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深山里,藏着一个古堡式的村落,400年依旧保存完好

晋城的太行古堡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传统,沉淀着中华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从建筑风格和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山西的人文历史。太行古堡群和福建土楼群、广东开平碉堡群一样,是古建的奇葩。

于山西晋城古堡沁水县湘峪村的湘峪古堡是晋城市太行古堡群的重要一座。建于明天启三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湘峪古堡历经数百年岁月雕琢,斑驳沧桑,通体苍黄,散发着浓浓的乡野气息。

古城位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大约50公里左右郑村乡的湘峪村,是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的故里。

因孙鼎相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故居便称“三都堂”,湘峪古城又为其亲自主持修建,所以湘峪习惯上又被人们称作“三都古城”。

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周山环水绕,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湘峪“三都古城”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

它四面环山,风景优美。远望去,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享有“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誉。

湘峪村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

湘峪高楼为同时代的高楼中最早的,比皇城河山楼,郭峪豫楼均早一些,对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大破坏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站在远处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城”。

层楼叠院,高低错落,千姿百态,与自然山色互为映衬,好似一幅美丽的国画长卷。

古城内的民宅号称“五纵三横”棋盘式格局。现存的部分老街巷多依自然地势弯曲,很少垂直交叉。造成了视觉上的障碍,增加了古城的纵深感和层次感,显得古城内部空间比实际面积要大。

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

湘峪古城里是没有旅店,城外也没有客栈旅游开发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但这样的不完善恰恰让古城保留了近乎原生态

自驾:上晋阳高速后从润城口高速,沿端润一级公路快到晋煤集团寺河煤矿武安桥头右拐,也就是指示牌所指郑村方向,走5公里左右有去往三都古城的标志。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22872f44feed5f2f155f87f6025608b66324892f

声明:此文由 车游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