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了!现场实拍丹阳11处南朝石刻...

前段时间,

丹阳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的事件

引起了不少丹阳人的关注,

由此可见,对南朝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

近日,一姐与同事寻访了丹阳11处石刻,

拍摄了这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现状,

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点科普】

丹阳现存的11处南朝石刻分别为: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金王陈村失名陵石刻、水经山村失名墓石刻、烂石垅失名墓石刻、陵口陵墓石刻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坐落胡桥张庄村东北水田里,陵前现存石兽一对,东为母天禄,西为麒麟

其中一只双角已残断,其余部分保存尚好。

爪下其实是个小兽,一千五百多年的风化,已经看不出了。

另一只头已失,身体部分风化现象明显,有多处裂纹。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位于胡桥仙塘湾附近鹤山坳岗中部,但我们的小分队转了几圈,愣是没找到这地方。询问了附近居民,得知该陵附近一整块区域已被某公司承包,而此处现正在开发,不让进了。遗憾...

图片来源:碧山云叟

齐明帝萧鸾、梁文帝萧顺之

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

四组石刻均位于开发区荆林三城巷

由南向北依次分布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是齐明帝萧鸾与皇后刘氏的合葬陵,陵前现存石兽一对,南为麒麟,北为天禄。

麒麟较完整,四足看起来有修复的痕迹。

天禄残存部分身体,头部和四足已缺失,裂纹明显。

梁文帝萧顺之、

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

爷孙三人的陵寝在同一片区域,

说明这是家族墓地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该陵共有四对八件石刻: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座各一对。是丹阳几组石刻中规模最大的陵墓石刻。

天禄的四肢应该是重新修复了。除了双角缺失,看起来较为完整。

麒麟的头部和四肢都已残缺,由几组石块支撑。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修陵前仅存天禄一只,可以说是丹阳齐梁陵墓石刻中较完整的一只了。石刻背面,头上双角尤为明显。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仅存半只,是天禄,后半部分像是被齐腰斩断。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位于开发区前艾田家村一矿场附近的田野里,文保单位的石碑离石刻距离稍远,就在马路边上。陵前仅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

天禄下颚、双角明显缺失。值得一提的是,石刻一旁的矿堆距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足5米,且还在运输、加工之中,不会对石刻造成影响吗?

另一侧的麒麟,残破得只剩下了躯干,早年大约长久没于水中,遍体水蚀痕迹明显,表面看起来较光滑,已经看不清图案了。

金王陈南齐失名陵石刻

位于丹北嘉山金家村,石兽1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

石兽作吐舌状,很俏皮,整体偏暗黑色,身上雕饰已漫漶不清。

间隔23米处,有另一只石兽,周边已被树木覆盖,无法进入,只能隐约看到石兽的影子。

水经山村南朝失名石刻

位于埤城林丰村,水晶山东南处,存石辟邪一对。

辟邪也是作张嘴吐舌状,表面斑驳,已经看不清面部了。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

位于后巷烂石弄北,石辟邪两只。

其中一只已碎成数块。

另一只风化的也比较严重,面部轮廓不清,周身裂纹明显

陵口石刻

位于陵口萧梁河两侧,是这么多组石刻中唯一用围栏保护的石刻。东为天禄,西为麒麟。

两座石兽腿部均已残损,现在用石块支撑着。头部也有不同程度残损,天禄的头部曾经用石料补修过。

丹阳11组石刻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风化侵蚀现象严重,

有些石刻周边树木杂草丛生,

客观上对石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将这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好好保护起来!

版权声明

本文由「 丹阳翼网 」爆料一姐制作

联系微信

kf212300

Hash:4776aef77cd155fa9bbf956f917ae7ae1d1c2ddc

声明:此文由 丹阳翼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