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遗韵、瓒声不绝!倪瓒纪念馆焕新开馆~

倪风逸品留清韵

高士风姿永流芳

12月10日下午, 倪瓒纪念馆开馆暨倪瓒文化云空间正式启动开放。副区长保海燕,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倪氏宗亲会、倪云林研究会相关人员出席了开馆仪式。

保海燕在致辞中表示,倪瓒文化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是锡山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窗口。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倪瓒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多次对倪瓒纪念馆和倪瓒墓园进行修缮提升。本次倪瓒纪念馆的重新开馆,也将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传承文化、交流文化的重要场所,为无锡厚植文化底蕴、擦亮文化名片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传席、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张曙峰、副区长保海燕、市文联副主席卢俊峰共同为“倪瓒纪念馆”揭牌

▲《苔痕树影图》复刻版捐赠仪式

▲《倪氏族谱》捐赠仪式

正式开放的倪瓒纪念馆和

倪瓒文化云空间

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跟着锡小妹

一起“云”参观吧

为进一步加大对文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展现倪瓒璀璨的艺术魅力,东北塘街道依托市级文保单位建宁府会馆旧址,对倪瓒纪念馆本体和倪瓒墓进行整体修缮改造,本着 “格调雅致、格局新颖、格式多元”的理念,重新设计馆内布局,对倪瓒的生平介绍、逸闻趣事、诗画作品、艺术成就、后世评价等内容进行分室展列。

人物简介

倪瓒:

初名倪珽,字元镇,号云林,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擅长诗、书、画,号称“三绝”,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

本次重装开馆在原有书画作品、实物图片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以优化方式、科学手段,全方位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打造倪瓒文化云空间,新增线上微信小程序,链接全要素内容,形成大数据“云纪念馆”,强化观众互动融合新体验,更具可视性和可感性,传递文化内涵和受众辐射。同时以 “1个主视频+4个分视频+1个幻影动画+1个触屏一体机+1个互动古琴+多个投影立柱”多媒体展陈设备,虚实结合还原倪高士生活场景,多角度展示倪高士早、中、后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共同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庭院中,以竹为景,缀以奇石,流水潺潺,鸟声阵阵……也应了倪瓒造园艺圣的美誉。赏香道茶道意境,听箫声凄清,鉴诗词诵读,品美食味道,看挥毫泼墨,让倪瓒纪念馆更具情怀,更有温度。

开馆仪式后,与会嘉宾还前往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参观了 “诗意云林——当代全国倪氏书画名家作品展”,并参加了 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展学术研讨会,深入研究“倪云林”艺术思想的宝库,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异常活跃,由于受疫情影响,研讨发言采取现场发言和在线视频发言两种形式,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作开场白主旨发言。现场专家评委还对本次画展作品通过在线视频点评。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8篇论文,这些论文就倪云林及元代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展开,内容主要涉及倪云林的绘画美学思想、倪云林对当下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倪云林对当代美术发展的意义三个方面。围绕这些内容,研究者以自己的实践和深入的学习探讨提出了独到的艺术见解,获得现场嘉宾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倪云林”是锡山文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深刻印记。此次研讨会通过深入研究倪云林艺术思想的宝库,延绵中华千年艺术文化之源流。借力全国美术理论研究资源,进一步发掘锡山独特人文魅力,把倪云林这一世界文化名人宣传好,擦亮锡山文化品牌,为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建设提供更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

▲参观作品展

下阶段,锡山将以更高度的文化自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畅通多方交流合作渠道,在 馆际交流、展览展示、文创开发、倪云林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与省市各级单位、专家学者们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倪瓒纪念馆主阵地和倪瓒文化云空间的宣传教育作用,擦亮“倪瓒”这张特色文化名片。

文字:殷奕丹

摄影:殷奕丹

编辑:殷奕丹

审核:过晶

发布:殷海琪

在看需要您来点

鼓励一下

赞完再走

Hash:382fef8bec95cdf0739a76f03cd6e7b4add8a74b

声明:此文由 我们的市井故事567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