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鼋头渚:浮光掠影忆江南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初秋,一场大雨过后,太湖鼋头渚开始变得凉爽。九月江南,依然是春日般的柔风,一艘木船,一支摇撸,载着诸亲,慢悠悠驶向荷塘深处。

采莲、赏荷、听雨、品茶,琴声若有若无,雨打在荷叶上,啪嗒啪嗒,惊醒水草小麻鸭……这一场景再现《天龙八部》第十三回,阿朱、阿碧操着吴侬软语,在水榭听香指点群豪的美妙。好一个江南太湖美!

北方铁骨铮铮的汉子,到了南方不由自主的变得细腻而做作,江南水乡的时光轻柔曼妙容不得喧哗。矗立鼋头渚,隔着太湖望苏州,时间又倒回百年前,高楼林立无锡新城反而恍若隔世的海浮光掠影,沿岸漫步,踏入故人眷恋的风景

鼋(yuan)头渚,顾名思义,这个岛的形状像“鼋”头部。传说,鼋是龙和鳖所生,呈龙头龟身凤爪鹰尾。很久以前,太湖经常泛滥,龙王不忍心看到当地人受苦,便派遣自己的儿子“鼋”来普渡众生。“鼋”在现实中是存在,长得类似鳖,重量可超过100公斤;鳖吻长而尖,鼋无尖吻嘴圆;鳖的外形呈扁圆,鼋的外形却是正圆。南方人俗称“团鱼”,又是团圆,又是“余”,十分吉利

鼋头渚和无锡城的地域关系若近若离,由于景色超赞,百年前,当代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此营造私家花园。始建于1918年的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形成鼋头渚风景区的雏形。

大多观光客对鼋头渚春日里的浪漫樱花记忆深刻,岂不知这里的秋色同样楚楚动人。“太湖明珠·水韵无锡”,鼋头渚将才举办了渔家风情节,今年以“秋色染城尽斑斓、秋波盈盈爱满河、秋韵禅意释人生、秋风皱水诗成行、秋水跃动羞意掩”,这五个主题展示出无锡丰富的秋季旅游产品。

这回,次仁君试着用镜头代言,捕捉着其中珀丽的点滴,轻轻揭开鼋头渚秋天的面纱,看看烟波浩渺深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胜景!

苏州评弹

男人内敛,女人温柔,琴声悠扬,曲调委婉,二泉映月仍凄凉……

在书码头,登上一艘船,听到了苏州评弹,由此领略到了老苏州的“声色”之韵。《太湖美》用吴侬软语唱出来,骨头要酥掉了!

苏州弹词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兴,西不过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也超不过上海松江。地域小,艺人多,听众要求不一,迫使艺人在创新书、新腔、新的表演风格等方面去作各种探索。

打小听着秦腔长大,那种声音基本靠“吼”,像是要与生活展开无休止的争斗。然而苏州评弹的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轻声细语是游刃有余的自在与快活,太湖水赋予无锡人太多的柔情蜜意,其韵律中少有慷慨激昂,更多的是情深意长!

鼋头渚第一幕,将我们带入江南水韵温柔乡。

雨中参拜广福寺

撑着一把伞,穿过一片浓密的竹林,伴着一从从彼岸花,沿着石阶,登上一处高地,看到了广福寺。大殿一幅金字楹联:“开清净门大地群生归正觉,登欢喜地普天世界证菩提”。历史上记录鼋头渚最早的文字源于这所寺院。

萧梁时(公元502~557年),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在这之后,广福寺屡次兴废,直到1925 年秋,由量如和尚向乡绅杨翰西募化山地十亩又重建。取“广土众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名“广福寺”。

雨打芭蕉,钟有余馨,仁王肃穆,佛相庄严,巡拜佛堂,忆念南朝皇帝的悲心,轮回转了近两千年,加持却未曾断绝。

鼋头渚第二幕,还一个清净世界。广福寺祈福,好运常有!

历史悠久的一所疗养院

和鼋头渚景区一桥之隔的中犊山岛坐落着太湖工人疗养院,今天在这里下榻。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推开窗,站在宽敞的阳台,隔着太湖水,是无锡城的繁华。晚风撩拨着草木芬芳,大自然如兰一般的吐息夹杂着浓密负氧离子,让人睡意浓浓。倒在床上,伴随着螟蛉的吟唱入眠,竟然一夜无梦。这个小岛实在太安逸!

