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它周围的寺院鼓楼可有另一番风景!

嵩山石刻:第一山

嵩山位于河南西部,地处中原,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周时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嵩山主要的寺院有13座,最著名的是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鼓楼和少林寺初祖庵内的达摩面壁庵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是北魏孝文帝时所建,因处于少室山丛林中,故名少林寺。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首传佛教大乘宗,倡导“面壁坐禅”,因此少林寺也被推为禅宗祖庭。现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等。山门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门额“少林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手书。西北有初祖庵,西南二祖庵。少林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历来文人墨客吟颂不绝,有诗云:岩壑深严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霏。

少林寺塔林

塔林在少林寺西300米的山脚下,存有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00多座,面积14000多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塔林。其中有日本僧人邵元撰书塔铭的菊庵塔(建于1369年),天竺和尚的就公塔(建于1564年),唐代的法如塔、同光塔,五代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塔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大多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嵩山法王寺正门

法王寺位于玉柱峰下,是嵩山最为古老的寺院,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三国时魏改称护国寺,以后又多次易名。寺北有座密檐式砖塔,高约40余米,15层,称为“法王寺塔”。

嵩山会善寺石狮

会善寺位于积翠峰下,原为魏孝文帝避暑之离宫,后恭陵王舍宫为寺。唐代密教高僧一行和尚及其弟子元同在寺中创设戒坛,俗称琉璃戒坛,是唐代全国重要戒坛之一。小院西数百米处有唐建净藏禅师塔,塔基高大,塔身粗壮,工艺奇巧,是古塔中之珍品。

嵩山嵩岳寺和嵩岳寺塔

嵩岳寺位于太室山南麓,原址为孝明帝之离宫,隋唐两代曾对寺院进行过大规模扩修。北魏时所建宝塔仍存,俗称嵩岳寺塔,塔高40余米,15层,平面是十二角形,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

本平台旨在传播佛的正能量,从佛教的历史、僧人传记、佛像等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中国千年佛教文化。此文出自《图说佛教常识》

感谢您阅读此文,阿弥陀佛!关注微信公众号“儒释道手札”,可以有更多的精彩。

Hash:bb57e20e46b427bc8fe46699a35e2b8824e95914

声明:此文由 网上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