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旁吃烧烤,杂草丛生无人管理!东阳一烈士陵园让家属痛惜

烈士陵园中,有一块纪念碑是纪念已牺牲40年的奚益明烈士的。据其哥哥回忆,弟弟牺牲消息传来时,“我父亲还是比较开明的,他说了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战斗总会有牺牲’。”大概20多年前,巍山镇工作人员曾找到他们家,提出可以把弟弟的墓碑安放在巍山屏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但需要交3000元。最后,是家里的大哥出了这笔钱。

巍然不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座血肉筑成的路标;它浓缩着血写的历史,激励着后人奋勇向前。

这里本应该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然而近日,有读者向钱江晚报反映,位于东阳市巍山镇的巍山屏抗日纪念碑涂鸦满墙,一墙之隔的革命烈士陵园内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成了一片荒芜之地。

近日,钱江晚报记者去实地进行了调查。

被到处涂鸦的抗日英雄纪念碑,甚至有人在这里吃烧烤

巍山屏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东阳市郊的巍山镇,距离东阳市区有20多公里。

这一天天空中下着瓢泼大雨,窗外传来了丝丝凉意。记者驱车从杭州出发,走诸永高速公路行驶到歌山收费站,再沿着歌胡线一路行驶了约20多分钟,看到路边出现的“黄西塘村”标志时,就到了通往巍山屏的一条山路。

这条盘山公路有些陡,路面仅能容纳两车勉强交会。两旁覆盖着参天大树,雨后的地面上散落着片片落叶,透着沧桑。

7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寇侵占东阳,第三天就派兵占领商贸重镇——巍山,并在眼前的这座巍山屏上屯兵,日夜监视巍山周边乡村。据点里的日军,隔三差五下山扫荡,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当地民众奋力抵抗,甚至流血牺牲。

后人为了纪念这段特殊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在山顶修筑了一处人字形“巍山屏抗日英雄纪念碑”,在纪念碑旁还设置了一处烈士陵园。附近一些村民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每年学校、单位等会组织在这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不过,在这座纪念碑的底座下方的小屋,记者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正面的一扇铁门已经被踹破,倒在了一旁,而纪念碑内部的白墙上,则被人涂满了各种“打卡”字样:比如“XX到此一游”、“祝XX考上XX学校”,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表白爱意的话语。落款的日期跨度从七八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年四五月份。

与纪念碑一墙之隔的,就是巍山屏革命烈士陵园。钱报记者注意到,陵园基地南北40米,东西30米,合计120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南大门内建竖着肃穆而雄伟的碑坊,横额为“东阳市巍山镇革命烈士陵园”,中部是“百世流芳”,面朝革命烈士纪念碑一侧是“浩然正气”四个大字。

陵园内,长着半人多高的杂草,满是荒芜,几棵松树横七竖八地围成一圈。

正前方孤零零地竖着七位革命烈士的墓碑,他们有的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有的在保卫边疆中壮烈牺牲,有的英雄事迹已近模糊。

烈士家属:当年交了3000元,希望现在有人员能够管理起来

供后人瞻仰和缅怀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为何会变成如此景象?钱江晚报记者随即来到巍山屏脚下的黄西塘村。

说到巍山屏革命烈士陵园如今的遭遇时,几位村里的老人一声叹息。“以前村里还专门有人会去定期打扫陵园,纪念碑的铁门也是完好的,现在真的算是无人管理了,前段时间我上山,还看到纪念碑底下有露天烧烤的痕迹,吃过的串串随地乱扔,他们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吗?”78岁的楼阿婆告诉记者,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其实留存着不少抗战遗迹。“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巍山,在巍山屏顶之东、南、北各构筑一座炮台,还四周挖了战壕,现在山上还有一些碉堡和战壕的遗迹。”

据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巍山地区建立中共巍北区临工委和巍山区临工委,是东白山革命游击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49年3月,浙东游击纵队主力数千人在巍山会师,依靠人民群众,利用巍山屏有利地形,阻击围剿会师部队的国民党军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村里的老人们说,这座抗日纪念碑和烈士陵园是二十多年前建起来的,成了当地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位村民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加盖公章以及双方签字的“协议书”。从这份协议书中可以看到,早在1995年,当时巍山镇就准备在巍山屏公园建设一座抗日战争纪念碑。经过巍山镇政府与所在的黄西塘村村委会协商,建成后镇政府委托黄西塘村管理纪念碑。

此外,镇政府今后如果需要在巍山屏公园土地上建设任何项目,都必须取得黄西塘村同意才可以建设。

黄西塘村一名村干部告诉钱报记者,虽然当时镇政府委托黄西塘村来管理抗日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但是因为没有任何资金,都是村里的老人义务做这些事,如今老人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过世,就没有坚持下来。”

烈士陵园中,有一块纪念碑是纪念奚益明烈士的。1979年3月,他在中越边境牺牲,只有21岁。记者随后驱车赶到了奚益明烈士的老家——巍山镇施家田村,找到了奚益明烈士的胞兄奚明亮。

想起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长眠于中越边境,年过六旬的哥哥非常伤心,“他这一走,都40年了。”奚明亮还清晰记得,弟弟牺牲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地里收割麦子,“我父亲还是比较开明的,他说了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战斗总会有牺牲’。”

奚明亮说,大概20多年前,巍山镇工作人员找到他们家,想把弟弟的墓碑安放在巍山屏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但需要交3000元。“钱最后是我大哥出的,纪念碑放在巍山屏烈士陵园,也算是给家人的一个念想。”

去年,奚明亮带着弟弟的战友去了一趟巍山屏烈士陵园,发现烈士陵园内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既然这里设立了烈士陵园,还是应该有人员能定期来管理。”奚明亮说。

当地部门回应:已着手整改

钱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09年4月,就有市民反映巍山屏上的纪念碑、陵园失管现象,该市民表示,“加强对烈士陵园的维护和管理,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随后,钱报记者来到巍山镇政府了解情况。该镇纪委书记向记者表示,2012年左右,他曾分管过民政工作,当时争取了资金把裸露的纪念碑外立面刷成了暗红色,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后来因为岗位调动,这块工作不再是他负责。

在他的引荐下,记者找到了该镇一位姓厉的副镇长。记者把巍山屏烈士纪念设施失管现象跟她反映时,她表示“并不知情”,她说自己今年5月份才接手这块工作。

钱报记者查阅了2015年8月浙江省民政厅印发的《浙江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根据烈士纪念设施的纪念意义和建设规模,对烈士纪念设施实行分级保护管理。烈士纪念设施分为:(一)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二)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三)设区的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四)县级烈士纪念设施”。同时提到,“未列入等级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保护管理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进行保护管理”。

换句话说,像巍山屏抗日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这一类未列入等级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应该“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保护管理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进行保护管理”。

次日,记者向东阳市民政局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构改革之后,这块工作已经移交至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记者随即赶到了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位姓张的科长向记者明确表示,“巍山屏抗日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并不是在名册里,如果在名册里我们每年都有专项经费和固定人员进行维护管理。”并表示会将记者反映的问题跟当地镇政府了解。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东阳时,接到了巍山镇厉副镇长的来电。她告诉记者,第二天她就去巍山屏抗日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了解情况,确实看到如读者反映的问题。

“这一处纪念设施当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筹集修建,但因为并未列入各级名录,所以没有专项资金来维护。”她说,“我们先把纪念碑底座的涂鸦墙面刷白,对陵园内的杂草进行清理,下一步会考虑如何进行长效管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蓝震 吴崇远 文/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ad973828fdcd5b1f8fb1a5cf64166c60c56a8fd9

声明:此文由 发现东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