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起眼的古墓, 墓主人是太监, 虽已经被盗, 仍有两个重大发现

在我国古代,不仅皇帝喜欢给自己建造奢华的陵墓,并把巨额的陪葬品带入墓中,就连家境殷实的普通百姓,都想在自己死后,能有不少陪葬品。正是因为这样,就催生了一个见不得光的行业,那就是“盗墓”,盗墓者也被称为“摸金校尉”。

今天作者要说的不是帝王陵墓,而是一座不起眼的古墓,墓主人是明朝的一位太监。别看这座古墓规模不大,与那些奢华无比的帝王陵墓没得比,但墓中的两个重大发现,价值不亚于任何皇陵。究竟在墓中发现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010年,在南京的一处施工现场,发掘了一座明代砖室墓。经过考古学家的挖掘,在墓中发现了塑料袋等现代用品,证明此墓已经被盗,且时间不是太久远。为此,专家们继续进行抢救性的挖掘,看是否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墓中仍有不少陪葬品遗留,包括水晶饰品、银钗及陶壶等。更让专家高兴的是,墓中有完整的墓志铭,被称为“寿藏铭”,通过专家的解读,得知墓主人是明朝的太监洪保,曾跟随郑和一起下西洋。

翻阅史书发现,洪保是云南大理人,13岁进宫成太监。他29岁开始跟随朱棣,是推翻建文帝的功臣之一。也正如此,朱棣派他参与下西洋的领导工作。更令考古学家激动的是,根据时间推算,郑和可能不是七次下西洋,而是九次下西洋,关于这种说法,现在虽然只是推测,却是有很大可能的。

而在洪保的墓中,发现了一个大水缸,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要在墓中放上这样的水缸。经过研究终于搞明白了,这个水缸是用来放油料的,而不是放水用的,它实际上就是“长明灯”,只不过已损坏。

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以及“长明灯”的两个重大发现,对于郑和下西洋及长明灯之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有些古墓虽然曾被摸金校尉光顾过,甚至不止一次,却仍然有可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填补历史上的某些空白,决不能忽视那些被盗过的古墓。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考古》等

Hash:08ad38157a5ebb79673b181230ba545334f1bcd7

声明:此文由 依然一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