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龙泉窑丨官民并举
明代的龙泉窑仍旧进行大量烧造,从传世实物来看,现存明龙泉器物较多,其次是南宋龙泉青瓷。至迟从元代至治年间开始,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直至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龙泉窑一直是皇室用瓷的主要产地之一[2]。宣德以后,景德镇御器厂多仿龙泉瓷,此后龙泉窑为宫廷烧瓷活动减少,成化以后就基本停止为宫廷烧瓷[3]。
明洪武 龙泉窑青釉刻花云龙纹盘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 龙泉窑青釉暗花大盘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M6宋晟夫人叶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永乐 龙泉窑刻字垫托残件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明代龙泉窑的官府窑场,但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的考古发掘显示该窑址官样瓷器和民窑瓷器共存的关系及几件永乐时期“官样”铭记印花模具,对探讨明代早期龙泉窑的瓷业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大量明代洪武至宣德时期的高质量青瓷,器型和纹饰与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相同,[4]符合《大明会典》卷一九四洪武二十六年“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的相关记载,说明该窑场确实为宫廷烧造过瓷器。明代龙泉窑贡奉朝廷的精品皆厚胎厚釉,釉色青绿,器物造型浑厚,尺寸多大于元代。
明代 龙泉窑青釉执壶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 龙泉窑青釉带盖梅瓶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青瓷常见器物有碗、盘、杯、执壶、盒、罐、瓶、炉、砚、烛台、凳等,继承前代的制瓷工艺,胎釉的质地变化不大,胎呈灰白或灰色,大部分瓷器只上一次釉,釉层稀薄,少数瓷器釉层较厚,釉色较深,多呈青绿或豆青色[5]。瓷器装饰较为丰富,纹饰题材有菊花、历史故事、枇杷、桃、芭蕉、葡萄、古钱纹等,除菊花、历史故事外,多不见于元代。装饰技法多采用刻划、模印和镂雕等,满花多见,贴花几乎消失。早期的垫烧方法多样:壶、罐类大器削足垫烧。碗、盘、洗类涩圈垫烧,裹足圆润规整,涩圈较宽,距离圈足壁稍远。小碗、炉类外底垫饼垫烧。其中涩圈垫烧已成主流,器物外底可见涩圈,圈足裹釉。
明代 龙泉窑青釉梅瓶 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俞通海夫人於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代中期龙泉窑青瓷主要器物有碗、“顾氏”铭碗、盘、盆、瓶、尊、执壶、高足杯、瓷塑等。撇口折沿盘、洗、筒式炉和玉壶春瓶等为本期主流产品。器物胎体厚重,釉色以青绿为主,釉层有厚薄之分,釉层薄者多,不如早期肥润。纹饰以缠枝莲纹、人物故事多见。吉祥用语和人名款多出现在本期。“顾氏”款多见。装饰技法以刻划花、戳印、剔地刻花为主,也有雕塑、镂空等工艺。中期的碗、盘类多用带凹洞的泥质垫饼,外底点釉多见,也有全刮釉。足端斜削裹釉。大盘足径变小,外底点釉面积也变小。
明代 龙泉窑青釉碗 南京丁墙村郢国夫人樊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代中晚期以后,龙泉窑逐渐衰落。此时的主要器物有碗、盘、盏、盂、高足杯、罐、瓶、炉等,器物品种锐减,胎色较灰,质地略松,釉层薄,釉色青灰或绿褐,纹饰较少,只有简单的刻划花。
明代 龙泉窑青釉卧足碗 南京铁心桥唐家凹张文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代 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 南京铁心桥唐家凹张文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清代的龙泉窑成为普通的民间窑场,不再为宫廷烧造瓷器[6]。但是,宋、元、明代的龙泉窑青瓷,渐成为清代宫廷收藏的对象。康熙皇帝六十岁举办“万寿庆典”时,皇子的贡品中就包括龙泉窑青瓷。乾隆时期以龙泉窑青瓷作为贡品的记录更为多见,乾隆皇帝还写过五首关于龙泉青瓷的御制诗。清代景德镇御窑场继承明代仿龙泉青瓷釉瓷器的旧法,以景德镇制瓷工艺满足了宫廷对这类青釉瓷器的需求。
注释:
[1]“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大明会典》卷一九四,“陶器”条,明万历十五年内府刻本)。“天顺八年正月,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明宪宗实录》卷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勘本,第17页)。
[2]王光尧:《明代宫廷陶瓷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159页。
[3]沈岳明等:《龙泉窑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学术座谈会纪要》,《文物》2007年第5期,第94页。
[4]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碗、盘、执壶、壮罐等的造型,与为皇宫烧造瓷器的景德镇窑场的同类器相同;在纹饰上,两窑也有极大的一致性,说明两地窑场可能使用了同样的官样。参见王光尧:《从大窑到故宫—元、明皇宫用龙泉青瓷产地的确定》,《紫禁城》2007年第5期,第157页。
[5]“明代龙泉青瓷的特点是釉层玻化程度较深,故透明度较高,表现光泽亦较强。釉的色调或则绿中带棕,接近艾绿,或则黄中带灰,二者都很不悦目。形成此种釉色的原因,可能是很复杂的。据《Modern Glass Practice》的记载,啤酒瓶玻璃的棕黄色调主要是硫、碳着色,而铁质的存在则使此种玻璃带有绿色。明代龙泉青瓷釉色的成因可能与啤酒瓶玻璃有相似之处。”参见周仁等:《龙泉历代青瓷烧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第140页。
[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龙泉地区发掘的结果表明,龙泉青瓷到了清初就完全停产了。参见朱伯谦:《龙泉青瓷发展简史》,浙江省轻工业厅资料,1962年。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艺术与考古】
【艺术与考古】致力于古代艺术品鉴赏与资料分享
Hash:846246a2c709a47e35020447ac2b7ecc955505d2
声明:此文由 古董面面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