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集团打造“云南生活方式”提升文旅品质
不平凡的过往,不寻常的向往。
站在2020年岁末,华侨城集团旗下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世博集团)认真梳理“十三五”发展成就、积极谋划“十四五”开篇起步。
“‘十四五’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世博集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劲头抢抓机遇,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成绩。”世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睿表示,集团将着眼新云南生活方式,构建文旅产业生态链,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云南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时代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攻与守
“疫情为文旅行业按下的‘暂停键’,成为世博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且停亭’。”张睿说。
世博集团从'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诞生至今,风雨兼程、奔跑不歇。特别是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华侨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侨城集团与世博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压力、挑战甚至是质疑,一浪接着一浪地向他们涌来。
今年,在“且停亭”中经过反思,世博集团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新审视来时路,进一步坚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坚守“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世博文脉的韧性和执着。
攻,攻坚克难。
“20年后再出发”,这是昆明世博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杨俊峰对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的简要概括。
回顾历史,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世博园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20多年来,昆明世博园经历了辉煌,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产品类型单一等“后世博”发展难题。在杨俊峰看来,世博园改造提升不仅将完成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还将为中国其他地方类似的传统景区转型升级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新模式。
世博湖景观提升、世博记忆文创群落、云南民族艺术中心、世博之窗小镇、世博文化演艺……2019年12月,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作为华侨城集团“云南大会战”的重要项目集中开工。
“打开大门、融园入城”8个字是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的核心。“未来,昆明世博园将消除与市民游客的‘界限’,从单一的景点旅游逐步向全域旅游转变跨越、从园林园艺主题公园向文旅综合体转型升级。”杨俊峰信心十足地说。
守,坚守绿色。
“这几年我们在景区周边补种了很多植被,一眼望去绿意盎然,这一区域基本恢复到了曾经原始自然的状态。”宜良世博九乡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炳福是本地人,他也是近5年九乡景区蝶变的参与者、见证者。
九乡景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世博集团进入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景区范围从2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实现从单一观光型景区向复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变。如今的九乡景区,游客游玩时间从过去2小时变为2天。
杨炳福介绍,世博集团对景区周边开展了土地收储工作,给附近村民支付了土地流转补偿约216万元,同时,带动他们发展旅游业、脱贫奔小康。
土地流转后,九乡景区并未进行盲目开发,而是着眼于生态修复。“这些地块并不处于景区核心地带,但世博集团还是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央企的社会担当。”杨炳福由衷地点赞。
今年夏天,公司在景区周边的耿家营、马蹄湾两地,打造了夏日荷塘、彩色稻田等景点,成为昆明周边热门旅游目的地,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当地村民乐开了花。
攻与守,这是为新云南而拼搏奋斗的生活方式。
痛并乐
“以成败论英雄,以业绩论高低,以廉洁论功过”的价值观;
“跨越式指标+断崖式考核+市场化薪酬”的改革;
……
这些触及“蛋糕和奶酪”“思想和精神”的字眼,给了世博集团每一位员工痛并快乐的改革体验。
“公司想要生存发展,改革是必然选择。元阳哈尼梯田景区过去作为一个交通进入性差、经营收入模式单一、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半封闭管理的自然景区,公司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所以,只有改革才有生路,只有创新才有活路,只有保护才有出路。”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元阳公司)总经理蒋洪波感慨不已。
2018年,元阳公司落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面对改革,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员工培训。紧紧围绕景区管理、酒店管理、安全管理、市场营销、民族文化等实际工作内容组织学习,在元阳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了一批“世博的种子”。
