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学堂育人 十条乡规立德

崇林世居主屋门上挂着“文魁”牌匾,是纪念崇林世居第一个举人叶树纲。

“亚魁”牌匾纪念的是叶家第二位举人叶蓉煌。

崇林世居大门右侧墙上嵌着 “崇林世居规条十则”碑,上面记载叶家十条家规,为第六代举人叶蓉煌所立。

崇林世居正门牌坊正面,高大宏伟,风格稳重,上面都是雅致国画,显得庄严。

崇林世居叶氏宗祠内景。

崇林世居创始人叶文昭像。

崇林世居建成,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兴教化,重德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200多年来,叶氏曾出有举人、秀才九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也有很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工作。

对此,文雅的说法是:书香世家,人才辈出。而镇隆当地人则更习惯用这样一句令人有些惊悚的话语来描述:先生多过金瓮,秀才多过棺材。

200多年后,再来崇林世居,读了两块百年碑文、看了依然焕彩的壁画、弄懂了内涵丰富的对联以及听了代代流传的故事,或许你就会明了:无论是文雅的说法,还是惊悚的表达,其实说的都是崇林世居耕读传家的精髓,用一座学堂来育人,用十条乡规来立德。

两个举人

崇林世居叶氏宗祠的入口上方挂着 “文魁”和“亚魁”两块牌匾,黝黑的牌匾和金色的大字,显示的是叶氏家族曾经的显赫,诉说的是叶氏家族两位举人的故事。

崇林世居建成后,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兴教化,重德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到了叶文昭第三代,崇林世居出了首位秀才——— 叶纯惠,第四代亦有秀才。往后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可谓是崇林世居的鼎盛时期,这两代人中出了两位举人。

五代叶树纲是崇林世居出的首位举人,宗祠上的“文魁”说的就是叶树纲。族谱记载,他在清咸丰九年(1859)中举,得中第119名举人,且当上了长安县正堂(县长)。叶树纲高中后,曾重修了叶家列代先祖的坟墓。这在后人看来,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叶树纲中举38年后,崇林世居又迎来了第二位举人——— 叶蓉煌。叶蓉煌是叶家第六代子孙,他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当时乡试排名第11名。

叶氏族谱对这两位举人的记载不多,但在崇林世居的一幅壁画上,却有疑似叶家后人对举人衣锦还乡的记录。

这幅衣锦还乡的壁画位于崇林世居正门后的一个牌坊上,如今仍保存完好。画的右侧画的是崇林世居围屋及屋前的池塘,中间有一位骑马的官员,还有许多随从,周围是欢迎的人群。画的左侧则是一些村居。壁画成长方形,描绘的是衣锦还乡的场景和当时崇林世居的周围地貌。

不过,因壁画没有落款和文字,里面所描绘的是某位举人衣锦还乡的真实场景还是后人想象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十则规条

叶蓉煌中举后还干了件对叶家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立了崇林世居十则规条:“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而叶氏后人,更喜欢把这十则规条成为十条乡规。

“崇林世居的后人都能熟背十条乡规,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规则。”大光村党支部书记叶伟宏说,他还特意找人把十则规条写了出来,挂在办公室里,每天都要看上几遍。

如今,走进崇林世居的大门,也能找到这十则规条。十条规则的碑立在大门厅内右侧墙上,是一块黑色的石板。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认,不仅有十则规条的详细内容,还有叶蓉煌写的序和落款,从中可以了解叶家为何要立下这十则规条。

叶蓉煌在十条规则的序中写道:“我大山下自蓼园大高祖开基以来,世传忠厚,人守礼法。迩因宗枝繁衍子孙众多,品类不齐,贤愚互异,若不严立规条,恐无知无识之人,不免有犯法乱纪之事,非所以继先志而守家训也。爰集公议,立规条十则,世世子孙,各宜禀遵,毋稍遗忘,是所厚望焉。”

从序言中可以看出,立规条十则主要是为了让后世子孙继先志守家训。序言中还提到,这十则规条是大家谈论商议决定的,而碑文的落款则明确这十条规则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孟夏谷旦各老成命蓉煌立。”老成就是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碑文中还记录了让叶蓉煌立这十则规条的8位长辈的姓名。

