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必要了解的——通海秀山古建筑群

秀山位于云南玉溪通海县城南。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相传汉之田勾町王毋波始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千百年来,经通海节度使、大理国王段思平等历代的扩建修缮,文人学士、百姓官宦的爱护与完善,遂成为林木丰茂、文采斐然、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主要包括:涌金寺清凉台玉皇阁、普光寺、三元宫、土主庙(田勾町王庙)、万寺宫和白龙寺,山内生长着宋柏,元杉、明玉兰、茶花,也被称为秀山“四绝”。

秀山,位于云南玉溪通海县城南隅,峰顶海拔2060米,垂直高度近200米,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秀山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凉冬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如春。交通极其便利,东汉(公元25—56年间),通海的人行道路西可达于玉溪、晋城昆明方向,东可抵于建水等地,自古就是交通的枢纽。现在,4车道的高等级公路横贯通海,西接玉元高速公路、东连通建(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由县城至秀山景区也可乘坐大型旅游客车,行2公里就可到达。

秀山,始于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时名青山,唐谓秀山,宋名普光山,元、明称玉隐山,清代又恢复了秀山之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名秀山公园。汉元鼎元年,汉武帝封庄跷的后裔毋波为田勾町王,始在秀山辟园林,建古刹。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今尚存田勾町王庙、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七大古建筑群体。秀山,自西汉元鼎元年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沧桑,历史悠久,多元文化积淀丰厚。据《大明一统志》载,秀山是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齐名。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秀山时留下了赞美秀山的诗名,清康熙时,云南按察使许弘勋在《通海邑去序》中称誉秀山“秀甲南滇”。建国后1949年至1979年,秀山公园为滇南的游览胜地,由通海县秀山镇代管,1979年10月至今隶属通海县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局下属的一个单位。登秀山,近观翠林芳草,聆听清泉幽韵,远眺南山北湖峙对,万壑千峰笏立,云山烟霞岚绕,真乃仙韵无穷。秀山寺院构建有致,古色古香。不但有道家(三元宫、颢穹宫)、佛家(清凉台、涌金寺等)、儒家(海月楼、酌花楼等)的和谐融洽,更有各朝代风格独异的楼台亭阁掩映其间。

秀山古建筑群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区。它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汉代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元、明、清进为佛教胜地,民国时期置为公园。经千百年来的扩建修缮,逐步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1987年12月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 秀山公园位于通海县城南,与城相连。出城步行数百步即可登山。山中禅院森森,曲径通幽。秀山公 园经历代修建,构成了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等古建筑群。

普光寺现存殿宇建于元代,正殿屋架为斗拱式结构,呈典型蒙古建筑形式。寺内有元代 为纪念神僧李畔富所建佛塔2座,古朴庄重。东院内就山岩凿有洗钵池,池上方岩缝中泉水 浸冒而出,滴注于池中,叮咚不息。

清凉台原名清凉寺,元时高僧铁牛禅师所建,经历代增修,具现在规模。由鲁贤祠、桂香殿、海云楼、药王殿蓬莱阁武侯祠等连成一个四院三通的建筑整体。寺院地势高峻,四围绿树掩映,背山面湖,凉风不断。的确是一个无暑的清凉世界。

涌金寺俗称大顶寺,是秀山位置最高的建筑,因山势如“地涌金莲”而得名。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寺分三进,殿宇宏伟,寺门雄踞于半圆形石阶之上,“涌金寺”3个贴金大字雄浑庄重。正中为秀山古柏阁,此阁全部木结构,奇巧无比。大雄宝殿三世佛像,慈 颜善目,体态匀称。殿前“白马”、“黄龙”、 “法海圆明”3座坊立于东、西、北三方。大院中翠柏苍劲,茶花吐艳,元杉喷香。宋柏、元 杉、明玉兰被称为“秀山三绝”。涌金寺左厢是一套院,门上有一别致的小匾,上书“这里来”,进门更是清静的一院,东为昙花轩,西有酌花楼,北面另为一小院,可谓院中之院。“这里来”院内有明玉兰、牡丹芍药等名花奇草,进门就让人感到满院芬芳。”

白龙寺坐落在秀山南面的茂林之中,是后山的唯一建筑,寺院古朴典雅,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近年来扩建了部分亭阁游廊及服务设 施,引水上山,凿池培植荷花及各种花卉草木,成为秀山公园又一新的游览点。秀山之秀在于绿,茂密的林木把整座山掩盖得严严实实。山北麓翠竹万杆,青翠欲滴;山西密林间灌木丛生,野花点点;山东面奇松参天,杉栗葱翠;山南松林似海,涛声如吼。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争奇斗艳,各寺院中也是花木扶疏,松柏森森,绿杉撑天。

秀山不仅有山川之秀丽,更有历代墨客骚人、 学者名宦之吟咏,使秀山成了“匾山联海”和碑林。至今保留在秀山的匾联碑刻有200余副(块),这些匾联碑刻,洋溢着诗情画意,书法均属上乘之作,使诗、书、画、景和精美的建筑珠联璧合。

来源:礼乐名邦通海

Hash:3b50211c956a96d58f74ae750fb8b078e3500263

声明:此文由 玉溪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