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乌拉街:满清皇朝发祥地,香瓜特别好吃,冬季景色享誉全球

今天,老鼠皇帝首席村妇和大家聊聊满清皇朝发源地——吉林乌拉街。

相信,很多中国人对乌拉街的概念是:雾凇。的确,雾凇是乌拉街的一张值得骄傲的名片。但是,您知道吗?乌拉街最牛逼的地方远不止雾凇。它是中国历史上分量很重的满清王朝的发祥地。

地理上看,乌拉街满族镇(一下简称乌拉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约30公里处,三面环山,一壁濒水,从风水学角度看,端的是一个孕育祥瑞的福地。“乌拉”是满语,意思是“沿江”,由其名而知这是一个临江小镇。

历史上看,明朝建立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羁縻政策。据此,在乌拉街设立了乌拉卫。至明朝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建立了乌拉王国,并立乌拉街为都城。后来,乌拉国屡次三番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终于在1613年被努尔哈赤所灭。努尔哈赤在这里养精蓄锐后向中原进发,继而得天下,建立了满清王朝。

可见,乌拉街是名副其实的满清王朝发祥地。正因为如此,清朝的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立刻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尊其为“本朝发祥之圣地”。清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土特产品的经济特区),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从此,乌拉街与江南苏州南京杭州一起,成为清朝贡品基地。故而,民间有:“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之美誉。

简而言之, 这座中国鲜为人知的、甚至连吉林人都极少涉足的东北小镇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民间更是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

既然是一代皇朝的发祥地,乌拉街镇的历史自然是值得浓墨重彩的,它的古迹自然也是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至少,清代十二任皇帝中就有五位曾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或墨迹。

我们是从吉林市区乘坐公交车去的乌拉街。尚未到站,售票员大姐就极力推荐说,车站向前步行百米就有一处古迹。走过后方知,在乌拉街众多古迹中,比较著名的有乌拉古城遗址、白花点将台、圆通楼、后府、保宁庵、魁府、萨府等(上图为魁府)。

售票员大姐所说的便是魁府。魁府乃清朝皇帝御赐之所,是清朝某位王爷退休后的养老地。

魁府院门紧闭,顶上门前杂草丛生,从门缝里往里看,但见院中野草疯长,旧宅失修。旁边有一小店,卖些真假古玩,入内,有二男子赤膊而坐,对酌正酣。

村妇上前打听魁府现状。男子说,没钱修呀,要不你们投资点?

古玩店后门通府院,但若要入内则得交纳些许“门票钱”,从此门往里看,一眼看尽乾坤,壁上的“拆”字尤为醒目刺眼。扫了几张,转身淡定走人。该去的总归是要去的,强求不得,没钱修葺是尊重历史生命,有钱重盖是折腾得瑟,怎么样都好。

之后,我俩打了辆出租车去韩屯村。韩屯村是吉林市乌拉街很有些名气的旅游景点,乃一满族特色的村落,全村85%村民为满族,有浓厚的满族文化底蕴,包括萨满祭司、鹰猎、满族餐饮、满族体育娱乐等等(上图为满汉全席)。

韩屯村不大,却大有来头。话说清朝定鼎中原后,为保证源自东北的物资供应,就在乌拉街满族镇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清宫戏中皇帝下旨:“发配乌拉打牲”,指的就是发配至此。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门负责征集东珠、人参、鲟鳇鱼等珍稀物资作为进贡之物。打牲乌拉衙门的牲丁们按照打鱼、猎鹰等工种聚居在此,围绕乌拉街满族镇形成了一个个村落,韩屯村便是其中之一。

老实讲,若不是打“满族”牌,夏天来韩屯,看到的跟东北任何一个村子一模一样,真的看不出什么特色来。

韩屯村真正的亮点在冬季,这里是公认的观赏和拍摄雾凇的好去处。所以我们决定,要找个冬季来这里拍摄雾凇。

既然在不合时宜的季节来了韩屯村,好歹也该转转,长些见识。果然,就遇到了这个东西。您知道这是干嘛用的吗?

晾晒玉米棒子用滴!

皇帝对村妇说,乌拉街的香瓜很有名气,这季节刚好是吃瓜的最佳时节。果然,在韩屯村内,有好几个当地人问我们:过来买瓜的呀?

于是,我俩立刻来了灵感,迅疾跑到村外一块瓜地。村妇心想:肿么能过瓜田而不入呢?于是,便入了进去,还伸出了手!

跟田边的老乡打好了招呼后,村妇立马摘了俩瓜,感觉非常开心。

这位小哥哥就是瓜田主人,他也正在干着跟村妇相同的勾当,满载而归。必须承认,乌拉街的香瓜那绝对不是吹的:真甜真香啊。

当晚回到吉林市,看见了这个招牌,看官,您知道什么叫“打了”么?(2011-8-3, 吉林市乌拉街镇)

Hash:021cc8f6f4f753e73a0374b8cb5deb9f2754bbb0

声明:此文由 首席村妇老鼠皇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