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沧桑历史的见证者

一提到丹东,想必大家都知道有“鸭绿江断桥”这么一个必打卡的景点,若问这桥是谁建的,又是怎么断的,有着怎样的历史,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那么就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鸭绿江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由当时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圆形桥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超高船舶通行,是世界上首座平行旋转的铁路开闭桥。1950年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的见证。

1943年日本在断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的第二座桥,即今日的中朝友谊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目前还在使用中,是联系中朝两国的纽带。

桥头平台防空炮。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派兵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雕塑石雕日历定格在1950年10月19日。

桥头炮楼。1928年日本修建。高11米(含地下室),直径6米,共5层,现已西斜8度。

由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桥名“鸭绿江断桥”,意在保留历史原貌。

抗美援朝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1950年11月8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朝方只留下了几个桥墩。

第一座大桥被炸断的同时,与其相邻的第二桥也受到重创,朝鲜一侧钢轨被炸断、炸弯、枕木和桥板被炸起火,经安东铁路分局抢修,使之成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大桥被炸断处,钢梁扭曲,弹痕累累,还有两颗未爆炸弹的壳。

朝方一侧残留的桥墩。

桥梁上悬挂30幅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凯旋回国的历史进程的照片,并配有文字说明。

在战争的洗礼中,两座“姐妹桥”至今仍可看到成千上万处大大小小、斑驳不一的炮弹痕迹,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不朽老人,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唱这首歌,又有多少人知道抗美援朝是什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与生俱来,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并且至今仍有令人尊敬的军人们在为我们保驾护航,愿珍惜现在和平幸福,少些纷争,多些爱。

Hash:15591674b94f7f95eb8b0480049b9dd8068794bc

声明:此文由 忆享乡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