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本报记者 吕航

8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了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14年的艰苦岁月里,他们爬冰卧雪、英勇奋战,将鲜血洒在黑土地上,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立于林海雪原、天地之间,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惨烈的篇章……

吉林省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东北抗联将士战斗生活的足迹遍布吉林这片红色热土,全省有数量众多的东北抗联遗址遗迹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等东北抗联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英雄事迹在白山松水间广为传颂和铭记。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新时代,我们更要站在历史的肩头,去回望那段感天动地的历史,去追寻那些人、那些事、那种精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之际,“铭记来时路弘扬抗联魂”大型寻访活动正式启动,媒体记者、党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高校学生们组成寻访团,深挖我省红色历史资源,充分展现东北抗联在我省的重要遗址遗迹、代表性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和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这是一次让人心灵震撼的红色之旅,这是一次抗联精神的洗礼之旅,这也是一次感受到民族之魂厚重雄浑的生命升华之旅……

感受抗联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烈日炎炎,阻挡不住寻访的步伐。

四个星期,四条线路,从“磐石辉南通化集安”到“白山—靖宇桦甸—吉林”,从“敦化珲春汪清”到“安图和龙龙井延吉”,寻访团用脚步丈量抗联路,用心灵感受抗联魂。

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以这里为起点,我省各地留下的红色足迹徐徐展现在寻访团众人的眼前。

靖宇那尔轰抗日根据地、珲春大荒沟抗日根据地、汪清抗日根据地诉说着当时战斗的惨烈;通化杨靖宇将军陵园、吉林市魏拯民纪念馆、敦化陈翰章纪念馆向人们讲述着英雄们的事迹;白山石人血泪山、通化白家堡子惨案记录着当时的悲惨……

遗址遗迹不仅诉说着往事,更成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纽带,在吉林大地播撒下红色的种子。

磐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程鹏说:“我们想通过红色教育,让未成年人在红色教育中体会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使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都传承下去。”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馆长许云介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白山市江源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对石人血泪山的宣传,使江源区红色资源得到外界的充分了解,这几年参观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现任桦甸市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蒿子湖密营纪念馆馆长吴艳滨觉得,宣传东北抗联,一开始是义务,后来上升为一种责任:“来我们这里重走抗联路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单位组织外,学生、孩子数量的增多让我特别高兴!”

敦化市委党校研究室主任张彦夫说:“以陈翰章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自发到这里来学习和聆听英雄的事迹,我为敦化有陈翰章将军这样的英雄感到光荣。”

全国“时代楷模”金春燮在讲述抗日历史时眼含热泪:“纪念碑不是凝固的水泥,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追求。”

如今,走在吉林这片红色热土上,听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有血性的抗日勇士们舍生忘死、驱倭逐寇、浴血奋战的故事,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遍布四方的抗联遗迹与英雄们的纪念碑和塑像,感受最深的是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炽热温度的红色文化

这些动人的红色记忆,聚焦着人们的目光,灼热着人们的心胸,感染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铭记了那段不同寻常的抗联史话和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抗联精神

杨靖宇、魏拯民、童长荣、金伯阳、王德泰、陈翰章……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抗联英雄。

拜谒英雄时,寻访团被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深深震撼着、感动着。感受革命志士在峥嵘岁月中对祖国人民的深沉热爱,体会战斗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对国家民族的坚贞忠诚。而在烈士墓前的三鞠躬,不仅仅是向先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同时也为他们折射出的抗联精神表示崇高的敬佩。

东北抗联精神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人类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显,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魏拯民以高尚的爱国情操,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抗联事业,可以说他在东北抗联14年的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杜晓丽介绍,“他个人集中体现了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党员干部当中起到了积极的榜样作用。”

“杨靖宇将军不仅在东北抗联历史,乃至对整个抗日战争都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调研员王艳梅说,“他本人以草根棉絮充饥战至最后一人的气概,在亿万国人心头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代表着共产党人最开始在党旗下的誓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他的初心就是能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祥和、平安的生活。”

在白山黑水间,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希望和历史责任,推动和领导东北人民走上抗日最前线。吉林大地一大批爱国志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奋起抗争,著名将领王凤阁扛起抗日救国大旗,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王凤阁一家人的壮举,使日寇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气节,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处处长马会凤说,“他的这种坚定的信仰理念也指引着我们,要在新时代下,为祖国的富强努力奋斗,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振兴发展东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长达14年的艰难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阶段,回顾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缅怀民族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革命先烈那种直面敌人屠刀不屈不挠的精神形成了我们民族魂,就是我们今天的红色基因。它应该像Wi-Fi信号一样全覆盖,成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和源泉。”王艳梅说,“抗联英雄的精神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我们的后代就应该学英雄、唱英雄,传承这种红色基因,让人们记着他们,从而在新时代凝聚起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的精神动力。”

讲好抗联故事 激发爱国热情

在白山黑水间,东北抗联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期、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消灭了日伪军大量有生力量,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抗联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在当时鼓舞着中华民族勇敢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家卫国,在今天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兴林镇曲柳川村的刘福个人投资建立了河里抗日展馆。“我的爷爷刘义,曾秘密为杨靖宇的抗联部队送过情报,所以建立展馆也是完成爷爷和父亲临终的遗愿。”刘福说,“我建纪念馆的目的,就是纪念那些抗联战士和曲柳川支持过抗联部队的平民百姓,教育后人不忘那段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挺直腰杆做一个有骨气、正直的中国人!”

通化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榆林镇文化站站长丛培仁是抗联后代,他的外祖父曾多次为抗联运送给养并最终加入抗联。从小听着外祖父讲述抗联故事长大的他,对东北抗联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兴趣。如今,他多了“义务讲解员”这个身份:“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承担着弘扬抗联精神的责任。我今年虽然64岁了,但只要我还在,我就会把这个工作一直做下去,因为抗联文化、抗联历史需要我们!”

“作为抗联后代,我要把舅舅和其他抗联英雄的事迹传扬出去,传承和弘扬抗联精神,用抗联精神激励我们不畏困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陈翰章将军的外甥鄢成自豪地说。

“对我来说,我宣传的不仅仅是我爷爷,而是那个年代,所有为抗日牺牲的英雄烈士。”杨靖宇将军的孙子、现为靖宇县政府顾问的马继民说,“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心念民族、国家,这种精神太伟大了,不管时代如何不同,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那一代人的付出,这种精神是需要传承的。我们作为抗联后代,更要亲力亲为,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把他们的事迹宣传出去,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这是我最大的想法和愿望。”

重走一次抗联路,重温一段抗联情,正是有了这些人,抗联故事才能被更好地讲述,抗联历史才能被更好地传承。

“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还是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随团寻访的长春工业大学“青马”工程学生唐铭泽深入了解先烈的苦难辉煌后,更坚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新时代下,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先烈们勇于抗争、勇于奋斗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探索,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青马”学员李思维说:“经过这次重走抗联路的寻访,让我深深认识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更加尊敬老一辈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迎向新生活。作为一名"青马"学员,我们必须掌握真正的本领,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青山有幸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

英雄的名字,刻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英雄的足迹,赤诚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英雄的鲜血,滋养了这片古老苍郁的土地。

Hash:23e43eac878f0673e458ef60e2a7919ea20f87dd

声明:此文由 吉林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