“他们逐渐成长为有着自我革命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文旅人。”蒋洪波谈道,作为元阳首个文旅国有企业,元阳公司勇担社会责任,不仅为景区多元化、快速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同时,曾经的员工已有相当一部分自主创业,成为景区周边从事餐饮、客栈行业的带头人。
事实上,世博的改革,不仅锻造了一批人,还闯出了一条路。这是落地华侨城集团“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云南改革之路。
其中,华侨城集团实施的“云南大会战”对推动世博集团的改革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与华侨城集团各区域公司的合作、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形成了新的综合竞争优势,世博集团旗下的旅游景区、酒店、旅游交通、投融资、旅行社、园林园艺等板块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世博园提升改造、恐龙谷二期、轿子山、九乡、建水、元阳、巍山等地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建成运营。同时,世博集团快速融入华侨城集团营销体系,市场拓展全方位出击。
“恐龙危机深度体验项目,是我省引进的首个国际一流沉浸式体验高科技恐龙主题影视项目。而飞越侏罗纪,是国内首个重返侏罗纪主题飞行影院。”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昆说,落地华侨城集团的“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后,公司结合实际再加了“科技”这一新元素,从而,为景区产品升级换代注入活力,给游客提供了全新旅游体验,受到广泛好评。
痛并乐,这是为新云南而勇立潮头的生活方式。
和而美
“云南生活方式,是诗意的生活;云南生活方式,是慢生活;云南生活方式,是贴近大自然的绿色生活;云南生活方式,是品质生活更是精神生活。”2020年6月,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期间,世博集团等华侨城在滇3家集团共同举办2020“云南生活方式”短视频大赛。活动吸引了众多云南本土达人参赛,作品充分展示了云南的立体之美、多样性之美、和谐之美,特别是充分展现了云南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充分表达了云南生活方式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这个鲜明主题,参赛的1042条短视频作品,产生的播放量高达2.2亿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世博集团一贯秉持的发展理念。在每个景区建设中,世博集团都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与鸟,和而美地生活。
今年11月,昆明轿子山景区举办了第二届轿子山观鸟节。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景区良好的保护措施,吸引了鸟儿栖居在这个“山水天堂”。
据悉,截至2018年,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鸟类167种,占云南省所录鸟类种数848种的19.69%,占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12.57%。
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副书记李树先介绍,经过最新调查,保护区鸟种已经从原有的167种,增加到了260种。接下来,景区还将继续做好轿子山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丰富旅游业态,融入民族文化、户外运动等元素,为游客带来更为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人与城,和而美地生活。
2017年,世博集团进入红河州建水县。3年来,世博集团旗下依托已经落地的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暨景区建设PPP(政企合资)项目,在朱家花园片区和指林寺片区,对建水文物进行保护修缮、恢复改造、文化填充及建设商业片区和相关配套,同时以PPP项目为主导,综合文化、旅游、娱乐、产业、城镇化5要素,将建水临安古城打造成为国际级旅游特色小镇。
2017年,朱家花园景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擦亮了朱家花园景区“滇南大观园”的招牌;2019年,朱家花园建园108年来首次夜间开放,同年成立了府萃文化创新中心,开设了首个景区跨界经营的蹈距咖啡店,以朱家家训“循规蹈矩”为创立初衷,融合传统茶饮与咖啡制作新潮饮品;2020年,依托建水当地特色紫陶产业的“朱恒泰”百年商号重整旗鼓。
“着眼新云南生活方式、构建文旅产业生态链,我们要走在前。”云南朱家花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波胸有成竹。
和而美,这是为新云南而创想未来的生活方式。
而今迈步从头越。
“十四五”期间,世博集团将紧紧围绕服务云南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为云南打造万亿级旅游文化产业、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而努力奋斗。
世博集团将以“新时代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南亚东南亚旅游业务的探索者”为战略定位,着力构建文旅产业生态链,加快在滇中、大滇西、滇东南等区域的优质资源布局,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打造“云南生活方式”系列产品;推动“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进一步巩固减亏扭亏的成果;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好世博旅游产业链数智化平台(OTM)建设,打造世博旅游产业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运营、融合式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实施,加快在我省旅游重点地区、沿边开放地区、周边省份以及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布局。
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来源 昆明轿子山旅游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马虎
Hash:4c601995090d06d12820724edd2a8329220266ee
声明:此文由 昆明轿子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