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烫头的那个于谦为何能打赢北京保卫战?

不烫头、吸烟的于谦(那个时代烟草还没有发现,所以说相声的于谦穿越回去也要改爱好)堪称是明朝中期的中流砥柱,他指挥打退了瓦剌大军拯救了大明王朝。

可于谦大爷真的不是军事科班出身,在杀人放火战阵指挥上绝没有也先内行。他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捧哏,不,捧人,能把最内行的人放到关键位置。

于谦从担任兵部尚书的八月二十日开始,在五十天左右时间内突击提拔、平反了60多名将领,为打赢北京保卫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指挥班子。于谦捧人不看人品,只看能否胜任,一向走巴结、送礼路线的孙镗被他重用(孙镗走的是越南太监金英的路子,这事杨洪都知道),成了新的三千营负责人。

在边境上奋战了40多年的老将杨洪(他在永乐皇帝即位时就在边境上当军官,土木之变时他是宣府的正牌指挥官,就是他把明英宗挡在宣府外)因为经验丰富也被紧急调往北京,充当了于谦的参谋长和机动部队指挥官。

在所有的人事任命中,石亨的任命最为大胆,这个最终坑死了于谦的武将当时还在监狱里。石亨在当年七月中旬也先攻打大同的战役中捅了大娄子,他是明军的希望之星,却在阳和口之战葬送了明朝一个侯爷一个伯爵(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自己一个人逃出生天。

被瓦剌骑兵干掉的西宁侯宋瑛是永乐皇帝的女婿,武进伯朱冕也是靖难功臣之后,两个勋贵家族都把石亨看成是罪魁祸首。此外正是以为这次惨败明英宗才有了从大同转移的念头,因此石亨也成了土木之变的“背锅侠”。于谦不但重新启用了石亨,还任命他充当北京防御战的总指挥。

同样被于谦从大牢中提拔的败军之将还有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他出狱后不久就带着援军奔赴紫荆关

十月四日也先大军到达紫荆关北空地,十月五日早被明英宗重用的女真太监喜宁帮助也先大军进入紫荆关北口,紫荆关守军主力和瓦剌大军在野外进行了四天对峙。瓦剌大军凭借兵力优势在崇山峻岭中找到了突破口,突然攻到了紫荆关,当时守军只有十分之一在岗,面对强敌几乎要崩盘。

改变战局的关键就是韩青,他带着百余名骑兵突然攻入瓦剌军阵中央。为了消灭这个“刺头”,瓦剌骑兵用上百倍的优势兵力围攻了足足四个多小时,韩青在全军覆灭后自杀。

韩青的牺牲让明军大部队重新布防,在劣势兵力下又阻挡了瓦剌大军四天。四天后瓦剌军通过绕到紫荆关背后破关,守将孙祥在巷战中殉国。

十月十一日也先以累死大量战马为代价来到了北京卢沟桥,希望可以一战收复“故都”。

不烫头的于谦也调配好了所有守城将领和他PK,明军守将责任划分是:武清伯石亨防守德胜门,都督陶瑾防守安定门,广宁伯刘安防守东直门,武进伯子朱瑛防守朝阳门,都督刘聚防守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防守阜成门,都指挥李瑞防守正阳门,都督刘得新防守崇文门,都指挥汤节防守宣武门,城防总负责人是石亨。

这些于谦突击提拔的将军们在北京城给了也先一个深刻的教训,证明了不烫头的于谦也是捧人的大宗师。

Hash:2aad5d3b2e815f129cc2869ec701699445a3fc5b

声明:此文由 看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