碑文的正中,主要记载了十则规条的内容,每一条用三字总结,并作了详细的解释。文字浅显易懂,一般人都能理解。

我们留意到,这十则规条除了孝悌、守法、和睦、尊师、节俭等中华传统美德外,还专门有一条提到要“重国课”,无论买什么产业,要缴的税迅速交清,不要拖到下一年来交。叶伟宏说,国课就是要交给国家的赋税,或许是因为叶家产业多,从商的人也多,所以特意立了这一条,这也可见叶氏家族的确是世传忠厚,人守礼法。

一宗官司

在崇林世居大门厅内左侧有一块石碑,与十则规条石碑相对应。左侧的石碑刻的是清宣统二年(1910)惠州府判决的一宗官司告示。这是一宗关于大山下叶氏与其他两个村争水的民事纠纷案件,最终通过官府判决解决了纠纷,和睦了相邻。

这宗案件涉及大山下叶姓、塘肚乡黄姓和大帽围周姓三姓村民,三姓人争的是园谭仔陂水,因为他们的田地都要用这水灌溉。其中叶、黄两姓有二百余石谷种之田,周姓有二十余石谷种之田。此前因为天旱,分水不均,因此发生纠纷。三姓人先是到归善县打官司,但因为对于县里的判决不服,于是官司打到了惠州府。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惠州府对此作出了判决。在告示中,惠州府明确了叶、黄两姓在天旱时得水八成,周姓得水二成,并详细写出了分水的方法,通过两道闸门控制水量和放水时间。“各按启闭日期时刻,周而复始,不准稍有差池。”若是园谭仔水势充足,则将闸板撤去,照常流通。

从时间上看,这宗官司发生在1910年,也就是十则规条设立后的第五年。为此,在叶氏后人看来,这一宗官司就是叶家子孙遵纪守法、践行十则规条的明证。

“历代因为争水械斗、以强凌弱、世代结仇者很多,但像我们叶氏家族通过打官司来和平解决争水纠纷的,估计不多。”叶伟宏说,这一宗官司告示内容,不仅反映了崇林世居世代守国法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司法制度的好教材。

“双碑”被封

如今,叶氏后人都将官司告示和十则规条的碑文当成崇林世居的宝,每每有人来参观,都会津津乐道。可面对碑文上深深浅浅的伤痕,叶氏后人又是百感交集。这两块碑文,在“文革”期间差点就被毁了。

84岁的叶瑞说,“文革”时,这十则规条的碑文被人用水泥封了起来。当时还有叶氏族中长辈质问封碑文的人:“这十则规条有什么不好?叫人敦孝悌、务正业不对吗?让人守国法、戒非为不好吗?”

可惜,长辈们义正词严的争辩,对方却不听,只丢下一句:“这些都是封建的东西。”然后就把碑文封了起来。

唯一让叶氏后人庆幸的是,当时那些人除了将碑文封住,并没有对碑文再做什么。

后来,叶氏后人把封住的水泥砸开,两块黑色的碑文重见光明。虽留下了或浅或深的伤痕,但里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算起来,那两块石碑也已超过百年了。经历风雨沧桑,留下岁月的痕迹,亦是再正常不过了。

岱山

镇隆人提起崇林世居,一般都会说:“先生多过金瓮,秀才多过棺材。”这话虽然听着有点让人惊悚,但却是大实话,说的就是崇林世居人才辈出。除了前文提及的秀才举人,教师多也是崇林世居的一个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也有很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工作。这主要得益于崇林世居200多年来一直保持勤学重教的传统。

崇林世居的开基祖叶文昭,早在乾隆年间兴建下仓时,就办了私塾“下仓书房”。崇林世居落成后,即在龙厅办学,不久又办起了了“上书房”。

叶伟宏说,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叶氏的私塾,不仅供男子读书,女子也一样可以读书习字。当然女子在私塾一般是学三从四德之类的书籍,为的是“端风俗”。“小时候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女子,也能用毛笔写得一手好字。”叶伟宏说。

叶氏重视教育,不仅族中男女受益,就连邻近的外姓学子也受惠。1850年,在族中先贤的提议下,叶氏后人仿清朝太子书斋式样兴建学堂,命名为“仰岱山房”。

根据叶氏后人在族谱里的解释,岱为五岳之首,泰山也,而崇林世居又叫大山下,因此以岱寄寓,仰岱之意为“有望于泰山,寄望于子孙后代。”

