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客中心林佳:打造水上旅游产业生态圈,提升上海滨水城市时尚度 | 上海品牌制造者们
▍编者按: 无论是产品还是城市,品牌始终是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奋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四大品牌”正是上海既立足当下,又意蕴深远的布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晨报采访了各行各业十余位努力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从业者。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既有久久为功的准备,又有只争朝夕的决心。
邮轮是19世纪初很多欧洲人喜欢的旅行方式,船越造越大、越造越奢华,渐渐地成为有钱有闲的欧洲上流社会的专属。
上世纪八十年代,邮轮旅游开始逐渐亲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邮轮旅游的行列。即便如此,彼时,邮轮于中国,依旧空白一片。
林佳清楚地记得,直到2007年的那个夏天,Costa“爱兰歌娜号”缓缓驶离,它载着从上海上船的中国籍游客出发,也意味着位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邮轮码头正式开始营运了。
相比现在,当时的爱兰歌娜号邮轮不算大,仅能容纳近千名乘客,但这是国外邮轮首次走进中国,首次开启中国母港运营。
之后,世界邮轮品牌陆续进入上海。而推动这一历史进步的,正是她和她所在的团队——上港集团国客中心。
从零开始,砥砺前行
林佳站在国际港务大厦18楼眺望,红色的步道、葱郁的植被、摩登的建筑,北外滩焕然一新。只是这一刻,她的眼中放佛又看到了12年前灰头土脸的工作场景。
上港集团是上海市重点国有企业,坐拥北外滩1200米岸线,有着全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2007年,上港集团开始码头转型,开展邮轮业务。集团在内部选了三个人,组成了上海港国客中心的市场部,负责邮轮码头推广,林佳就是这“三分之一”。
当时,上港集团认为一个邮轮码头如果建设完成之后再去做市场和招商的话肯定来不及,所以必须边建设边招商。
2007年新年伊始,林佳正式到国客中心报到。当时这里还只是工地,所有的地基都在打,所有的建设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她回忆说:
每天头顶安全帽、脚踩泥泞路上班;办公大楼尚未造好,我们就窝在工地旁一简易办公室办公,后来大厦的地下室造好了,我们得以远离沙土尘埃挪去地下,后来一楼造好了,我们又搬到了一楼。
工地的办公生活是艰苦的。
本来应该西装革履地出入高档写字楼,与各大邮轮公司联络业务的的国客市场部员工们需要每天戴着安全帽上班。
由于办公室过于空旷和简陋,连空调都失去了作用。夏天闷热,如同蒸笼一般,即使坐着不动也汗流不止;冬天又非常寒冷,大伙都裹得密不透风,结果还是生了冻疮。
国际港务大厦的修建比较耗时,因此上港集团在高阳路的房子建好后,团队先搬往了高阳路,暂时告别工地办公。直到2008年国际港务大厦建成,大家才又搬了回来。
苦心钻研,“外行”变“专家”
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影响林佳和同事们的斗志。
由于中国邮轮刚刚起步,世界不了解中国市场,中国游客不知道世界邮轮,她笑道:
当时中国人对邮轮的第一印象,多半是从电影《泰坦尼克号》开始的。
一艘海上庞然大物与富丽堂皇的内部设计,外加浪漫经典的爱情。这个百年前发生在大西洋上凄美的故事,让人们对于邮轮的神秘产生了些许的向往。
林佳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之前从事的也都是行政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当时我们国家在邮轮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人才,大多数人连邮轮是什么都不清楚。”
林佳和她所在的公司要做的,就是将上港国客中心邮轮码头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知道在上海也有邮轮码头的服务,让世界的邮轮公司进入上海,让上海真正进入邮轮经济并从中受益。
那么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要进入新的领域,就必须先把自己变成专家。
为此,作为开荒牛的林佳把每一个国外邮轮公司的资料都翻译后订成厚厚的册子,研究其经营特色。与此同时,还对国客中心的前世今生、历史现状都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全面而自信地向邮轮公司展示国客中心邮轮码头的真正实力。
通过大量功课的积累,林佳把寻找合作对象的目光锁定在了全球四大邮轮公司和十大邮轮品牌范围内。
当时的世界四大邮轮公司为嘉年华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地中海邮轮和丽星邮轮,这几家公司的载客能力在整个邮轮业遥遥领先。
其中,嘉年华邮轮是当年最为庞大的邮轮船队,旗下的歌诗达、盛世公主等邮轮品牌均属于全球十大邮轮品牌。但是,当时这些邮轮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北美与欧洲,亚太地区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对中国市场更是知之甚少。
通过国客中心连续几年的推介交流和营运招商,上海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繁华的邮轮母港。
追溯历史,国客中心所处的这个地方,是上海最早开埠的公和祥码头,中国开埠的第一个码头也在这里,所以,把这里做邮轮母港,或者说作为打开中国邮轮母港的第一扇窗非常合适。
人们常说,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主题,正如同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而黄浦江之于上海,便是最经典的主题。而北外滩对于黄浦江,更有其独有的地理优势。
她说:
以前,人们来上海要去看风景、看夜灯,首先想到的是外滩,总觉得那里的景观最好。那里,既有万国建筑群,又能饱览江对岸的陆家嘴风景。其实,人们都忽略了北外滩。站在这里,人们可以270°把浦江两边的风景看遍。
风景开道,服务护航要吸引世界品牌进入中国、落户国客,仅有风景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吸引客户的,是我们的码头服务。
国客中心的全部主体建筑一直都是以全世界最高标准的邮轮码头来建设的;所有的硬件配套和软件服务,也都是参照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来配备的。
林佳介绍说:
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我们在整个邮轮码头发展的同时,也大力做好对邮轮公司和上游企业的服务。我们与各大邮轮公司都展开了各方面的合作,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今,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总部就设在上港集团的总部——国际港务大厦里。可当初,它在上海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需要从另一个区搬到国际港务大厦里来。手续繁琐,流程不清楚,怎么办?
