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新活力㉙|悦贤小学:继承百年历史,突出“书院文化”特色

【老校名片

学校:花都区花山镇悦贤小学

创办时间:1873年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两龙南街2号

校训:尚公 尚武 尚能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有一所因百年书院而得名的学校——悦贤小学。从1873年悦贤书院创办起,学校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悦贤小学的师生们正以不断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示范性强、教育质量高、富有特色的广东省规范化学校。

历经百年沧桑:革命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悦贤小学办学前身是悦贤书院,此后几次变迁,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

悦贤书院是当地庠生王熙光、王廷南、严敏修等于1873年发起创办,1902年更名为“悦贤高等小学”,1949年至1963年曾改名为寨边小学分校,1965年更名为农场小学,将校舍并入花山中学。

悦贤小学旧址

1980年5月重回书院旧址,在两龙圩鸡行岭西面山坡上新建校舍,更名为悦贤小学,意谓继承悦贤书院的悠久历史。

悦贤小学历经百年沧桑,其中涌现出不少抗日救国的革命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革命“斗士”刘伯强曾任悦贤高等小学校长,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到各村农会布置工作,被叛徒出卖暴露身份,遭到敌人严刑拷打,企图迫使他交出花县共产党员的名单。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活埋于南村竹园,年仅27岁。

悦贤小学旧址(二)

1923年,校友陈道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回到花县开展农民运动,创办育群小学。他带领师生发动农民参加农协会。当年年底,中共花县支部成立,陈道周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陈道周任南海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广州起义爆发后,为配合广州起义,他率领农军攻占大沥圩后,遭民团2000多人包围,在掩护主力撤退的过程中中弹身亡,年仅28岁。

焕发现代活力:积极挖掘“书院文化”精髓

如今,悦贤小学已经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51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实现教学平台全覆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悦贤小学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校教师59人,副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12人,二级教师9人。本科学历以上50人,大专学历9人,参加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1人,区、镇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人。

近三年来,教师团队中有8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次获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指导员奖励,获得全国、省、市、区教改科研论文与教学设计奖励28人次。

悦贤小学的“悦贤书院”牌匾

百年岁月发展中,悦贤小学以“书院文化”为特色,秉承悦贤书院“尚公、尚武、尚能”的办学宗旨,融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现代思想,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和“以体育德、以体健美”的体育育人思想,努力创建体育特色,为学生搭建发展和创新的平台。学校连续多年获得花都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在本地区有着较高的声誉。

女足教育尤其体现学校的教育成果。2002年,悦贤小学以女足训练为基础,开设了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和2004年,悦贤小学女子足球队均获“达能少年国际杯”女子足球赛花都赛区第一名、分获广州赛区第七名和第五名,2005年获广州赛区广东省第二名,2006年获广州赛区广东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他体育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举重、柔道、田径等项目,为国家、省、市、区运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悦贤小学的“一训三风”

悦贤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悦贤小学要把“书院文化”精髓融入到学校的管理、课堂、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中,用特色文化引领,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使百年学校不断焕发新活力。

【记者】杜玮淦

【作者】 杜玮淦

广州教育头条

Hash:59d160cd087616525329ae6bd78c65a08f817c3f

声明:此文由 南方Plus客户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