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罕见的、拥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山美水美,还免门票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方建筑恢宏大气,如大山大川一样给人震撼;而南方的建筑则气质温婉,如小桥流水让人神清气爽。

而在皖、豫、鄂交界地带,河南信阳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古村落,这里的建筑,既具有北方宅院的粗犷质朴,也含有徽派建筑的婉丽清雅。

丁李湾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当时田地1万多担(一担相当于现在7亩),房屋600多间,有“李氏庄园”之称。

该村的建筑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院、民居、古井、池塘等组成。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三房两厅为主,因与巷道的相对关系而有所变化。

民居里外通透,邻里间一门相隔,便于疏散、保护,有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的明清古村落特点。门楼、宅院均由石头做成高地基。房屋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马头墙,每套门楼周围刻有“兽”字护的门碑,室内正堂四角装饰有银铃。

房屋均为砖雕檐,檐顶上各种砖雕吉祥物。门楣、门栏、门墩基本古朴典雅。巷道地面由石块、石板铺成,两边留出雨水槽、排水沟。里巷有防护门、掩护门、逃生门,安全防御设施齐备。

如此美丽的建筑,却因为各种原因,一部分建筑已经倒塌消失。丁李湾目前最深的宅院,有四五进深,而据通过土改分到“知府宅院”居住的76岁老太邬嫦娥讲,这里早期的宅院,最多曾有13进深,但后来不是自然倒塌,就是被人破坏了,没有保存下来。

另外,塘边的县令门楼,内墙塌了,镇里和村里筹了1万多元修补,才没有塌完。除了门楼、宅院大量坍塌外,在村东泼河水库蓄水时,最具徽派气质的李氏祠堂也被水淹没。

再加上很多村民要拆旧房盖新房,嫌老房子破旧、占地,就拆了,想拦也拦不住。目前该村仅剩下了17处门楼、8条弄道,房屋也只有不到百间。

好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保护这些珍贵的古村落建筑。2003年,丁李湾被确定为“河南民俗民居村”, 2013年经过国家住建部专家进一步挖掘,以其悠久的文化内涵及古村落资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4年被命名为中国景观村落。

当地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深挖丁李湾历史、文化、建筑、彩绘、雕刻艺术等优势资源,申报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强力打造最具豫南特色的传统村落,实施古村落保护计划。在多方关注下,丁李湾古村落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Hash:47bbe467327634a5d43849c17ea5e7e6f1c5b252

声明:此文由 财商洞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