这仰岱山房建成后,可谓是真正造福桑梓。不仅叶氏子孙可进入学堂学习,邻近的外姓学子也可来学。叶蓉煌所立的十则规条中“尊师长”一则就明确写着“即外人来学,亦宜视同一体,免生畛域”,大意是说,前来求学的人都一样对待,不要有地域之分。

仰岱小学

民国初,仰岱山房更名为仰岱小学。叶家后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捐资助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六世孙叶德隆捐资白银贰仟元,在仰岱小学兴建了两座教学楼。

叶德隆的这一善举被记载在族谱里,并称其为贤士。在叶氏后人眼里,叶德隆是一个有钱财又有情义的人。

族谱里记载,叶德隆在海外营谋发了财,但究竟是如何发家的则没有记录。叶德隆发财后,不忘造福桑梓。他回家乡时,给叶家每户送了两块虎胶(用老虎的骨骼煎熬而成的胶,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除了捐资助学,他还在出钱在崇林世居里修了两条长天街。如今这两条长天街仍在使用,位于崇林世居内左右两侧,地上铺的鹅卵石一部分也仍保留了下来。

叶德隆这一善举使得仰岱小学更具规模,也使得更多人可以进入小学念书。84岁的叶瑞是叶氏第十世孙,他从小就在仰岱小学里读书。他记得当时小学同学不仅有叶氏家族的,还有周围邻村的,大家都和睦相处。

后来仰岱小学更名为大光小学。后来的后来,兴建了新的大光小学,仰岱小学原址剩下的房屋被出租了。

众多教师

叶瑞还记得,他念完小学后的1943年,刚好镇隆中学设立,他顺利上了初中。“当时班上只有两个女学生,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山下的。”叶德隆说,镇隆人更喜欢把崇林世居说成是大山下。

叶瑞中学毕业后,上了师范学校,从16岁开始执教,此后当上镇隆中学校长,直至退休。老人家最自豪的是,有一段时期惠阳政府大院里,有49个干部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园。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如今,叶氏也还有许多后裔从事教育工作。叶瑞说,当时出自崇林世居和他一起当老师的也有五六十人,而这些人的父辈和爷爷辈也大多是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先生多过金瓮”并非空穴来风。

叶伟宏的父亲也是教师,他的多个叔伯也是教师。说起这事,叶伟宏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一天,叶伟宏的父亲检查孙子的作业,一看就来气,大声质问:“这哪个老师教的?”孙子说出了那位老师的名字,叶伟宏的父亲倒不吱声了。原来孙子的老师,曾是他的学生。

或许,每个镇隆人,都曾有一个来自大山下的老师。

“蒸赏”奖励

事实上,崇林世居不仅出了许多教师,近现代也出了一些名人名士。比如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叶粤秀,抗日名将邓演达将军的少将秘书叶子英,东纵飞虎队中队长叶贵生,东纵战士叶茂泉,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日远征军连长叶沃夫……

后人认为,这是崇林世居两百多年来重视教育的结果。为何崇林世居的读书氛围如此浓厚?叶瑞说,除了家族中勤学重教的传统,还因为前人定下了“蒸赏”奖励读书人的规则。

何谓“蒸赏”?说起来还有点复杂。叶瑞说,叶氏前几代经过打拼,积攒下了许多家产和田地,但这些家产和田地并没有全部分给后辈。如某房人有几十亩田地,那一般每个儿子只分两三亩,剩下的大部分都用于出租等,收益由同一房人共享。这收益其中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奖赏读书人。读书的学子有了这笔奖赏,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只管读书就好了。叶瑞说,以前考上中学的学子,每个学期开学可获得200斤谷的奖励,这笔钱完全够交学费了,而且每个月还有伙食费,家里完全不需要负担。

也正是在这种“蒸赏”奖励的机制下,崇林世居的年轻人都拼命读书,而子女获得奖励越多的人家,长辈们就越自豪,在家族中也就更有面子。

不过,这种“蒸赏”奖励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原来越少了,后来就没有了。

(特别感谢惠阳镇隆镇文化站、大光村村委与崇林世居后人对此文的帮助。)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香金群 首席记者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翻拍

Hash:e847da9ccd73b52ecb7427d2cbd136db15c8c815

声明:此文由 东江时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