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晓钟”——高平古八景之一的美丽传说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市区南十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称慈教寺。坐北向南,共有三进院落。从中轴线前端起,前为山门和春秋楼,面阔 五间,东西各有翼楼五间。进山门入寺,迎面为毗卢殿,俗称前殿。其后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中殿之后拾阶而上,入后院,有七佛殿(俗称后殿)五间,东 西配殿五间。

进山门入寺,迎面为毗卢殿,俗称前殿。其后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中殿之后拾阶而上,入后院,有七佛殿(俗称后殿)五间,东 西配殿五间。

寺内主体建筑毗卢殿(前殿)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现为宋制。殿宇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外观庄重稳健,檐下柱头斗栱五铺 作,双抄偷心造。补间斗栱为单抄单下昂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与昂几乎完全相同。

毗卢殿、三佛殿是游仙寺的主要建筑和重点文物,堪称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

毗卢殿背后正中,是三佛殿,也叫中殿。原来的中殿内,曾塑观世音菩萨塑像。中殿前后开门,殿内佛像早已不存,只留一座长方形佛台和石壁。中殿殿顶为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前檐下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造。与歇山顶不同,悬山顶因其利于防雨,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多见于民间。

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乳袱用三柱,平梁上用蜀柱、合沓及叉手,原样保留了金代建筑风格。

檐下的柱头看上去形状既复杂又很有规律,据资料记载:这些木构叫做斗拱,毗卢殿的斗拱为五辅作,双抄偷心造。补间斗拱为单抄单下昂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与下昂几乎完全相同,这一形制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太原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中虽有所见,但时间已晚于此殿一百多年,可知创此建筑形制的,游仙寺毗卢殿应是先例。

据资料记载游仙寺的钟声在高平很有名,曾是古八景之一。但却没有听到钟磬之音。抬头望去,在庄严典雅的山门和春秋楼上,也觅不到钟鼓的痕迹

据关于寺中钟声,清乾隆年《高平县志》中有载:唐代有一位叫李通敏,号游仙的读书人,在此地读书时,常因早晨贪睡贻误读书而犯愁。一天夜里,仙人吕洞宾为其托梦,说寺外书房埋有大钟,何不挖来使用?李游仙顿悟,第二天一早,便带领小僧掘地挖钟,不一会儿,果挖出一口高2米、直径1.6米的大铜钟。众人见后大惊,忙帮李游仙将铜钟挂在寺东侧的钟楼上。从此,每天早晨寺内僧人敲钟诵经,周围学子听到钟声后也即起床晨读苦学。其钟声洪亮,声音远播数十里,足以唤醒周围村里的人们。“游仙晓钟”也遂成高平的古八景之一。

Hash:fcaaa2a0330ca42aacbd37c436ffbc7e391d31a4

声明:此文由 晋城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