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小九寨之源,山重水复大坪地,不买门票进景区

宁波海曙区余姚市交界地,有一个村落名叫大坪地。

这一带崇山峻岭,山重水复,山多平地少,山谷中的这片稀缺的狭长平地,就被人们称为大坪地。

大坪地是宁波余姚市陆埠镇蒋岙村的一个自然村,群山环抱之中,东、南与海曙区横街镇的朱敏和乌岩等村相邻,西南方向毗邻横街镇的马联村。

马联村隶属海曙区横街镇,但是从海曙区通往马联村的唯一公路,需要经过隶属余姚的大坪地;从余姚市方向通往大坪地的唯一公路,却需要经过隶属海曙区的马联村所属区域。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宁波方向,还是余姚方向,进入大坪地的公路,都需要经过隶属海曙区横街镇的地域。

这样偏僻的村落并不多见,就我所知,奉化区溪口镇的里村,余姚市四明山镇的石板坑村,也是这样的情形。

隶属奉化区的里村,通村的公路,是从海曙区龙观乡进入;隶属余姚市的石板坑村,前往石板坑村的公路,从奉化区溪口镇的东岙村,经商量岗才能到达石板坑村。

大坪地,曾经也称为白岩寨,两条小溪在村前相汇,称为白岩溪。

白岩溪潺潺向北,蜿蜒而下,一路滩潭相间,胜景连环,被誉为“浙东小九寨”。

2013年9月,白岩溪,被开辟为浙东小九寨景区,景区入口位于余姚市大隐镇芝林村

大坪地处于浙东小九寨景区上游,沿溪而下,可以进入景区之内。

大坪地建村已有300多年,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曾有原三五支队的县公馆旧址,村内有石碑铭刻:“西湾脑在一九四八年冬至一九四九年初建立鄞慈县办公馆”。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大坪地和所有的村庄一样,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年轻人基本上都进城生活和工作,村内只有老年人留守。

空虚的村落,却有着自然与生态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进入大坪地的路,除了公路外,还有一条著名的古道,名叫四福岭古道。

四福岭古道,从海曙区横街镇朱敏村许家自然村,翻岭通达大坪地,再往四方,因此又名“四分岭古道”。

古道全长十多公里,曾是海曙和余姚交界地带的交通要道,沿途竹海茫茫,公路修通之后,古道落寞,偶尔有驴友带来一些人迹和热闹。

大坪地村口有座古桥,名叫白岩桥,横跨白岩溪之上,使得四福岭古道南北贯通,通达四方。

岩桥初建于宋代,在进村公路修通以前,白岩桥和四福岭古道是当地人前往宁波的必经之路,白岩桥被列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旁的《重建白岩桥》碑载,白岩桥原来为二洞石桥,历次毁而又建。

民国辛酉年,即1921年的一次山洪,又冲毁了古桥,由本村翁寅初等人发起筹款,并赴上海求助于“沪江水灾协会”,但修桥费用仍然不足,由村民捐助重建。

重建时改为三孔桥,1922年完工。

桥额上“白岩桥”三字清晰可辨,下书“民国壬戍年重修”。

白岩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就地取材,桥体所用的石材取自溪床的乱石和卵石,石缝未经浇灌,连桥栏也是由溪石垒成,杂草丛生,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境,尽呈原始和古朴之态,是我所见古桥中最具原生态的石拱桥之一。

白岩桥的拱券砌置采用了尖拱技术,两只桥墩直接建在溪床的岩石之上,迎水一面则砌成了分水尖,分水尖高近2米,可以减轻山洪对桥身的冲击。

白岩桥历经无数次山洪爆发,依然坚定如磐,巍然屹立,已近一百年。

桥下怪石嶙峋,溪水清澈湍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仿佛写的就是这里,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洪荒年代的世外之境。

桥头白岩寺,同样富有渊源。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宋乾德四年置,原作教院,天圣中赐额,礼部尚书高衡孙请为功德院,嘉庆四年重修。”

当地流传着白岩寺“千僧传瓦”的故事,据说当年重建寺庙时,瓦片从河姆渡运来,不雇挑夫,由僧人徒手传递进寺,寺有千僧,可见盛极一时。

沿白岩溪而下,可以进入著名的浙东小九寨景区。

美丽的白岩溪,在2013年9月开辟为景区之前,我曾经去过三次,每次都是和大批的驴友同行,非常欢乐。

特别是2009年6月28日,网友们自发组织的环保活动,第一次进入白岩溪,捡走沿途的垃圾,旅游与环保相结合,记忆深刻。

溪水清澈见底,或缓或急,青山与绿树掩映,涉目成画,听溪水流淌与百鸟唱和,人亦入景,可阅,可读,亦可品。

交通攻略:自驾的朋友导航大坪地即可。

公交出行的朋友,先到海曙区横街镇,从横街镇到马联村的613-3路公交车,经停大坪地。

Hash:d290ba71cf165c100b66239e85c61a580a3a43d1

声明:此文由 颖之星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