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笔记||追溯七十载发展变迁·感慨传统街区与现代融合

DAY3

晴天

2019/7/20

1

启程

实践团队于7:30分在校内集合,集合完毕后我们依次搭乘BRT、高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前往最后一个实践地点--晋江五店市

这次我们的实践地点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发展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老街区由于缺乏修缮,逐渐变得落寞。

在2010年,当地政府开始对五店市进行改造建设,修复了大量历史建筑,并整体迁入了部分老厝,使其成为晋江一处传统文化最集中的留存地。五店市中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建筑有100多处,被称为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很多家宅既是华侨们在故乡的根,又是联络家族情感的桥梁,老街区为传承这些原乡记忆提供了最适合的场所。

2015年,经过保护性开发的五店市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传统的街区成为了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南音、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项目为这里带来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2

实践内容

实践团来到五店市传统街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大规模的红砖建筑群,成为繁华都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街区内遍布着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多样性建筑,保留着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夯土房屋,其中很多已经演变成为现代化商业用地,部分被开辟为闽南传统艺术民俗展馆,出售纪念品、特色小吃等,为出行的旅客提供了歇脚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效益。

未经商业化的房屋被政府修缮,并添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形雕塑和场景介绍,为我们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之后我们来到了中西合璧的洋楼和西洋建筑之中,其中以蔡妈贤宅、庄志旭宅、宛然别墅最为出名。它们大多被政府修缮,保存完好,富有特色的建筑深深地吸引着队员们。沿路有很多体现闽南地区宗祠文化的场所,如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等。队员们还一起品尝了传统街区内特色的小吃四果汤石花膏五香卷花生汤...最后,队员们来到朝北大厝歇脚,它是旅菲华侨庄朝北的住宅,具有闽南古建筑的燕尾脊、马鞍墙和三川脊,属于五开间二进硬山顶砖木石建筑,兼用穿斗式与抬梁式构架,建于1935年。

五店市的大街小巷,栏杆花木,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角都有故事。

3

心得体会

五店市被称为传统街区,但它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那样是一个残破的老街,它通过各种方式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譬如古老的红砖绿瓦与现代的奶茶咖啡相结合,在我们看来没有一丝的违和感,这让我们不禁感慨建国70周年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

- END -

编辑:庄子

来源:建国七十周年—闽南地区人民生活变迁实践团

审核:陈 晖

指导老师:胡 伟

Hash:a41cc8e937ebcc92d2ceace7614792d76b2f68e2

声明:此文由 弗拉克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