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父崇恩寺,最后的佛门净土

江苏宜兴湖父镇,有一处曾位列国内十大禅寺之首的寺院——磬山崇恩寺,因清朝乾隆皇帝手书“天下第一祖庭”而闻名。

崇恩寺位于两条进出湖父镇的公路、汤省线和张灵幕线的交汇处。它背依磬山,面对连绵的竹海,群山叠翠、山涧缠绕,是一处禅修的绝佳之地。

湖父,是个典型的江南丘陵山区,其境内大都是蜿蜒的丘陵山脉。山不高,但气势连绵。磬山,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处。相传唐代有位高僧周游到此,见周围山峰叠嶂,形似莲花,便准备于此修筑禅寺,挖掘地基的过程中,觅得一个钵状玉器,敲击时声音如磬,就把此山命名为“磬山”。

江南地区,素来是佛、道两家宗教的兴旺地。湖父的磬山崇恩寺得以兴旺,得归功于清初崇恩寺的玉琳大师。玉琳法师戒慧双修,清顺治17年,玉琳奉旨进京,在朝廷授法事,被当朝誉为“国师”。康熙即位后,因玉琳大师眷念千里之外的磬山,康熙特命重臣陪护,送大师回到湖父磬山,并把磬山寺院改名为“崇恩禅寺”。自此,磬山禅寺在大江南北日益兴盛。到清代乾隆年间,崇恩禅寺有禅房二百余间,僧人400多人,成为全国十大禅寺之首。

磬山禅寺之所以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也跟乾隆三下江南、三度光顾磬山禅寺分不开。据说乾隆的生父陈阁老,一直隐居在江南的佛门禅修。乾隆发誓要寻遍江南名刹,找到生父。第一次下江南未果,第二次下江南前,因听母亲说生父的脚趾上有颗豌豆大的黑痣,乾隆便带了一大捆僧人打绑脚用的白布南下。当乾隆来到磬山禅寺时,诏令僧人前来接受皇恩,让僧人脱掉脚上的旧布,换皇上从京城带来的新白布。乾隆果然从磬山禅寺里的僧人中找到了生父,但限于面子,又不能当面认亲,只能先回京向母亲禀报。母亲听了大喜,吩咐乾隆一定要再度去磬山禅寺把生父接回帝都,于是便有了乾隆的第三次下江南。谁知乾隆到了磬山禅寺,却得知生父已经圆寂,乾隆大悲,当场御笔书写“天下第一祖庭”,以寄托对生父的思念之情。如今,乾隆手书的墨宝,还在崇恩寺保留着。

抗战时期,日军攻占宜兴后,曾一把大火将崇恩寺付之一炬,使当年香火旺盛的寺院焚毁殆尽。如今的崇恩寺是于1989年复建而成,并将竹林深处七十多座历代方丈圆寂的石塔整修出来,这也是全国目前保留最大的石塔陵。这几年,崇恩寺院历史上著名的“禅院十景”,也已修缮完毕,并对外开放。

作为佛门之地,磬山崇恩寺至今仍保留着清净、禅意的境界。寺院免费对外开放,不收门票。寺院的正殿严禁游客进入烧香,香客们只能在寺院“天王殿”外的广场上焚香烧烛。寺院外面的广场除了修有停车场,竟然没有一家店铺,香客们想要进香焚烛的话,可以在广场上供奉香烛的柜子上随意拿取,不收一分香火钱。在这种没任何商业气息的氛围里,才能让人充分体现对佛的敬仰之心。这样干净、又如此亲近大自然的佛门圣地,恐怕在国内不多见。

在湖父,不仅进入磬山崇恩寺不收门票、烧香不收钱,就是你到了湖父旅游,还能坐上免费的公交班车。湖父镇的免费旅游大巴共分22个站点,覆盖了全镇所有的旅游景点,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的游客,坐上旅游大巴,就能逛遍整个湖父镇,当然也包括磬山崇恩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教的禅意,本身就是让人得到心灵上的升华。磬山崇恩寺,依托它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和湖父优美的环境,能让每一个去的人,来一次“浴心”的旅程。

旅游攻略

位置:江苏宜兴湖父镇

交通高铁——坐宁杭高铁到宜兴站下,出站口有湖父镇专门开设“湖父旅游免费公交”坐车至磬山崇恩寺下

自驾车——锡宜高速宜兴西或宜兴出口下,沿指示牌走15公里或8公里就到湖父

住宿:寺院附近有湖父最大的民宿聚集地——篱笆园农家乐

Hash:434443eabd46f8a01b6faae36ac4df9d459290a7

声明:此文由 陆建华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