中犊山岛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创作和隐居之处。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民国期间,无锡民族工商业者陈子宽、荣鄂生分别在此建有“子宽别墅”、“小蓬莱山馆”,其中小蓬莱山馆至今尚存。1947年,钱钟书的父辈建设二泉桥,连通中犊山与鼋头渚。1948年,蒋介石夫妇从南京前来游览中犊山。

建国后,全国总工会选址中犊山建成华东地区第一所工人休养院。叶圣陶曾在其《游了三个湖》一文中记载此事。疗养院建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著名人士纷至沓来。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杨振宁、梅兰芳也曾来此参观视察……

太工疗养院是一所集医疗、酒店、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拥有客房床位达600多张,可同时供800多人就餐,并围绕健康养生,充分考虑客人的个性化健康,提供营养餐、药膳等健康菜肴。

鼋头渚第三幕:小蓬莱,身心治愈之所!

海上有仙山

鼋头渚最高处建有舒天阁,登上顶层,向东眺望,感叹太湖大得无边无际。然而距离鼋头渚不远处亘横着三座风情小岛更加迷人,上面亭台楼阁,曲径流水,在薄雾中散发着仙气。马上想起古人的那首名篇:“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想必那里藏着唐明皇的秘密,一定要上去看看!

太湖翔凤号是一艘木头帆船,船长扬起风帆,拨动船舵,吱扭吱扭地向仙岛缓缓进发。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心情,站在船头,秋风拂面,想象着乾隆帝六下江南的英姿飒爽,或是高中状元锦衣还乡的意气风发……此时一位古装美女,在船舱拨弄琴弦,奏出一曲《平湖秋月》,直击游子内心的最柔软,将气氛推向高潮。

弃船登岸,再回首,已经与凡尘俗世隔离,此地已经是玉虚圣境,能够到此的游人也算得上是半仙。

围绕着小岛转悠,被巨大的佛像群造像之美所惊呆。卧佛安详,金刚魁伟,善男信女虔敬,这里体现着佛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之重。然而,这里同样也是道家的胜地,最高处的一尊宝塔被称作凌霄宫,专为玉皇大帝而修。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有极乐世界,是自在与放松;两种相近思想的完美相融得益于国人对智慧的笃贞,人间最漂亮的地方,总想着让神佛们去居住。

鼋头渚第四幕:上天入地求之遍,仙山胜境在人间。

水上激情

坐着高速艇回归游船码头,不消10分钟,平静湖面只是来来往往,未免单调,总有些年轻人会选择刺激。

来往于仙岛之间的交通工具除了七桅古帆船、快艇,还有一艘“太湖飞鱼漂移艇”,它的时速可以达到80公里/小时,并且能在高速航行中完成蛇形前进、360度旋转、船头探水等令人肾上腺素飙升、尖叫不止的惊险动作。

摄影:Anna

好吧,有这么刺激的项目,达人岂能放过?

一圈下来,果然个个湿漉漉,双腿发软,连头发都有了大风的造型。

鼋头渚第五幕:让人尖叫的漂移。

江南兰苑

兰苑体现着无锡人的雅趣与细腻。君子如兰,爱惜它、打理它的往往是男性。

1989年建成的江南兰苑,春季举行了开园仪式,并举办中国春季兰花展览。江南兰苑集中了大量的上品兰花,收集了大量历代名人字画,辟有静谧、淡雅的休闲场所,有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意境。

无锡育兰历史悠久,清代已兴盛于民间。鼋头渚南部山坡地,山石嶙峋,溪涧曲流,树木葱茏,是兰花的上佳栽培区。

青瓦粉墙、江南式庭院建筑的兰苑收养180多种兰花,数千盆之多,内还设有国香馆、留香亭、流芳涧、香帘,以文徵明、郑板桥、吴昌硕等历史名人的兰花画刻装饰,专门摆放一些名贵品种。

鼋头渚第六幕:男人眷恋的花园。

鼋头渚在明代以前已为游人们所向往。茂林修竹、悬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交相辉映,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游玩,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摩崖石刻,赞美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的宽阔胸怀。

民国初年,无锡人杨翰西在此购得60亩山地,对鼋头渚进行最初的开发,开始建构“横云山庄”;1925年,杨翰西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阁”。鼋头渚地区还有王心如在1927年建的“太湖别墅”;1928年陈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郑明山建的“郑园”,以及何缉伍和蔡缄三的“退庐”……

他们以真山真水建园,把私家园林建的三分人意七分自然,久而久之,这里成为欣赏太湖水的绝佳处。

1958年郭沫若畅游太湖,在鼋头渚留下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

伴着兰花的幽香,坐在国香馆,喝完一杯清茶,结束了鼋头渚之旅。回想这场渔家风情节,办得形色味韵俱全,离别之际,难免依依不舍。北方的汉子,招架不住江南的温柔,呆的久了,眼泪会变得脆弱!此时竟然对乾隆帝的魂牵梦绕深有体会。

鼋头渚古韵悠长,却是江南!

Hash:1932458e0e2b22f3f1dcd4bf60894765937e59cd

声明:此文由 尼玛次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