负责该项目招商的林佳不仅帮他们全权代理了所有手续,甚至替他们当起了“临时工”。
如今,他们公司有近600名员工,可当初总共只有5人。人手不够的时候,我甚至替他们做过前台,帮他们看门。
由于国客中心对邮轮经济的研究比较早,很早就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了。在引进邮轮的同时,他们还设有专门销售邮轮船票的邮轮旅行社,同时还有为船舶供应食品和配件的船舶供应公司,还有就是有船舶代理的公司,可以为邮轮公司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邮轮,林佳和她的同事想尽办法进行推广。上港集团甚至为此专门成立工作小组,研究邮轮经济,特地发行了杂志《邮轮志》,宣传邮轮知识。
在国客中心的积极推进下,歌诗达公司后来又投入了三艘船,皇家加勒比公司更是把他们公司最大的邮轮从北美移到了中国作为首发。公主邮轮、MSC邮轮等都相继到上海开设办事处、办公室,有的甚至搬进了上港集团总部大楼……为整个亚太和中国地区带来了很多惊喜。
随着邮轮业务的推广,中国游客也开始体验到了邮轮所带来的美好,重新定义了邮轮。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人们可以在游轮上品尝24小时不间断的世界美食,观看一场又一场不落幕的表演,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人邂逅、交流,老人、孩子、情侣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天地。
转型发展,打造完整生态圈
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容人们有半点的迟疑和驻足,每一个人都必须在沉浮的浪潮里不断前行,服务邮轮亦是如此。
在林佳和团队所有人的努力下,上港邮轮看到了启航后的希望。
以邮轮业务为依托,近年来上港国客中心通过集聚资源配置、扩大服务范围和抓好平台载体,不断提高上港国客中心的辐射度。
“我们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作为一个功能性很强的企业,是否能在做好自身功能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相关资源,扩大服务范围。”
说起服务和转型,林佳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感受。
国客中心的主体建筑“一滴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北外滩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左边是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高楼大厦,右边是外滩万国建筑群,黄浦江两岸最壮观、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在这里能够同时观赏。透过“一滴水”的玻璃幕墙,两岸的景色美如画卷。
“我们就利用这个景观资源,将国客中心定位为国际品牌发布会的活动场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国客中心成功举行了50余场品牌发布会。前不久,我们还被上海市商务委评为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地之一。”
有了品牌发布的经验以后,上港国客中心继续深挖景观资源优势,成功地将场地功能拓展到公益活动、音乐会和婚礼庆典……上港国客中心的服务从单纯的航运功能,辐射到了商业、公益、文艺、娱乐等诸多领域。
依赖黄浦江,国客中心推出了以邮轮游船游艇为主的“三游产业”运营。2015年,在虹口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北外滩滨江绿地区域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改造,向市民免费开放。
“通过2年的运营,我们发现滨江绿地和上港国客中心相结合,又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今年重点以旅游产业作为载体,在滨江绿地和上港国客中心进一步开发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露天博物馆,并拓展配套的餐饮、购物、旅游咨询等相关服务。”
2018年,国客中心以邮轮码头、滨江绿地、露天博物馆等景观为载体,成功将“上港邮轮城”申请成为虹口区第一个4A级景区,“轮埠揽江”即将成为上海新的地标景观。
对于未来,林佳更有信心。她说:
国客中心未来还将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旅游发展实验区等创新模式和利好政策,利用滨江地理位置及口岸资源优势,以平台化理念,互联网思路思维和金融创新工具,加快水上旅游产业发展和上港邮轮城商业开发,提升北外滩商业集聚,打造水岸联动的滨江高端生活方式,形成完整的水上旅游产业综合服务的生态圈。最终实现水上旅游产业综合运营商和上海城市滨水时尚新地标的两大战略。
编辑|沙情奕
摄影|任国强
Hash:08e89bb5ff81dc9bea388a83fa61f0559c045e77
声明:此文由 周到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