵身留言

解放军攻打定兴时出夫挖战壕,负伤后抬回村里,后来就转到西黑山的后方医院治疗。”——网友“暮雪纷纷”留言

“小小村落,述说着历史的往昔;短短游记,勾起了近百年回忆!让我们见证一下:西黑山会成为搬不走的徐水历史博物馆么?”——网友“映日荷花”留言

“西黑山村是我区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的地方。西黑山“二高”是我区第一个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在解放战争时期,西黑山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48年第三次解放徐水县城后,县委县政府从这里迁到县城,不愧是徐水的'西柏坡'”。——网友“方言吐语”留言

“新时代,旧历史,新旧结合,不忘历史!”——网友“全军建材”留言

“我的家乡,我曾经居住的地方,和文章里面那位耄耋老人一起见证!”——网友“芙蓉国里”留言

一座座老宅,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一句句留言,道出心存崇敬心怀大爱。

抗日战争时期,在屋顶设瞭望哨,村东凤凰山设消息树,发现鬼子消息树倒下,哨兵通知各位领导迅速撤离——历史的画面顿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县委、县政府曾驻扎在这里,当年县领导们就在这里领导全县人民英勇顽强地开展对敌斗争。

公正地说,这一座座老宅老屋对徐水革命是有重大贡献的,在这里参加抗日斗争、解放战争的英雄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与传承。

刚刚听说有骑行队伍、徒步大军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向西黑山,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去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际,铭记历史,还原真相,镜鉴今人,昭示来者,是希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重任。

Hash:6ef53247a435460f901bd8d12bd51be89160007c

声明:此文由 寒岚藏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