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人讲述余姚老城的渊源,与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余姚老城的结构与一般县城不太一样,它以姚江为界,有一南一北两个城池。早年登龙泉山南望,可见一江烟水,两岸城垣,江上虹桥卧波,城内有粉墙黛瓦,景象甚是迷人。

余姚上古时相传是舜的封地,秦时已置县,筑城的历史则可溯至三国。公元200年,东吴的名将朱然,受孙权之封,赴任余姚,并在此筑城。当时的姚城规模并不大,周长仅一里二百五十步,只有约四分之一个浒山所城大小,其位置在今龙泉山以东的平地上,以秘图山前的县衙为中心。

余姚北城的县衙门至民国初年一直没有变动

此后近千年,大概无战时的需要,及至唐宋,一直未有余姚兴建城所的记录。元代,因为时有海寇来犯,有文载,当地乡民“居而无藩垣门户,尝惴惴不安”,可见昔日城池早已不再。到了元末,两浙枭雄群起,方国珍据浙东沿海,张士诚据浙西苏常湖一带,浙南又有朱元璋,三方在绍兴拉锯,余姚成了当时的前线。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方国珍巡行至余姚,发现这里“襟江枕海,南连嶀嵊,北距钱塘”,如果有北兵从海宁乘舟,半日即可到达,实在是“控扼吴越”的“要冲之地”。如此宝地,怎可无城郭把守,无重兵坐镇呢?于是在姚江北故城的基础上,筑起新城

方国珍对此城颇为重视,他视余姚为宁波的屏障,不但“躬自为表直视功,黎明至城所,夕犹不息”,还召来慈溪、鄞县、奉化的乡民合力相筑,可谓煞费心血。

余姚北城原来的结构

新城于次年完工,有一丈八高、二丈厚之城墙九里,一面临江,三面有城河环绕,面积为旧城的十五倍,将龙泉山一并囊括。城池四面有带月城的大门,东面叫通德门,南面叫齐政,西面龙泉,北面武胜,北墙东侧还有一较小的侯青门;水门有三座,城北东西各一,称东水门、西水门,城南称新陆门,水门内外有河道相连,可拏舟出入。建成后的姚城,“雉堞嶻嶭,睥睨明整,楼橹峻丽,虹亘云矗”(元·高则诚),当地百姓惊呼:“吾州庶其安乎!”

明朝正值日本战国,东瀛岛内民不聊生,因而流亡至浙东的倭寇就更多了。明初,姚北为防倭寇来犯,已设有临山卫、三山所,另有巡检司数个,谁知至嘉靖年间,倭患益发猖獗,他们或由北沿海塘南下,或自东溯姚江而上的,各乡恐慌不已,纷纷避往县城。

嘉靖三十六年,由于乡民蜂拥而至,北岸的县城已是人满为患。无法进城者只能聚居南岸,不得城垣庇护,日夜殚精。当时的江南已有学宫等机构,又有石桥相通,因而就有乡绅的提议,就地筑城,以绝倭患。姚江南岸的城池便是这样的背景下兴建起来的。

南城的结构

江南城比北城略小一些,正门也是四个,分别名东泰、西成、南明、北固,又有两小门,称恩波、流泽;水门有二,名左通、右达(后又开一门称巽水)。四城门上皆有重楼,北固门与北城之齐政门相对,中间有虹桥(即通济桥),连两门月城为一体。

如此,姚江两岸城形双壁,倭寇来时,或倂力而守,或两相夹攻,防御能力就大大提升了。

南城的主要建筑:学宫(地方学校)

北城是县署所在,有龙泉山、城隍庙,是原本文化政治中心。南城建城后,因为有学宫和粮仓,加上地势平坦,又有直街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于是人口激增,逐渐与北城平分秋色。至庆隆初年,余姚两城人口共计上万,而三分之二在南城。

余姚双城示意图

往后明清两朝,余姚一县两城的格局始终不曾变动,城墙虽时有坍塌损毁,更有英军、粤匪(太平军)于晚清相继来犯,最终却均得以保存修缮,城内建筑亦如是。

以下两张西人相片,分别摄于清咸丰和民国初年。彼时的姚江两岸,城墙垛口清晰可见,沿江已筑起民宅,城内屋宇鳞次栉比,县署的高墙、学宫大成殿的重檐、南北主要巷道,均可一一明辨,令人神往。

此照片摄于1877年

此照片摄于1918年

上文所提城墙、学宫、县署等用紫线标记

此前我们曾提过慈溪老城(慈城),它唐代中叶才定型,选址考究,形状工整。相比而言,姚城由两汉至今,只是规模由小变大,不但城址未有大的变动,形态也始终顺应自然,与山水相应相生,难能可贵!

余姚与慈溪的城墙均拆毁于抗战时期,缘由是“便于疏散百姓,怕被日军利用”。49年后,两县对旧城均进行了改造,不过好在,慈溪县治不久后便迁至浒山,慈城固有的格局和建筑大多保留下来。余姚的变化要剧烈得多,半个世纪来,曾经的河道均已填没筑路(例如现在的健康路、逊埭路、魏星路),城中的风物多已拆毁,城门也仅剩舜江楼(一小段)及南明门(乃迁址后重建)了。

参考资料:

万历余姚县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二年)

光绪余姚县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二年)

余姚乡土历史合编 诚意学堂印(光绪丙午年)

部分图片来自豆瓣@心匠

Hash:a459a73910835dd04ac5be93e56bef0048cf3d01

声明:此文由 慈溪本土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