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墓里藏数十幅珍贵壁画,原来古代人是这样“玩耍”的

原创: 王凯

内蒙古大草原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草原歌舞源远流长,它是世世代代生活于本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艺术奇葩,因此,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时,草原深处的古代草原歌舞的某些遗迹遗存,成为一大亮点,这就是曾经流行于阴山地区的古代乐舞百戏。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上马匹和车辆

墓室里的“歌舞历史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地区陆续发现一些重要的古代墓葬,如和林格尔壁画墓北魏壁画墓、内蒙大学校址附近北魏陶器墓。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引起史学界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研究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的难得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与榜题(指壁画上的文字标题)等保存完好,其画幅场面阔大,表现内容丰富,是我国已发现的汉墓壁画中少见的珍品。其中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乐舞百戏图》、鸡鸣驿北魏墓壁画中的《燕居娱乐图》和内蒙古大学校址附近北魏墓中出土的乐舞陶俑,是研究古代草原歌舞难得的艺术珍品。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共有46组,57个画面,面积约100平方米,榜题250多项,约700余字。根据画面和榜题显示,墓主系东汉末年管理北方少数民族事务的一个护乌桓校尉。壁画内容主要是描绘墓主一生显赫的官宦生涯和卸任后富裕闲适的庄园生活。绘于中室北壁的《乐舞百戏图》,右侧为乐队,上下共有九人,皆戴红帻,着红衣,红领红袖。有的吹箫,有的吹埙,两人执桴击打建鼓,正有节奏地演奏乐曲。建鼓四周,随乐队伴奏,百戏演员正在表演杂技,有跳丸、飞剑、舞轮、戴杆等技艺。表演者臂系红带,有的赤膊,有的束髻,动作轻捷灵巧,各具神态,表现出热烈的气氛。其中一人倒立于四张重叠在一起的木案上,称安息五轮,与现代杂技中的叠椅倒立类似。左上角观赏者六人,主人居中,戴黑帻,着红衣,面前置放器皿,主人正在摭取器皿中的食物。右上角和右下角亦有官员陪同观赏,似为乌桓官吏,看得出,墓主以乐舞百戏招待下属官员。整个画面形象生动,演员和观众栩栩如生。它与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图像中,那踏鼓舞者手足并用“抚踏摩跌”,竿戏中“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伥童器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挂,譬陨绝而复联”的惊险表演,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鸡鸣驿北魏墓壁画分别绘有朝拜、燕居娱乐、狩猎、游乐、升仙和四像为主题的图画。在主题画的空隙处还绘有牧羊、采桑、奔鹿以及虎牛咬斗等图像。其中《燕居娱乐图》所描绘的百戏场面上,墓主和夫人端坐在楼阁之上观看表演,左侧有十男二女,头戴官帽身着官服陪伴观赏。场中一男子头戴黑尖帽,上身着白衣,红色领袖,下身着红裤,跪在地上,用肚撑手扶一根长竿,竿的顶端一男子胸着竿顶,手脚撒开;又有一人顺竿向上爬行,地上两人身着红袍,高举双手作保护状。另有一组正在表演抛球,一人抛球多至五颗。所有表演,姿态各异,动作惊险,妙趣横生。

内蒙古大学校址附近北魏墓出土文物全部为陶质,有舞乐、赶车、牵马等各式陶俑,有生活用具、牲畜、家禽以及牛车等,各种陶器总共34件。其中有陶俑15件,有武士俑、男立俑、女舞乐俑等,大部分涂白衣施红彩。二武士俑突眼竖眉,龇牙咧嘴,头戴盔,足蹬长靴,下穿圆领半长衫,两手伸张,似握兵器,造型粗犷夸张;二男立俑神态端庄,眉目清秀,均头戴风帽,身穿圆领窄袖曳地长袍,双手操袖胸前,似北魏文官形象。女舞乐俑8件,高低不一。后一排七俑为乐器演奏者,均头戴风帽,身穿窄袖曳地长袍,或直立,或双膝跪坐,或一蹲一跪,以各种优美的姿态表现出吹、拉、弹、拨等演奏不同乐器的动作,形象活泼,栩栩如生;前面一舞俑,也头戴风帽,身穿圆领水袖博衣,面带笑容,两臂上扬,翩翩起舞,姿势优美自如。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击鼓图(摹写)

盛极一时的娱乐形式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的总称。它始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代,两汉时期广泛发展,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西汉之前主要在宫廷表演,东汉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百戏包括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蔓延(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及各种巨兽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以及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等。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娱人的技艺表演,如《列子·说符》中就记载了“跳丸剑”一类表演。战国时,各国的统治阶级让倡优(歌舞、说唱和伴奏等表演的人才)歌舞助兴,成为一种时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而且把六国诸侯宫中善于歌舞的艺人当作战利品集中于咸阳,演出“角抵俳优之戏”。《史记·李斯列传》还记述了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观看角抵戏(即摔跤)的情形。199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的东南角发现了十余件真人般大小的百戏陶俑,更证实了百戏已登上秦皇宫大雅之堂。

两汉时期百戏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倒立、柔术、跳丸剑、耍坛、扛鼎、顶竿、走绳等极为兴盛。《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汉代壁画、篆刻、石刻画像等对百戏都有真实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战乱相继,政权更迭频繁,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民族交错杂处,接触频繁,乐舞百戏随之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隋唐时期,百戏无论种类技艺,均比以前有所发展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它是上自宫廷,下及民间举行庆典、宴饮的助兴娱乐节目。《资治通鉴》中说,大业六年(601年)正月十五日,诸蕃酋长云集洛阳,隋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一万八千人。唐王朝以百戏来举行国家重大庆典,或招待外宾。唐玄宗御门楼观燃灯,昼夜达一月之余。

▲和林格尔汉墓

和林格尔历史悠久,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行政建制,生息繁衍过众多民族。上述汉墓东五里玉林古城即为西汉定襄郡领十二县之一的武成县治所,也就是墓主生前庄园所在地,距定襄郡治成乐城九十里。在两汉近400年的时间里,这里是我国北方多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原王朝管理阴山地区的主要郡治之一,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这里因为战乱而一度荒凉,但随着拓跋鲜卑于魏晋交替时南迁定襄之盛乐,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盛乐曾经是代国和北魏前期的都城,先后有过十几位皇帝的经略,更有鲜卑、乌桓、匈奴、丁零、柔然、汉等民族,形成一个较大的多民族交融圈。代国当时人口百万,北魏迁都前人口已有数百万。盛乐是当时北方重要的都城,长时间成为代国和北魏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的中心。隋唐之际,突厥族南下这一地区,隋朝在盛乐东郊修筑大利城,唐王朝又在盛乐北郊建立单于大都护府,盛乐古城成为这两个朝代管理北方广大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以上一千多年里,各民族杂居相处,共同开发这一片土地,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会融合,产生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乐舞百戏,是极为自然的现象。

从上述两幅乐舞百戏图和一组乐舞陶俑不难看出,无论东汉的汉族官吏,还是北魏鲜卑贵族,他们在各自安富尊荣的生活中,都爱观赏乐舞,并且用这种百戏演出在自己的府第里招待下属官吏。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百戏已经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娱乐形式。

作者简介

王凯,1941年生,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包头师专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中学及成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并潜心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盛乐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主编《盛乐旅游·历史文化》与《西口历史文化》二丛书,自著《北魏盛乐时代》《盛乐历史文化研究》《盛乐风流》。

Hash:db6f361924eaeff59418f712bfd676f2f8b5a169

声明:此文由 聚焦包克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